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5月19日 · 漢傳佛教的學佛人,不管新學或老參都會問:菩薩道的修行有沒有次第?要看哪一部經論?學習哪個宗派的道次第?綜觀漢傳諸宗,受到共同重視推崇,且提出菩薩戒與菩薩道修學次第的經典,即是《梵網經》。

  2. 2018年9月23日 · 若能在開始學佛,就依著正知見指引,就不害怕走錯路或誤入迷途,就像走在黑夜的人,若突然有盞明燈在眼前照亮,是多麼幸運的事。 【正信入門,佛系必讀】 🔸 🔸法鼓文化23週年慶開跑!🔸 🔸 活動期間:2018.09.12(三) ~ 10.31(三) 50天

  3. 多達一百冊的《法鼓全集》,該從哪一本讀起?. 二十六日的導讀講座上,果毅法師從師父一生的行誼談起,帶領聽眾重新了解師父寫作的因緣及目的,就是要讓更多人認識佛法、實踐佛法,因此法師鼓勵大眾從「多元、實用、需要」的角度來看待這些著作 ...

  4. 後來人這些高僧都是大成就者,但是《巨浪迴瀾》書呈現了他們內心的衝突。一般人只看到他們積極、正面的一面,認為他們很多都已經開悟了,內心世界已經很平和了。但其實他們的內心世界就算不是波濤洶湧,但也還是有一些浪花。

  5. 2016年6月22日 · 即使「阿彌陀佛」已經是生活中朗朗上口的句佛號,「念佛」仍是許多人學佛多年後,依然似懂非懂、摸不著門徑的一個法門。尤其在面對現實與理想的生活拔河裡,當處於徬徨人生、情緒煩惱中,要念出聲「阿彌陀佛」,並不簡單,也可能會從深信不疑,變成半信半疑,甚至不信不疑了。

  6. 2020年5月7日 · 警醒、借鑑與澄清是學歷史的基本進路,而僧人有別於世人,更該以何態度來學歷史呢?. 僧大的佛教史課程重視其宗教性,宗教關心苦難,不管是自己或別人的苦,都易激發悲天憫人的宗教情操。. 還包含信仰的實踐、因實踐而有的宗教體驗、普度眾生的權巧 ...

  7. 2015年5月14日 · 願,是種生活態度,也是生命的方向。 無論是否具有宗教信仰,任何人都不希望自己成為環境的附屬品,都期盼能主宰自己的思考、行動及命運。然而,多數人並沒有遠大的志向與視野,所以在人生的探索階段,我們常常一邊學習,一邊修正目標,並且慢慢察覺:夢想與成功,存在很大的差異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