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A:一般而言,適當的加熱過程可以殺死活的細菌,也可以除去某些細菌產生的毒素,例如肉毒桿菌的毒素即可在100℃加熱10分鐘後失去活性。 但是,有許多細菌產生的毒素可以耐熱,例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產生的毒素在高溫烹煮過後仍然不會被破壞。 Q7:什麼是危險溫度帶? A:溫度介於7~60℃之間稱為危險溫度帶,因為許多細菌在此段溫度間都能快速生長繁殖。 一般而言,食品加熱溫度需超過70℃,細菌才易被消滅。 保存溫度方面,冷藏溫度需低於7℃才能抑制細菌生長,其中已烹調食品,或是易腐敗食品及其原料,建議於5℃以下保存;熱藏溫度則需高於60℃保存。

  2.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3. 2017年8月22日 · (106年8月22日更新) 一、食品中毒 (Foodborne outbreak): 二人或二人以上攝取相同的食品而發生相似的症狀,稱為一件食品中毒案件。因肉毒桿菌毒素而引起中毒症狀且自人體檢體檢驗出肉毒桿菌毒素,或由可疑的食品檢體檢測到相同類型的致病菌或毒素,或因攝食食品造成急性食品中毒(如化學物質或 ...

  4. 2021年3月5日 · 發生原因. 1. 本菌廣泛存在於人體或動物體的腸管內(健康人的帶菌率約為2~8%, 豬、牛的帶菌率約為7~22%)。 藉由已受感染的人員或動物糞便而污染食品或水源。 2. 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 (enterohaemorrhagic E. coli, EHEC) 的毒性很強,其代表菌株有O157:H7及O111:H8等,為一種人畜共通菌,主要存在於牛、羊的腸道與排泄物內。 人體多因食入牲畜排泄物污染的食品而感染,通常是烹煮不當的牛肉(特別是絞肉)、生牛肉、生牛奶及受污染之水源(如未經消毒之飲用水)。 潛伏期. 一般引起食品中毒之潛伏期平均為5~48小時,另外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引起的中毒潛伏期為2~8 天。 中毒症狀.

  5. 2021年3月5日 · 如何預防 1. 加熱:本菌不耐熱,於 60 加熱 20 分鐘即被殺滅,故食品應充分加熱,並立即食用。 2. 加熱後的食品應防止 交叉 污染,生食及熟食所使用之容器、刀具、砧板應分開,勿混合使用。 3. 注意手部衛生:處理食品之前,手部要清洗並保持潔淨。 4.

  6. 發生原因. 1. 經攝入金黃色葡萄球菌分泌的腸毒素而造成毒素中毒。 2. 要引起中毒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 食物被帶有産腸毒素之葡萄球菌污染。 (2) 污染後食品放置在適合産毒的溫度下。 (3) 有足夠潛伏期。

  7. 2021年3月5日 · 發生原因. 1. 受霍亂弧菌污染的食物,尤其是水產品(生蠔、甲魚、未熟的魚及蝦蟹等),以及受污染的水是疾病初期的感染源,若是在疾病流行期,霍亂病患的家屬因日常的接觸約有4~22% 的機會受到感染。 2. 飲用未煮沸的生水,或生吃水中的海產,便有機會感染霍亂弧菌。 由於霍亂弧菌在鹹水淡水均能生存,而且生存時間頗長,因此水產品特別容易染有病菌。 3. 主要以糞口途徑傳播,攝食受病人(主要)或帶原者(次要)糞便或嘔吐物污染的水或食物而致病。 霍亂弧菌可存在污水中相當長的時間,病人排出帶有霍亂弧菌的糞便,可循三種途徑污染食物: (1) 病人如廁後沒有洗手,其後又接觸食物。 (2) 蒼蠅等沾到病人的糞便,把細菌帶到其他食物。 (3) 病人的糞便排到一些水源,如河水及海水中。 4.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