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1年4月28日 · 在這種情形下,你一定要知道下列3個方法,才有可能減少應得薪資或資遣費的損失。 1.工資墊償基金——彌補積欠薪資 勞基法第28條裡有一項有關「積欠工資墊償基金」的規定。

  2. 2021年6月14日 · 更好的方式是先檢討自己,並準備好溝通技巧。 然後趁他心情不錯,時間也充分下,私下進行溝通。 請記住,沒有人的想法會完全一樣。 溝通就是要「異中求同」,找出問題所在與達成共識。

  3. 2020年6月2日 · 如今主要支柱垮下了,家庭收入瞬間掉了三分之二,小康的日子搖搖欲墜,「很有壓力,即使有資遣費和失業補助,但那都是短暫的,」James一臉愁容,反覆呢喃,「還是要有一份正式的工作才行啊。

  4. 2020年3月28日 · 職務調動不是老闆說了算?. 勞資雙方不可不知的「調動5原則」. 許多企業會以人事命令的方式調離員工,或下令調派員工至其他地點擔任其他職務,這時員工收到命令,只能乖乖配合,或是自請離職?. 工作者有權力拒絕嗎?. 有辦法不丟工作又能主張自己的 ...

  5. 1997年2月1日 · 資遣費怎麼辦?」 「罰則太輕,是許多雇主敢不提撥的原因,」勞委會副主委詹火生指出。根據勞基法的規定,未依法給付資遣費或退休金罰三萬元以下;未按月提撥退休準備金或積欠工資墊償基金,罰二千至兩萬罰鍰,相當於台幣六千到六萬。

  6. 2024年5月1日 · 具體可採行的步驟如下: 一、訂定明確職務內容 :企業在僱用員工時,應該先訂定明確的員工合約,明確規定員工的工作內容、預定達成的工作績效與目標、工作條件、工作時間和工作地點等細節,以勞動契約或職務說明書詳細記載。 二、考慮個案的具體情況 :企業因引進AI或各種科技而必須進行解僱時,應該考慮到具體員工的個案情況,包括員工的工作表現、工作年資等因素,特別注意勿以年齡、性別等作為解僱優先考量因素,以免構成就業歧視,並應對員工依法進行預告及協商程序。 廣告. 三、遵守《勞動基準法》、《性別平等工作法》及《就業服務法》等相關勞動法令規定 :企業在進行解僱決定時,應該遵守相關法令規定,例如盡安置義務、依法進行預告及資遣通報、給付資遣費、開立非自願離職證明及服務證明等。

  7. 2024年3月7日 · 費怎麼算?2.5萬噸免徵額度將逐步減少或取消? 根據碳費徵收辦法草案,及環境部於1月份研討會公開之簡報,即將上路的碳費計算公式為: 碳費應繳費額 =(直接與間接排放量 - 2.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 收費費率。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