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1月11日 · 其實你是個有潛力的天才,只是被台灣教育體制害得慘兮兮. 台灣教育與其說是破壞不如說是「模具」,把大家壓成同樣的形狀. 教育問題出在哪? 德國願意讓老師自行出教材和考題,我們卻讓老師變成零差異的教學機器. (本文經原作者ban226301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請見: 連結 。

  2. 2017年2月20日 · 本文將簡單從「關羽的生平」、「三國演義的影響」、「封神封聖的過程」、「佛道上的身分」、「關聖帝君祭祀的各種傳說」介紹這位傳奇人物變成傳奇神明的演進。

    • 習近平,更像下一個毛澤東
    • 小平小平得第一:近 20 年來最多人愛的中國領袖
    • 平穩老實的暖男小平,讓中國經濟起飛
    • 但除了穩定中國,老實的鄧小平也作過血腥鎮壓
    • 近平,能追上小平嗎?
    • 推薦閱讀

    就願景而言,習近平思想所提出的「四個全面」、「五位一體」(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目前都只是初步規劃出來的國家發展方向。而在今年19大會議中,習近平將會為下一個5年(也是他任期內的最後五年),設立確切的目標。 在過往這五年,我們已經看到習近平在人事佈局上有所變更,透過反貪腐行動推動改革計畫,反腐的成功讓權力更加集中於習近平身上,勢必能夠加速未來的全面改革。而在五年後的繼任人選仍然無消無息的此時,許多媒體也猜測習近平也許會仿造毛澤東獨權模式,復辟主席地位。但如此大權獨掌也讓人擔憂起重蹈覆策文革災難的可能性。 我們都知道在經濟大躍進、文革時期,毛澤東過於激進的政策手段造成了無數平民百姓死亡的慘劇,千萬人受難於集體農場政策失敗所引起的饑荒。 而相對於毛澤東來說,鄧小...

    鄧小平經歷了1920年代初開始的革命浪潮,他是在動亂之中長大的,而他的父親也是動亂時代的受害者。在 16 歲赴法國學習時,他在工廠裡做工,深解勞工階級所受到的打壓,因而成了一名革命者。 在抗戰時期他曾在地方單位工作,甚至處理財政事務。而在文革時期,他成了毛澤東和周恩來圈子裡的革命元老之一,但其間卻被批鬥打倒兩次,直到毛澤東逝世之後才又東山再起。 1979 年他成為了中國的最高領導人,往後的18年造就了不曾有過的經濟飛騰時期,改善了不只有城市人民的生活,還有那些在文革時期錯誤政策下受苦的農村人家,糾正了之前二十年激進主義所犯下的錯誤。 在過去的領導人之中,鄧小平可以說是聲譽最卓著的主席,他給中國帶來近二十年的穩定發展,在用人調度中也再再顯示出,當時他是全中國權力最大的人。 這讓鄧小平成為與其他...

    在外交的協調政策上,鄧小平不似毛澤東過於恣肆惹惱鄰國,而以較為和緩的手段先後與美國、及蘇聯搭起外交橋樑。在內政方面,鄧小平設立了自由貿易區、取消集體農場、追求外匯資金,種種政策方向都顯示出鄧小平在意識型態上與毛澤東的不同。鄧小平追求的是穩定的經濟成長,用更為實際的方法復興中國。 當 1989 年天安門事件正鬧的天翻地覆,許多黨內保守人士試圖改變政策手段、緩和改革路途時,鄧小平卻在自由貿易區視察,更進一步的推行經濟發展策略。而後也證實了,在他逝世後沒多久達成的雙位數經濟成長,足以彌補人民對治理體制上的不滿,消弭了大眾對獨權政治的疑慮,也給他自己確立了更為崇高的歷史定位。 鄧小平甚至也打破了毛澤東時期所培養出來的偶像崇拜,他的個性確實平穩而老實,他的繼位者江澤民也是因為決策手段卓著、善於斡旋,而...

    對中國來說,鄧小平不僅是把人民帶向現代化社會,更是穩定了整個中國局勢的「安定劑」。但像許多皇帝一樣,縱或有體恤人民、為人民爭取福利的時候,另一方面他也有著維護政權時所顯露出的冷酷無情。經濟飛騰發展背後的力量仍然不缺暴力手段,那些血腥鎮壓仍然在歷史上作為極大的汙點,再多功績都無法消弭。 1975年鄧小平曾經下令清除雲南省一處的穆斯林村落,造成1600人死亡,其中包含許多小孩。更不用提起14年之後所發生的天安門事件,坦克鎮壓的畫面足以提醒我們在經濟成長背後仍有著如此諷刺的暴力手段。

    被稱為毛澤東、鄧小平後最富聲譽的領導人,習近平在任期的前五年靠著反腐行動換掉各部會人選,輕手挑選對自己有利的助手,著實在權力的掌握上得到了一些優勢。 許多媒體猜測中共19大後,習近平將會在國家發展改革上大大出力、實踐「習近平思想」。習近平該如何完成他的目標將會決定他是否能夠並肩毛澤東或鄧小平。 鄧小平為中國帶來穩定,而習近平是否能夠找 到自己的定位,帶給中國人民希望,實現中華民族的「中國夢」呢?不久後的中共19大值得我們注意,細看中國未來的發展路線。

    一個沒有未來的中國──經濟學人:習近平寧願自己沒有接班人 【歷史課本不會教你的事】為什麼共產黨能用 12 年拿下中國?揭露 1927 年毛澤東「起義」秘辛 (本文提供合作對象轉載。首圖來源:thierry ehrmann,CC licensed。)

  3. 2017年3月27日 · 他出生在日本時代桃園龍潭的書香世家,三歲時因為父親工作關係,舉家遷往台北大稻埕。 也因為這樣的機緣,道地的客家子弟,日常生活中也接觸到台語。 求學過程堪稱一路順遂,鄧雨賢大學考進台灣總督府台北師範學校(今日台北市立大學),畢業後分發到台北日新公學校(即今台北市立日新國小)教書。 鄧雨賢的個性內向,他把感情全貫注在音樂之中。 大學期間,他時常沉醉於音樂演奏之中,他會彈奏鋼琴、小提琴、大提琴等樂器。 教書隔年,他奉父母之命,透過媒妁之言,與妻子鍾有妹結婚。 這樣的時間,持續了四年。 鄧雨賢實在無法忘懷對音樂的熱愛,他決定放棄穩定的教職,將妻子和兒子留在台灣,24歲那年毅然決然,隻身赴日,他要到日本學音樂。

  4. 2016年2月16日 · 特務出身的蔣經國深諳群眾心理,不立自己銅像、不強調自己偉大,但卻透過傳播媒體與教育系統的掌控,讓台灣人抓不著施力點,甚至到頭來只記得「蔣經國推動十大建設」。 可是十大建設其實是日本人規劃基礎,美國人技術加持監工完成,榮民賣命開山填海換來,與中國國民黨何干? 中國國民黨從中斂財不計其數,怎能感謝這些權貴? 蔣經國用電視與報紙對群眾進行大規模催眠,(可以參考管仁健的《 黃安為什麼比周子瑜多揮一面國旗? 》);用各種管道消滅語言;在課本、學校反覆告知百姓:「經國先生推動十大建設,人民生活變更好了! 」搭配上各種巡視、接待客人的慈祥老照片,讓他成為「代父中興的英明聖主」。 (圖片來源: Tina Chang 234 ,CC license) 經濟奇蹟、十大建設都是蔣經國帶給人民的國民黨美好印象.

  5. 2018年3月16日 · 霍金發現,當時世界上兩個宇宙誕生理論之一的穩恆態理論存在嚴重漏洞。 這一理論的主要提出者不是別人,正是弗雷德霍伊爾 (Fred Hoyle),霍金一度極為崇拜,卻又沒有機會拜師的著名理論物理學家。 在當時,天文觀測得出的現實結果和穩恆態理論產生了衝突,霍伊爾不得不對理論進行修改,而這引起了霍金的不滿。 他投身到另一個理論——大爆炸的研究當中。 1964 年,天文學家測量出了宇宙背景輻射,一種穩恆態理論怎麼修改都無法解釋的現象。 這一發現直接導致穩恆態理論破產。 1965 年,霍金發表了論文駁斥霍伊爾,在已經涼掉的穩恆態理論上又補了一刀。

  6. 2019年8月21日 · 1956年,萬隆會議,中國國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周恩來代表出席。 西方記者當眾提了一個非常刁鑽的問題:「如果蔣介石先生願意和中共合作,回到大陸的話,他能擔任什麼職位?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