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5日 · YY Liu. 2024-01-05. 分享本文. 日本能登半島在元旦日發生規模 7.6 強震日本氣象廳雖第一時間發布海嘯警報協助沿海居民儘速疏散以躲避 5 公尺高的海嘯。 但至今地震造成的房屋倒塌、周邊火警等災害,已導致逾 60 人罹難。 日本作為科技先進、地震頻繁的國家,如何加強科技防災再度成為眾人關注焦點。 近幾年日本、台灣、墨西哥、土耳其以及美國,都開始施行地震預警系統。 現行地震預警系統最大盲點:無法提前發布警報. 地震預警系統能讓震央周遭地區的居民,在震波抵達前幾秒至幾分鐘收到警報,好爭取黃金避難時間。 然而 預警系統最大的局限在於,它只能在地震發生當下發出 ,因此在震央 40 公里內的居民,幾乎只能在受地震衝擊當下,同步接收警報,只有較遠區域的居民,才可能早個幾秒鐘逃難。

    • 拍下日本 311 海嘯,前nhk 攝影記者獲獎無數
    • 311 海嘯拍攝完,自問什麼是「正確的」新聞報導
    • 推薦閱讀

    哈芬登郵報(HuffPost)日文版報導,鉾井喬在 311 當時,是才剛進入 NHK 福島放送局工作第一年的菜鳥攝影記者,311 當天是他第 5 次空中攝影。 當時鉾井喬拍下的 311 海嘯影片,在全世界多處播放,得到許多獎項,那悽慘的景象,被稱為「歷史性的畫面」。 但鉾井說,他至今仍無法接受,311 當時「在這麼多人死去的時候,只有我在最安全的地方攝影」,不斷質疑自己「為什麼我要拍呢」。 報導說,311 當天下午 2 時 46 分發生大地震時,鉾井因為輪值當天的空拍工作,正在仙台機場的直升機庫,練習操作直升機攝影。 地震當時搖晃得非常劇烈,鉾井差點摔出直升機上的座位;機庫中有些其他媒體的直升機,因為搖晃劇烈而相撞,導致機體損壞,而 NHK 的直升機因為剛好正在進行檢查,機體有一半露出在機庫...

    鉾井說,到底什麼才是「正確性」,他至今無法得到解答。新聞報導必須傳達事件的正確性,「但是這些正確性,是現在的福島能夠承受的嗎?這是對誰而言的正確性呢……」 鉾井說,他希望能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福島,繼續思考並生活下去。 於是在震災發生 2 年後,鉾井辭去 NHK 的工作,轉當藝術家。他認為觀賞藝術作品的人,可以有各式各樣的想法,對於福島而言,與其硬塞給他們「正確性」,不如提供繼續思考的契機。 鉾井 2016 年發表短篇電影「福島櫻紀行」,電影以震災後的福島為主題,從海岸往內陸前進,追蹤櫻花開花的「櫻花前線」,記錄櫻花與賞櫻人群。 因為櫻花對福島人來說是特別的存在。許多人在震災與核災後失去原本理所當然的日常生活,每年仍按時綻放的櫻花,呈現出春天這樣「看不見的東西」,並轉化為人們的喜悅。 鉾井拍攝此...

    日本福島 311 核災十周年,福島現在還好嗎? 【核四捲土重來?】311 十週年前夕,蔡英文親上火線曝 2 大理由:重啟核四絕非選項 天氣越熱,病毒感染力真的越低嗎?為什麼疫情熱區與高溫地圖居然高度吻合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搭直升機拍311海嘯獲獎 前NHK攝影記者自責10年〉。首圖來源:翻攝自 NHK)

  2. 2021年3月15日 · 台灣人對日本東北大地震的捐款已經是 10 年前的事到現在還在謝不少台灣人恐怕已經被日本人感謝到不好意思了。 從一場地震賑災,看出中國與日本的差別. 在這場東日本大地震裡,台灣捐了 68 億新台幣,是其他有捐款的 93 個國家中裡的第一名,金額甚至超過所有國家的總和。 這筆錢很多,但再怎麼多,都沒有 13 年前,台灣對中國汶川大地震(川震)捐了 88 億台幣還要多。 不過,台灣在川震的國際捐款也僅排名第二,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僅僅彈丸之地的香港在那場中國大地震裡捐了 83 億人民幣,是當年川震捐款的冠軍,幾乎是第二名台灣的五倍之多。

  3. 2014年11月25日 · 1923 年 9 月 1 日上午十一點五十八分,一場大地震襲擊了東京地區。 地震震央距離東京約八十公里處,震度高達芮氏規模七點九。 地震日本,原本是再平常不過的事。 可是首都地區稠密的人口,讓 1923 年的這場地震,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災難。 都市內的建築大量倒塌,東京陷入一片火海。 都市中的木造建築物,讓火勢不斷的蔓延,就這樣延燒了兩天兩夜。 屬於政府機關的警視廳(警政署)、大藏省(財政部),還有日本最古老的新橋火車站,都逃不過無情的大火。 東京帝國大學(今天東京大學)圖書館中的七十多萬冊藏書,也大多付之一炬。 為了躲避不知何時停止的餘震與火災,東京的上野公園內湧進了五十萬人。 這場災難中,估計有數十萬戶的房屋全毀,超過九萬人死亡。

    • 日本地震新聞報導1
    • 日本地震新聞報導2
    • 日本地震新聞報導3
    • 日本地震新聞報導4
  4. 2022年9月20日 · 2011 年時日本發生芮氏規模 8.9 級強震更引發了 30 呎高的海嘯,致使福島核電廠受損、重創當地居民的生活。 然而,在大規模的破壞與傷亡情況下,多數居民根本無從確認自己的親友是否安全,只能在長長的人龍中,等待使用公共電話亭與親友聯繫的機會。 這樣的場景, 讓當時為南韓最大搜尋引擎 Naver 工作的數名駐日員工,決心打造一款能夠讓所有人在危機狀況下,能快速確認親友安全的應用程式。 在短短三個月內,Naver 團隊就打造出 LINE 的雛形,並同時推出兩個重要功能:傳大貼圖與已讀訊息。 比起當時已經存在的通訊軟體 MSN、Whatsapp 等,LINE 突破了既有限制,讓使用者不必打字就能傳遞訊息,也更容易透過貼圖表達情緒。

  5. 2018年2月8日 · 2018 年 2 月 6 日時花連發生強震引發國際關注日本網友為了感謝台灣在 311 地震的幫助大呼這次輪到我們報恩了!. 」然而一則貼文近日卻在日本 twitter 廣發流傳內容希望日本網友不要捐給國際紅十字會否則錢給能全部都被 A 走。. 該則貼文至今已 ...

  6. 2022年4月21日 · 林沛暘告訴中央社記者,地震預警的原理是 先偵測速度較快抵達的 P 波 ,再來預測後續地震的大小。 「AI 現地型地震預警系統可以提前 5 到 25 秒預警地震,同時完成自動化控制,降低廠商精密設備損害,目前 台灣高鐵跟多家台灣高科技大廠採用 ,包含晶圓大廠、光罩廠還有顯示玻璃廠等。 在效益部分,林沛暘表示,晶圓廠客戶曾回饋提到,地震如果比較大,需要地震後把人員叫回來校正設備, 產線復歸時間需 6 到 8 小時 ,但如果有預警系統後,加上程序可自動化,產線復歸時間可以 縮短到 15 到 30 分鐘 ,為廠商省下不少成本;高鐵可以在地震前減速,也能減少出軌機率。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