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6月11日 · 衛福部健保署 06/09 公告從今年八月一日起八大類352 項醫材有收費上限高達 89% 的醫材都得調降。 新制上路後醫院若使用健保規範的差額醫材就須遵守收費上限若被查獲超額收費則會依違約記點似替廣大民眾省荷包的政策,醫界卻反彈很大,網路上幾乎都是反對的聲音,為什麼? 因為這樣醫生就少賺了嗎? 並不是,且聽我娓娓道來。 從砍藥價到醫材收費上限,民眾未來恐沒東西可「選購」 很多人都有買「實支實付的醫療險」,說真的這還真是不錯,零存整付的概念。 等我們老了以後,用那些貴的醫療衛材,不管是髖關節膝關節人工水晶體,防沾黏可吸收超音波刀,各種最新最好的東西,都能有給付。 結果這個公告一出來,沒得用了。

  2. 2024年4月17日 · 舉例來說,記者在 4 月 12 日實際觀察,五月花厚棒抽取式衛生紙 90 張、10 包、6 袋,PChome 售價 1299 元,酷澎定價超過 1100 元,momo 搭配優惠活動價為 1099 元; 但約 3 小時後再查,酷澎即已調降至低於 momo 的售價, 若再使用首購 7 折優惠券,一樣商品在 3 家電商平台購買,價差可達到 4 成。 酷澎讓日用品當「帶路雞」,但不是沒有弱點. 一名酷澎主管表示,他們的策略是,挑選這類日用品作為「帶路雞」, 鎖定這群價格敏感度較高的消費者祭出折扣,先養成他們使用酷澎的習慣,再慢慢擴展至其他客層 。 價格戰確實讓酷澎業績發酵,去年雙十一檔期,酷澎訂單數更超越 PChome。

    • 世界各國在防疫分線:全面防守的台灣 vs. 僅僅減災的英國
    • 各國防疫下的賽局理論
    • 僅有 2 點能讓全球防疫隊改變路線
    • 推薦閱讀

    至此,可以把防疫路線分為兩個代表路線。一個是台灣路線,邊境防堵,死守要塞。少數進來的火星及早撲滅,後方交給堅強的內部醫療體系。一個是英國路線,輕症不檢驗,重症交給政府隔離,政府想辦法給予醫療。就像敵人已經進來,防線撤守到城市內,打城市游擊戰,請大家生病就待在家,不要拖垮國家的核心戰力。只要人民都願意配合,約莫估計死亡人數在數十萬上下即可停損。 世界各國策略都在兩者之間,例如南韓就偏台灣路線,東南亞及非洲偏英國路線,還有在中間的,例如美國、歐盟各國,中間偏台或偏英。 台灣是海島國家,邊境有守住的可能性,所以政府選擇投入在要塞,守住機場及港口來往的人,進來居家檢疫、隔離。要知道每個防疫措施都有成本,台灣提高每個國民的意識,禁止大型活動,犧牲相當多的經濟,換取人民的健康。這是個取捨,以台灣人的立場...

    賽局的兩種策略,四種結果,可以參考表格,看的方法是從左側欄本國策略出發,看外國策略,看自己得到幾分。 結果一,全世界的國家都全面防堵,升級戰時緊急狀態。除必要公務人員,所有人關在家裡一個月,食物軍方配給。優點:病毒很快能控制下來,不會蔓延,一個多月即可控制疫情。 缺點:全世界經濟斷鍊,大量公司倒閉,約等於金融海嘯。 總評:長痛不如短痛,全世界國家+100分,各國均分。 結果二,全世界都採減災,輕症全面在家休息,重症拉出來隔離,經濟活動照舊,一年內死亡約一億五千萬人口正負一億人。優點:病毒一年內感染全球人類,而後存活的人擁有群體免疫力,後期 R0 值急速下降。經濟些微受損,但因死亡大部份為年長者,各國社福費用下降,人均生產力上升。 缺點:人道危機,全世界回到無抗生素的時代,生病就靠自身免疫力康...

    這個世界線只有兩個分岔點,第一個分岔點是中國是否有效在武漢撲滅疫情,沒撲滅就註定了全球大流行。中研院何博士在過年時,對可能有無症狀感染就提出了難以防範的推論,極可能變成季節性與人類共存,這個判斷時間比全世界的專家早了一個月。 第二個分岔點是疫苗,是否有效、安全性、出來的時間點。病毒是小幅變異嗎? 這兩個分岔點,決定了世界的走向(特效藥、天氣、突變,都是重要變數,謝謝各位先進提醒。不過這篇無法都考慮進來,這篇是拋磚引玉,希望先進一起來討論)。 以上,天祐台灣。

    【達爾文天擇說在英國真實上演】家人被隔離「醫生竟說我能去上班」!在英台人曝英政府:一日增 20% 確診數的佛系真相 【美國能對抗中國「疫情大甩鍋」嗎】3 因素讓中國從疫情崛起!中共向全球狂銷「中國故事」,華府卻無力對抗訊息戰 【網諷譚德塞:你也是看報紙才知道嗎】全球 114 國、11.8 萬人染武漢肺炎!WHO 終正式宣布疫情「全球大流行」 【網:靠觀光的泰國爆氣】世衛遭「泰式酸辣」襲擊!泰國代表在 WHO 籲「隔離譚德塞」,更諷應去武漢開會 日本財務大臣嘆「出錢也沒口罩」!台口罩機械業者解惑:「中國抬價」等 2 原因讓日本口罩難產 (本文經原作者 林亭旭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防疫策略,這是個賽局,也是個賭局〉。首圖來源:BO 編輯合圖。

  3. 2017年8月1日 · 從國家制度面來觀察英國仰賴嚴密的公醫體系(NHS),診斷或治療的預算都來自國民納稅就醫流程限制也相對繁瑣美國則大多交由民間提供醫療服務由市場決定價格

  4. 2014年7月25日 · 報橘. 【Viking Bar 專欄】醫生別走! 自經區開放醫療其實是為了力抗中國高薪、留住人才? 2014-07-25. 作者:STANLEY CHEN。 陳昱璋,就讀台大國企系,現為台大學生電視台社長。 隨著全球服務業出口市場崛起,各國莫不致力於發展高端服務,為因應此一潮流,自經區納入醫療、教育、金融三項高端服務業,期望能吸引資金、整合國際行銷,讓服務業不只是內需產業,而能夠出口創造產值,進而活絡台灣經濟。 國際醫療是世界趨勢. 根據衛福部簡報,2012 年以來全球國際醫療每年產值 400 億~600 億美元,成長率 15%~25%,且《美國新聞周刊》研究指出,亞洲地區占全球觀光醫療 44% 的市場,可見亞洲國際醫療成長的快速與重要性。

  5. 2022年1月26日 · 面對來勢洶洶的 Omicron 變種病毒,陳建仁向國人喊話,「防疫三寶:快篩、疫苗、口服藥物」已經準備好了,只要維持戴口罩、勤洗手以及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的良好防疫習慣,就無需驚慌恐懼。 此外,他也呼籲國人一定要施打疫苗,且打滿第二劑後一定要再打第三劑, 「不是疫苗沒有效,而是打了第二劑後若沒有進一步調整,中和抗體就會下降,碰到強勢的 Omicron 就有突破性感染的風險」。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謝世良比喻,打疫苗就像學生考試,打了 2 劑就像是平常有在預習、有很好的實力,但 Omicron 就像是期末考,預習是不夠的,還要再用第 3 劑疫苗複習一下。 謝世良研究員同時也分享了身邊友人的故事,「耳鼻喉科的朋友告訴我說:你知道嗎,你是我今天的第一個病人。

  6. 2021年7月8日 · 【為什麼我們要編譯這篇文章】Switch 裡有一款小遊戲是和無人機一起協作搬運貨物,現實生活中 Zipline 就是使用無人機在非洲地區運送醫療用品的物流廠商,在疫情的推波助瀾下,更正式加入疫苗配送鏈隊伍,甚至克服冷鏈配送的難題! 在新冠病毒肆虐下,全球無一倖免都正面臨著珍貴疫苗如何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