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所謂三壇指的是初壇沙彌沙彌尼戒二壇比丘比丘尼戒三壇菩薩戒將這三個層次的戒法在為期一個月或更長的時間之內次第完成合稱為三壇大戒。 求戒者在戒期中,學習出家的心態、威儀,並且聽戒、學戒、受戒。 每一壇皆涵蓋了懺摩、請戒、正授等儀式,身與心從中得到一次又一次的淨化與轉化,不斷地發下宏願,不止這一生,還要盡未來際,念念不忘、時時守護著度化眾生的初心。 這次受大戒的過程有哪些動人故事? 且聽新戒法師們的體驗與分享。 (鄧博仁 攝) 【戒師的叮嚀】 依教奉行的堅定承諾. 釋演千. 出發到潮音禪寺前,師長對戒子們有許多叮囑,印象深刻的是戒場又稱為「懺悔堂」。 聖嚴師父曾說:在佛殿上用功固然有用,但力道不夠,應以慚愧、懺悔心,在日常生活中做一切事。

  2. 經過四天三夜的聽戒及學習律儀五月二十八日舊金山道場十九位師兄姊在洛杉磯道場第二屆菩薩戒中由三位菩薩法師證明受戒與其他超過100位的戒子受三聚十善十無盡菩薩淨戒成爲初發心菩薩

  3. 三壇大戒為漢傳佛教獨有的制度即在沙彌沙彌尼戒比丘比丘尼戒之後再受菩薩戒受足三壇大戒才算是合格的出家眾大陸揚州高旻寺為禪宗四大叢林之一建於隋朝一九八四年由德林老和尚主持寺務今年則將住持一職交由文龍法師延續法脈

  4. 法鼓山的每一天. 4月日誌. 03.29~04.08. ‧ 農禪舉行清明佛七,聖嚴師父每天親臨開示。. 04.01. ‧ 中華佛學研究所與台灣大學合作的「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設於臺灣大學的專用辦公室成立。. ‧ 《西藏生死書》作者索甲仁波切下午到農禪拜訪聖嚴師父 ...

  5. 佛光山宗長暨佛光山寺住持心培法師七月二十八日上午由慧浩法師陪同來訪法鼓山親自邀請方丈和尚擔任佛光山三壇大戒的尊證師兩位佛教團體的新生代住持難得聚首話題從人才培育僧眾照顧寺院經營國際弘傳文化傳播到信眾教育都在交流之列如同怎樣做好方丈的心路歷程分享會。 當話題轉到佛教的現代接引,禪修頓時成為焦點。

  6. 十一日方丈和尚南下高雄兼程拜望光德寺淨心長老主動談起大學院教育近況從法鼓佛教學院獲教育部核准設立博士班法鼓大學預計明年招生及六月下旬法鼓山上舉辦IABS國際佛學會議全球近六百位佛教學者發表五百多篇佛學論文方丈和尚報告進度」,表達另一種禮座的敬意。 就像過去師父拜會長老,總要逐一報告法鼓山近況作為,唯一衷心,在於表達對整體佛教的感恩、報恩。 從過去、現在到未來,法鼓山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需要整體社會大眾共同推動、成就,也永遠需要佛教界長老的提攜、勉勵與祝福。

  7. 民國七十八年我剛受完三壇大戒回來奉派到法鼓山支援當時果安法師因病苦正在山上療養也因而有機緣與他接觸從那時起到他往生期間果安法師的病情一直時好時壞後期並有愈趨嚴重的現象。 果安法師長年為病所苦,但是仍能在逆境中精進修行,安定的觀照自己和別人的行住坐臥。 猶記得有一次在我打掃佛堂結束時,有位住眾,順手將花瓶放在供桌上,留下一攤水漬,人便離開了;當時,我眉頭一皺地拿起抹布再擦了一次。 此時,路過的果安法師恰好看見了,便在我要離開佛堂時說:「清潔莊嚴佛堂的用意很好,可是不要忘了打掃自己的心。 」此語如當頭棒喝地讓我警覺到,原來自己是用煩惱心在打掃。 從此,也就更注意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