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已導致2人死亡、4重傷的台北「寶林茶室中毒案」,令全台人民過去一個多星期陷入食安恐慌。. 上週四3月28日晚上8點半,衛福部次長王必勝緊急 召開記者會 ,宣布從第一名死者體內首度驗出劇毒「邦克列酸」(Bongkrekic acid,原譯「米酵菌酸」)後,迄今不僅已 ...

  2. 2019年4月2日 · 1979年惠明盲校師生集體中毒時,臉龐上長滿粒粒膿包,在幾乎孤立無援的情況下,獨自面對疾病與看不清方向的未來。 陳淑靜為了找到答案,奔走於醫院、公部門之間,醫師質疑學校不乾淨,陳淑靜帶著全校大掃除,但病症沒有減緩。 等到醫師懷疑是食物出了問題,讓陳淑靜把食物送給政府調查,卻被擱置,甚至有官員阻止消息曝光。 經過長達半年的追尋,陳淑靜終於找出真相──食用油出了問題。 政府漏接:11年的國際資訊落差,鑄成悲劇. 「油症事件」爆發時在藥檢局服務、目前擔任食藥署食品組組長的潘志寬指出,台灣當時無論器材等級、檢驗技術皆有所不足,無法從各地送來的樣本中檢驗出確切原因,「當時的承辦員可能慌了,擱置了一段時間沒處理。

  3. 2019年4月2日 · 1979年,因米糠油引發的多氯聯苯中毒風暴(後稱「油症事件」) 爆發,但第一代受害者顏平芳說,她過了將近30年才知道自己是中毒者。 因為從未接收相關衛教資訊,她並不知道受害者不適合生育下一代,早已產下一子。 回憶起兒子小時候,因為先天性視覺障礙,不太會走路、也不太會講話,那陣子顏平芳常常忍不住放聲大哭,「我會在孩子睡了之後躲進衣櫥,以前還不覺得說這樣的行為是有什麼樣的,我只是會覺得說我想要安靜,我想要先遠離。 」當時,顏平芳用盡氣力,維繫著看似平凡的日常秩序,如今回首才發現,心理壓力早成了一股巨大力量,重重襲在她的身上。 除了視覺障礙,顏平芳補充,兒子的異位性皮膚炎從小就非常嚴重,從手臂、頭皮,到身上各處的皮膚,都可以看出紅腫的痕跡。

  4. 2023年8月23日 · 什麼是食腦變形蟲? 喜高溫、吃細菌及藻類,台灣迄今2例確診. 食腦變形蟲廣泛分布於全球,喜歡高溫的淡水水域,溫度約在25~46度。 最早在1965年報導出第一個案例,統計至2018年全球通報不超過400起案例。 台灣目前共檢測出兩例,第一例為2011年,一名75歲男性泡溫泉後發病死亡。 食腦變形蟲因為有變形蟲的活動樣態,因此可算是廣義的變形蟲,但其實在演化關係上 隸屬盤巴類 (Discoba),與錐形蟲、眼蟲藻較為相近,與變形蟲類(Amoebozoa)沒有直接關係。

  5. 2020年3月10日 · 長庚醫院研究團隊在2019年3月的一份 報告 指出,院內在6年內有9位年輕人因濫用笑氣而癱瘓。 2019年11月, 桃園也傳出了三起濫用笑氣致死的案例 。 這個在半導體業上扮演重要原料角色的氣體,是如何在近年大量流出,成為年輕人開派對時助興的物質? 上「氣球館」訂貨,和快遞員面交. 記者跟笑氣快遞員蛋頭一手付款、一手交貨,大庭廣眾下完成笑氣的交易。 (攝影/余志偉) 笑氣到底有多容易取得? 如果在Facebook、Instagram和LINE等社交網站上搜尋「笑氣」的關鍵字,會出現「氣球館」、「氣王」或「氣行」等虛擬商店,這些店賣的不是氣球,而是笑氣。 《報導者》記者按圖索驥打電話詢問、跟對方約定交易時間後,隔天蛋頭就與我們約在大園市區內的麥當勞旁邊。

    • 八方雲集爆食物中毒1
    • 八方雲集爆食物中毒2
    • 八方雲集爆食物中毒3
    • 八方雲集爆食物中毒4
    • 八方雲集爆食物中毒5
  6. 2015年12月16日 · 八仙塵爆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八仙塵爆. 醫療健康. 台灣能從500個傷亡故事學到什麼? 2015年6月27日八仙塵爆造成上百死傷。 這個921地震以來,傷亡人數最多的意外事件已發生半年,台灣該學到什麼教訓? 2015.12.16. 醫療. 八仙塵爆. 防災. 醫療健康. 健保支出近8億,拿得回來嗎? 八仙塵爆意外事件發生至今滿半年,有多少人仍在關注? 我們針對「傷患統計」、「司法進度」、「制度影響」、「健保墊付」及「善款追蹤」五大面向,整理出最新的現況與進度。 2015.12.16. 醫療. 八仙塵爆. 政治政策. 健保. 醫療健康. 八仙塵爆追蹤〉21歲塵爆傷者的復健歲月. 21歲的鍾博宇是八仙塵爆受害者之一,全身70%燒傷擴及臉及四肢。

  7. 笑氣在台灣半導體和食品加工等工業製程中,是不可或缺的氣體原料,但短短10多年間卻被包裝成「派對助興」的催化劑。 《報導者》從網路世界一路追蹤,在比對自製和進口數字,以及實地訪查笑氣產業鏈後,我們發現,台灣每一年約有超過26萬公斤的笑氣不知去向,而這足夠讓上萬名年輕人吸食。 這被忽略的物質是怎麼從工廠流出,進入年輕人的社群? 第一線的醫師、少年調查官看到笑氣對台灣年輕人的大腦和身體產生何種影響? 行政院為了源頭把關對產業界祭出什麼新的法令,這些做法是否真的能讓工業用的氣體,避免被濫用? 監製 | 李雪莉、楊惠君 文字 | 楊智強、陳潔 封面攝影 | 蔡耀徵 攝影 | 蔡耀徵、余志偉、蘇威銘 設計 | 吳政達 編輯 | 張詩芸、洪琴宣、陳思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