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9月26日 · 據2017年台灣數位媒體應用暨行銷協會DMA發布的年度報告指出未來數位廣告追求3大趨勢:「新的說故事方法」、「發揮更高層次的行銷能力」、「與網紅共舞」。 對未來的展望,讓海量的社群媒體使用者如同一塊令人垂涎的肥肉,引起眾多行銷公司搶食。 自古以來一傳十、十傳百的口碑行銷廣告原型,也隨著時代進展,披上了科技的新外衣,廣泛地流竄各種社群媒體之間,並演化出更新穎、讓人無戒心、甚至更具破壞力的手法。 順風而起,彭冠今同樣是口碑產業裡的幕後推手。 滿口的生意經中,「口碑操作」成了他賺進大把鈔票的關鍵,5年來靠著底下工程團隊開發出的系統,他創造無數假帳號,並培育大量素人寫手、暗樁,甚至量產網紅,為出錢的買家在社群媒體上創造各種「輿論和風向」。

  2. 2021年11月21日 · 最近Whoscall推出簡訊分類的新功能,讓民眾多一道警覺。 Gogolook軟體與AI數據技術研發總監李彥儒說, 「簡訊」是目前資安防護上的巨大漏洞 ,使用者容易在缺乏防護的狀況下點開連結,銀行為了便民,也會透過簡訊傳送連結和訊息,這都讓詐騙集團有機可乘。 2. +886來電,可能是詐騙. 台灣已在2010年完成修法,如果電話撥自國內,開頭 不會 呈現+886的國際碼,民眾可初步過濾辨別。 3. 求職選合法立案公司,不提供自身帳戶、提款卡供他人使用. 刑事局預防科偵查員廖伊俐表示,目前很多求職詐騙,都會透過在地Facebook社團擴散,比如在台北地方打工社團等貼出徵才文、聲稱需要精品買賣、代購、直播小幫手等,然而可能實際上用做詐騙集團領錢、記帳等工作。

  3. Facebook大動作刪除中國官方軍帳號,讓許多關心資訊戰或兩岸議題的朋友為之振奮。 但從Meta報告內容以及台灣這幾個月來面臨的全新資訊操弄模式來看,我其實並不樂觀⋯⋯.

  4. 2021年11月16日 · 2021.11.16 最後更新. 世紀大疫為「交友詐騙」打造了前所未有的溫床。 世界各國,包括台灣,沒能逃過這波浪潮。 2021上半年,因詐騙而受害的損失直逼新台幣9億元,是2020年全年被詐騙總額。 受害族群的面貌很年輕,有大學生、企業主、跨國白領,也有單親媽媽、渴望愛情的單身男女等。 社群網路時代,人與人之間在網路上搭起各種連結,詐騙者卻也開發出新的科技工具,以千變萬化的詐騙手法,將陷阱埋進每個人的數位日常:他們有交易個資的平台,以人工智慧製造理想情人的聲音、照片甚至影音訊息,輔以貼身問候、心理操弄,陪伴和許諾未來,打造「沉浸式騙局」。 等人上鉤之後,進一步邀約對方投資各種複雜的金融商品,進入各種擬真的假投資平台,訛詐受騙者僅有的存款和賴以翻身的本錢,有些人因而走上絕路。

  5. ISIS. 政治政策. 科技. 社群媒體. 假訊息. 俄羅斯. 駭客. 4月5日收買台灣粉絲專頁的對話截圖招募台灣網紅入編對岸政治宣傳部隊的文案在網路上瘋傳許多台灣公民因此陷入焦慮紛紛留言兩岸已進入戰爭狀態同一天有個政治領袖也很焦慮擔憂選舉將被外國勢力介入他祭出政府改組對公民團體募集創意大聲對網路公司放話。 他是加拿大總理。 4月7日,言論自由日,鄭南榕逝世30週年。 除了焦慮之外,我們一起想想,台灣這個年輕的民主政體要在網路時代繼續茁壯,能做點什麼事。 一場風暴,在清明時節的社交網站上發威。 從社交網站Dcard開始,一直到Facebook上由網友集結而成, 一本相簿 ,出現了大部分人沒看過的交易。 「急徵人:支持兩岸友好統一之政治立場的網紅」。

  6. 從美國實務基準談起. 只要拒絕回答就等於藐視國會嗎? 在野黨版「藐視國會」與美國相比有哪些不同? 作者從美國國會運作與最高法院判例,指出台灣修法草案為何讓人擔憂,並提出賦權國會之際,如何保障人民權益亦是需被討論的重要議題。 書評. 劉容安/二戰大時代下,台灣畫壇《戰爭中的美術》是「黑歷史」嗎? 二戰期間,日本眾多從軍畫家掀起「美術報國」熱潮,也影響台灣總督府鼓吹「時局色」作品,在充滿政治號召隨即又遭遇政局變換的時代下,台灣畫家如何用他們的創作回應? 週六現場【法律人追劇】 王子榮/逝者已矣? 談司法判決中的《破墓》二三事. 韓片《破墓》在韓都創下驚人票房和口碑。 其實關於身後事,往往一個處理不慎就成為司法衙門內的事──生前爭一口氣,死後也要爭一席之地。 我國法律裡有哪些「特殊」的章節條文?

  7. 2020年9月24日 · 玉林市公安局的公眾號,是所謂「政務新媒體」之一,用來推廣政策、與民眾互動,它引用了央視的文字,但搭配重置過的圖卡,作為溝通媒介。 第四棒. 網民、小粉紅製造各種主題標籤(#hashtag)、網路行動以擴大聲量. 看似網民的社交帳號,以「殺無赦」下標籤,從網站中挑出港媒記者的資料頁面張貼,鼓勵群眾直接電話騷擾與港府不同調的記者。 (註:為保護個資,圖中人臉經後製上馬賽克) 從「中央廚房」一棒棒遞送官方發言. 24小時內反擊、摧毀消息源頭⋯⋯疫情下的戰狼大外宣. 振華數據等輿情產業持續壯大. 中共外包大灑幣,誰來賺「操縱輿論商機」? 學者發現:兩岸掮客最關鍵. 除了增加追查難度,中共外包此服務還有一個好處,是替中國的宣傳機器「接地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