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除夕習俗:祭祖、拜地基主、圍爐、守歲。除夕時間:2024年2月9日,星期五。根據台灣傳統過年習俗,除夕當天要祭祖、拜地基主,晚上要全家團聚圍爐,一起吃年夜飯。
    • 初一習俗:拜拜、行春(走春)初一時間:2024年2月10日,星期六。大年初一要早起到寺廟祭拜,感謝神明保佑,並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健康,同時也會行春(走春),到親友、鄰居家拜訪、互道恭喜,想知道有哪些吉祥話、創意虎年吉祥話,可以參考:2024龍年吉祥話祝福語!
    • 初二習俗:回娘家。初二時間:2024年2月11日,星期日。大年初二最重要的事莫過於「回娘家」。回娘家稱為「回門」,當天需要帶上數量或金額成雙的「回門禮」。
    • 初三習俗:睡到飽,晚上早早就寢。初三時間:2024年2月12日,星期一。俗話說「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睏到飽」,傳說大年初三是老鼠娶親日,因此必須早睡晚起,避免打擾老鼠娶親。
    • 穿紅衣貼紅紙。相傳在遠古時期,有一隻凶殘的年獸,每到歲末就會從海底跑出來吃人。為了不被年獸吃掉,家家戶戶會祭拜祖先以求平安,也會聚在一起吃頓豐盛的晚餐。
    • 貼春聯。關於春聯還有另一則傳說,古代人相信懸掛桃枝可以驅邪馭鬼,後來簡化成以方形紅紙代替;而在唐代流行以對仗的方式寫春聯,便是今天我們常看到的對聯。
    • 年夜飯吃魚吃餃子。年夜飯或稱團圓飯、圍爐,是春節的重頭戲。除夕夜這天,全家人會齊聚一堂享用大餐,飯桌上的菜色也是有學問的喔!例如,吃魚代表「年年有餘」,吃雞有「起家」的意思,菜頭粿象徵「好彩頭」,年糕寓意「年年高升」,長年菜整根從頭吃到尾表示「延年益壽」,餃子則因外觀有「招財進寶」之意。
    • 發壓歲錢給孩子。吃完年夜飯後,就是小朋友最期待的發紅包時間。傳說在古代,有一個叫做「祟」的怪獸,會在新年夜裡跑出來嚇小孩,一對夫婦用紅紙包銅錢放在孩子的枕頭邊,意外嚇跑「祟」,從那時候起就留下了這個壓「祟」錢的習俗,慢慢演變成今天的壓「歲」錢,保佑小孩平安地長大一歲。
  1. 2014年1月24日 · 目次. 台灣新年. 臺灣農曆春節 ,傳統稱呼有 新正 ( 臺 :Sin-tsiann、 客 :Xinˊzangˊ、 馬祖話 :Sĭng-ciăng)、 新年 ( 臺 :Sin-nî、 馬祖話 :Sĭng-nièng)、 開正 ( 臺 :Khui-tsiann)、 正月 ( 臺 :Tsiann-gue̍h, 客 :Zangˊngied)、 元旦 ( 臺 :Guân-tàn ...

  2. 2024年2月6日 · 報時光整理了過年習俗或許今年可以嘗試體驗一番傳統的新年氛圍我們常聽到除夕要守歲初一走春初二回娘家這些都是傳統春節的習俗

  3. 2024年1月8日 · 2024農曆新年即將到來過年期間根據習俗初五迎財神」,也不免於到各廟宇進香參拜除了拜拜祈求保佑全家身體健康之外編輯一整年最在乎的就是財運台灣有不少知名的財神爺廟編輯也藏私讓大家都有機會一起發大財特別整理全台灣最知名 ...

  4. 台灣人過農曆年從農曆十二月開始至新年期間都會有大大小小不同的習俗農曆12月16日尾牙日一般習俗會在農曆農曆十二月十六日祭祀土地公公司行號則藉此聚餐酬謝員工辛勞

  5. 1. 傳統節慶. 農曆春節. 春節氣氛以農曆正月初一到初五這段期間最為濃厚民間俗稱過年」,含有辭舊迎新之意被視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從春節前夕到農曆大年初五之間民間遵行多項習俗。 在春節前夕,家家戶戶開始「掃塵」,此意味著將晦氣惡運掃除出門,有破舊立新之意;掃塵後緊接著準備做年糕(年糕含有「步步高升」之意);農曆12月倒數第2日即「小年夜」當天,每家每戶都會貼上「春聯」及「年畫」,藉以敬神祈福,有吉祥討喜之意。 農曆12月最後1日除夕夜闔家會一起「圍爐」吃年夜飯,有幾樣菜是必吃的,如「長年菜」代表長壽、「菜頭」代表好彩頭、「魚」代表年年有餘、「鳳梨」代表好運旺來、「元宵」則有財源廣進的意義。 在吃完年夜飯後,長輩會發給晚輩紅包袋(即壓歲錢),有互討吉利、祈求平安的意思。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