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8年12月23日 · 19711998年間台灣胃癌人數增加4倍台北榮總一般外科主任吳秋文致力於胃癌手術與治療方法的創新與改革積極發展淋巴腺擴清手術」(擴大器官的切除範圍),在英國手術刀醫學期刊腫瘤學版)》(The Lancet Oncology)引發全球醫學界的討論。 吳秋文表示,胃癌的治療主要是靠手術切除,歐美國家曾嘗試擴大胃癌四周淋巴腺切除手術,但手術中死亡率高達10%至13%,因此認為無法提高存活率。 而日本雖大力主張淋巴腺廓清手術,卻沒有長期臨床實驗來證實其有效性。 因此,吳秋文以十年時間長期研究221名胃癌病患(平均年齡約63歲),包括實驗組111人、對照組110人。

    • 腦部自動導航,成醫師最佳助手
    • 神經外科權威力挺,白袍醫師二次創業
    • 醫師創業,得要懂失敗

    更重要的是,它能在腦部開刀的過程中,即時顯示「最佳路徑」,提供手術醫師參考。包含接下來手術刀劃過的區域,分別掌管身體的哪些行為、有多少百分比會影響運動能力和記憶,都會透過螢幕顯示。 這台腦部導航機器人並沒有酷炫外表,主機結合機械手臂、螢幕,外觀看來就是一台手術工作站。但動腦部手術本來就不需要花俏。若能讓手術刀精準地從 A 點走到 B 點,減少對其他部位的損害,就最大功用。 「簡單說,腦部動手術,越單純越好。」鈦隼生物科技創辦人兼執行長陳階曉說,身體其他臟器,多少在手術時會有翻動,腦部卻是嚴禁動盪的地方,這也正是機器人發揮功用的好時機。 外界較常聽到的「達文西手臂」和 Brain Navi 設計不太一樣。前者雖然能完成更複雜任務,卻還是跟著醫生操作,靠遙控來動作;腦部導航機器人則類似自駕車提,...

    團隊幕後的靈魂人物林欣榮,除了是腦部導航機器人的發想者,更在醫學界名聲響亮。因為他,是台灣神經外科權威,也是第一位將胚胎幹細胞成功移植在巴金森氏症患者身上的台灣醫師,曾獲得榮獲 2010 年美國神經治療及再生學會最傑出獎;現在,則是花蓮慈濟醫院的院長。 「神經外科醫師在進行手術時,總是希望有更智慧、更精準的設備來輔助。」他舉例,在腦中風細胞移植及巴金森病腦晶片植入手術中,希望能達到 0.01cm 以下的精準度。但是現階段的醫療器材卻只能做到 0.2cm 以上,臨床精準度相差 10 倍至 100 倍。 林欣榮認為,腦部手術得要有新的改變了,不過自己卻不擅長開發醫材、管理公司,因此找上同是醫師,擁有豐富創業經驗的陳階曉來實現夢想。 陳階曉是現任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泌尿科主任,專長不在神經外科...

    「因為爸媽以前做裝潢被倒債,所以我在讀國中時,寒暑假都會去菜市場和夜市幫忙賣衣服,一直賣到大學。」他說,這段期間,讓他比起其他醫師同業多了「被拒絕」的機會,加上以前成績起伏較大,並非順順利利地當上醫生,種種經歷,其實都是創業中必經的考驗。 「我鼓勵醫師創業,但不一定每個人都適合當 CEO,因為 CEO 是很苦的,得到處借錢、借資源;許多醫師卻太順遂,較缺乏這種經驗」陳階曉回憶,Brain Navi 一開始創業時,雖然有想法,可是沒錢請廠商代工機械手臂,加上台灣廠商對醫療機械手臂不太有興趣,一度讓他相當沮喪。 貴人的出現,卻重新點燃了希望。「醫療創業更需要『被點火』!」陳階曉說,中國醫藥大學董事長蔡長海的天使投資,讓鈦隼有了第一桶金,能夠請國外廠商打造機械手臂雛形,否則也不會走到現在發展階段。...

  2. 2023年10月16日 · 」台灣醫美保養品龍頭達爾膚生技創辦人暨董事長奕叡,回顧 20 年前創業的起心動念時說到,從小看到身為皮膚科名醫的父親英俊,診所每天大排長龍,父親上班看病人,下班調配藥膏,幾乎全年無休。 最後他把將醫美藥劑打造成不用看病也能使用的醫美用品,推出 DR.WU 品牌,成為台灣醫美保養品龍頭,甚至打進排外的日本市場。 「一開始母親反對力道最大,擔心把父親的名聲打壞。 」奕叡說。 20 年來,達爾膚生技從一個診所品牌,發展成台灣醫美保養品龍頭,產品項目約 70 個,銷售據點約為 2000 個,足跡遍及台灣、東南亞、東北亞及北美洲。 2023 年上半年稅後淨利達 1.85 億元,年增 13.3%。 達爾膚生技的成功之路並非一帆風順,而是充滿挑戰與轉折,甚至遇過每年虧損上億元的挑戰。

  3. 2018年6月22日 · 簡單來說,我的人生有30多年的時間都在中山南路的兩邊走來走去,是個生活經驗非常狹小的人,對這個社會不太了解,但最後卻當了台北市長。 人生,許多時候都是意外。 我 35 歲就當外科加護病房主任,這個紀錄應該還沒人能突破。 大家會問我,身為一個外科醫生,這樣的經驗對你的人生態度有什麼改變? 24 年前,台大醫院就有葉克膜、血漿交換的技術了,當人類沒有心臟、肺臟,可以用葉克膜代替;沒有腸胃道,可以吊點滴;沒有腎臟,可以用機器洗腎;沒有肝臟,可以靠血漿交換延續生命……。 看了這麼多延長生命的例子,我常問自己:到底怎樣才算是活著? 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追求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這個問題的答案。 有一次我去拜訪前總統李登輝, 他提到,「《論語》曾說『未知生,焉知死?

  4. 2021年3月11日 · A:修銘(Tim Wu)。 我第一次讀的是《The Master Switch》(中譯《誰控制了總開關? 》),他的書常講資訊科技每一次的循環,從廣播、電視、電影、網路到電商電信產業,細數從 startup(新創)進入戰國時代,之後有點泡沫化,最後又勝出,導致壟斷。 每一次循環都像一個開關,讀他的書你會有 scope(廣度),尤其是在資訊科技產業,雖然歷史不見得百分之百會重演,但裡面總是有一些可以借鏡。 Q:到現在仍會反覆閱讀的書是哪一本? A:《Lessons in Leadership》。 是一位猶太拉比寫的,但不是宗教書。 書裡講領導力的不同層面,讓我感到啟發,還買了很多本送人。 很多人會以為領導要有策略、有方法,但其實領導力是「有承擔的勇氣」。

  5. 2009年12月29日 · 2009-12-29. MT 《經理人月刊》編輯部. 跨科室病情諮商,醫療滿意度第一.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採訪‧撰文 / 升皓. 張景年. 出生年:1952年. 學歷:交大EMBA碩士. 經歷:衛生署苗栗醫院院長、衛生署竹東醫院院長. 得獎原因:導入變革管理,推動醫療整合及科技化服務,重整公立醫院形象,獲得多項國家品質獎項肯定,顧客滿意度高達9成。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今年獲得包括國家品質獎、衛生署「台灣e院人氣最旺醫院獎」等獎項,諸多對於服務品質肯定很難讓人跟「公立醫院」聯想在一起,而這些成就的幕後推手,就是新竹醫院院長張景年。 歡迎訂閱《經理人》電子報,每天進步1%,一年強大37倍!

  6. 2017年9月5日 · 微破壞並非束之高閣的理論書籍而是從組織內部設立CFI的實務經驗中提煉出核心的轉型式微創新概念與有效的執行方法正值台灣經濟轉型之際希望隨著微破壞出版能讓更多致力於創新的企業機構都能認識這套創新方法並透過其清晰鮮明的指引讓企業機構創新能順利做到位的創新。 活動推薦: 中國生產力中心. [經濟部工業局廣告] 訂閱經理人Google News 加入經理人LINE好友. >> 看更多. 生成式AI的發展對企業有哪些影響? 企業在制定轉型藍圖時需要有哪些考量? >> 6/12為你揭曉 PR. >> 看更多. 歡迎訂閱《經理人》電子報,每天進步1%,一年強大37倍!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