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孫運璿(1913年12月8日—2006年2月15日)是中華民國政治家、技術官員、工程師,山東蓬萊人。 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二戰後受中華民國政府派任至臺灣修復台灣電力,曾前後擔任臺電總經理、奈及利亞全國電力公司執行長、交通部長、經濟部長、外交部長與行政院長、總統府資政。 在臺灣素有「永遠的行政院院長」之稱。
      www.wikiwand.com/zh-tw/孫運璿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4年5月21日 · 註釋. 參考文獻. 參見. 外部連結. 孫運璿. 臺灣正體. 孫運璿 [註 2] (1913年12月8日—2006年2月15日)是 中華民國 政治家 、 技術官員 、 工程師 , 山東 蓬萊 人。 畢業於 哈爾濱工業大學 , 二戰後 受 中華民國政府 派任至 臺灣 修復 台灣電力 ,曾前後擔任 臺電 總經理、 奈及利亞 全國電力公司執行長、 交通部長 、 經濟部長 、外交部長與 行政院長 、 總統府資政 。 在臺灣素有「 永遠的行政院院長 」之稱。

  3. 2014年3月3日 · 本日焦點. 國會改革四大影響一次看 形同為中國敞開大門? 年輕人為何焦慮? 人物特寫. 孫運璿 永遠的領導人. 二十年孫運璿雖然遠離政治但是他帶領台灣走過艱困時代經過時日的沉澱更彌足珍貴也深藏在人們心底孫運璿到底展現什麼領導人特質每個人能從他的一生經歷得到什麼啟發? 在混淆的現代,他代表什麼清明的聲音? 文. 楊艾俐. 天下雜誌340期. 發布時間:2014-03-03. 瀏覽數:60742. 晚間九時,榮民總醫院一片暗謐,思源樓四樓加護病房裡,總統府資政孫運璿,正在為自己九十三歲的人世,做一番巡禮。 戴著口罩的護士進進出出,為他減輕病危的痛苦。 領導者的典範. 廣告.

  4. 註釋. 參考文獻. 參見. 外部連結. 孫運璿 [註 2] (1913年12月8日—2006年2月15日)是 中華民國 政治家 、 技術官員 、 工程師 , 山東 蓬萊 人。 畢業於 哈爾濱工業大學 , 二戰後 受 中華民國政府 派任至 臺灣 修復 台灣電力 ,曾前後擔任 臺電 總經理、 奈及利亞 全國電力公司執行長、 交通部長 、 經濟部長 、外交部長與 行政院長 、 總統府資政 。 在臺灣素有「 永遠的行政院院長 」之稱。

  5. 2016年1月18日 · (文 – 陳文茜) 參加孫運璿先生百歲冥誕達官來的不多前副總統蕭萬長臺北市長郝龍斌聽到的故事卻很多幾位台電老部屬吃中飯時抓著我急促地談起陳年往事深怕等他們也過去時社會徹底遺忘了孫先生的功績一位88歲的老工程師特別自美國趕回只為了向敬愛的老長官鞠個躬談起孫運璿的清廉他一把鼻涕一把眼淚。 好不容易熬到交通部長職位,特支費全分給貧寒的部屬交子女學雜費,當年台電開放老員工認購宿舍,孫運璿在台電從接收監理委員當到總經理共18年,當然有資格配置。 老部屬知道他曾為了家窮,到非洲奈及利亞主持電力開發計劃賺美金,特別到交通部奔告此事。 孫運璿一口回絕,「我已當到部長,有官配宿舍,何必和年輕人搶?

  6. 1989年1月1日 · 他比中華民國小兩歲自童顏至皓首不論身處何時何地始終縈繞於他心的是讓這位兄長昂首闊步於世界坐在創千古事業做不朽文章直幅下七十五歲的總統府資政孫運璿可以毫無愧色地說他做到了三十三歲他帶領台電員工搶修電力設備打破日本人三個月內台灣將一片黑暗的預言五十七歲規畫當時亞洲最大飛機場六十三歲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前數個製造出積體電路的國家六十六歲時台灣因為經濟奇蹟首次成為國際注目點。 國強、民富. 這位政治家的關切絲絲滴在人民身上。 三十年前,他堅持為台灣農村架上電線;二十年前,不忍看到鄉村家庭因就業而分離,指示在偏遠區普設工業區;十年前,他不滿足於高速公路已平順暢通,但偏僻住戶門前水溝不通,子女上學必須翻山越嶺,毫不猶豫展開了經費百億的基層建設。

  7. 1 天前 · 毕业于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二战后 受 中华民国政府 派任至 台湾 修复 台湾电力 ,曾前后担任 台电 总经理、 尼日利亚 全国电力公司首席执行官、 交通部长 、 经济部长 、外交部长与 行政院长 、 总统府资政 。 在台湾素有“ 永远行政院院长 ”之称。 在将近20年 部长 与 行政首长 任内,他与时任 中华民国总统 蒋经国 推行 十大建设 ,与 李国鼎 共同促进 新竹科学工业园区 成立,规划早期 中华民国科技 政策;被许多人认为不仅是台湾科技 产业 之主要 奠基者 ,也堪称是“ 台湾 经济 推手 ” [1] 之一,也是 中华民国经济 贡献 重要人物 之一。 1984年2月24日,时任行政院院长孙运因罹患 脑溢血 中风 而 一度 病危,不久因身体状况不理想而 辞职 下台。

  8. 簡介. 孫運璿1913年11月10日 -—2006年2月15日),本籍山東蓬萊,台灣 政治家 ,畢業於 哈爾濱工業大學 , 國共內戰 期間隨國民政府全家遷往 台灣 ,曾前後擔任 台灣電力公司 總經理 、台灣當局“交通部”部長、“經濟部”部長與“行政院”院長。 在將近二十年的部長與行政首長的任內孫運璿行 十大建設 ,與 李國鼎 共同促進 新竹科學工業園區 的成立,規劃台灣早期科技政策;不僅被普遍地認為是灣技產業之主要奠基者,也堪稱是“台灣經濟的推手”。 孫運璿 (右)和蔣介石. 1984年2月24日,時任“行政院長”的孫運璿因罹患腦溢血而一度病危,不久因身體狀況不理想而辭職下台。 經過漫長的復建,孫運璿中風后的病情不甚理想,且以輪椅代步。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