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1月15日 · 電影. 金馬獎. 2018/11/15. 文字. 謝以萱. 攝影. 蔡耀徵. 共同採訪撰文/王儀君b(報導者編輯) 導演. 中國. 電影. 金馬獎. 《暴雪將至》中國|2018. 入圍第55屆金馬獎項:最佳男主角(段奕宏)、最佳新導演(董越)、最佳原著劇本(董越)、最佳美術設計(劉強)、最佳造型設計(劉強和李華)、最佳音效(龍筱竹和張金岩) 1990年代中國南方一個小城發生了連環殺人案。 擔任協警的工廠保安幹部余國偉想趁機破案立功,好讓自己從警察編制外人員正式進入體制。 案情膠著之餘,徒弟小劉在調查中意外身亡,讓余國偉的人生慢慢走進低谷,緝兇成了他實現自我的最後希望⋯⋯。 董越. 中國導演、編劇。 2006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曾任多部電影攝影及廣告導演。

  2. 2016年1月28日 · 台灣能否迎向一個新的時代? 回答「我是誰? 」對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從來就不是容易的課題。 中國人、炎黃子孫的標籤,在台灣正日漸模糊。 從它的褪色,可嗅出台灣人的認同,已來到歷史的高點。 ( 請見:【互動圖表】變動的「台灣人」 ) 資料來源:Naiteh, Wu, 2015, “Political Competition Framed by the China Factor?

  3. 2019年5月29日 · 4月17日,氣氛仍然和平的北京. 身為中國官方首次核准的第一批台灣記者團成員,對這趟採訪是既興奮又忐忑。 出發前,同年4月7日才剛經歷了 鄭南榕 為爭取言論自由不惜自焚的震撼,緊接著被任職的自立報系,指派前往北京採訪,掛念著自焚事件的後續,也還沒從失去好友的傷痛中平復,感覺不應在這時離開台灣,卻又不想放棄這難得的機會,心情很是掙扎。 這是我第一次到中國,此行主要有三項新聞任務,一是亞青盃體操賽、二是亞銀年會、三是蘇聯領導人 戈巴契夫訪中 。 1989年亞銀年會是由當時的財政部長郭婉容領軍,彼時蘇聯尚未解體,戈巴契夫訪中可是件國際大事。

  4. 趙思樂/社畜和躺平之間:中國民間的倔強生命. 專制之下,無權無勢的原子化個人似乎只有這兩種選擇:甘為社畜,或認命躺平。. 抑或,微弱但頑強地生長理想。. 圖為中國河南鄭州一場職業介紹活動的參與群眾。. (攝影/AFP/WANG Zhao). 專制之下,原子化 ...

  5. 2022年9月15日 · 自從毛澤東時代以來,中國人就知道什麼是「檔案」、這個將人的一生紀錄下來的機密卷宗,記載每個人的嗜好、工作經歷和政治可靠度。這卷宗跟著人一輩子,但他自己從未親眼過。

  6. 2022年3月7日 · 2020年3月14日,香港社會學者陳健民結束了在香港西貢區的326天牢獄生活。 眾所周知,他被稱為「佔中三子」之一, 因2014年雨傘運動而入獄 。 但鮮少有人知道,他在入獄前,曾特地去過兩次景美人權園區,一次綠島,專程去台灣政治犯的監獄,觀察囚室的大小、窗戶的高度和尺寸、放風的地方,為自己的牢獄生涯做準備。 出獄一年半後,他在2021年7月來到台灣,在政治大學社會學系擔任客座教授;也在63歲生日之際,把他在獄中書寫的43封信集結再版成 《受苦與抗爭:陳健民獄中書簡》 。 而原本出版此書的香港「進一步」出版社早已在2021年的政治打壓下,停止出版書籍。

  7. 2023年9月12日 · 書評. 孔德維/觀照「大國」綺夢:「天朝」以外的中國政治想像──讀《忽必烈的獵豹》 中國的「大國」論述在2012年習近平掌權後廣為官方傳頌。 卜正民(Timothy James Brook)的作品《忽必烈的獵豹》(Great State: China and the World)爬梳從「大元」到今天中國的「大國」政治想像,與中國在世界史的角色。 圖為北京一名男孩在公園把玩紫禁城模型。 (攝影/Getty Images/Feng Li) 第三次回到這個問題,則是2020年看到徐泓在「明代文人生活史料讀書會」的報告紀錄(註),系統地解說了「大元」、「大明」國號的延續性與《易經》的關係,這令我對「大清」的想像有了更多背景。

  1. 相關搜尋

    承歡記線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