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9月18日 · 李雖然年輕,但同時具備產品開發經歷、設計感和領導力的背景,也讓她在去年屏雀中選,成為紅衫資本在美國首位女性合夥人。 自認有點內向的她,經過這麼多年的淬煉理解一件事:

  2. 2016年8月3日 · 著名的瑞士心理學家榮格(Jung)在其心理學理論中指出: 「人可以從不同的事物中汲取能量——外向的人可以從和他人的相處中得到能量,而內向的人可以從獨自的思考得到能量。 」 內外向的性格都有各自的優點,不必太刻意去改變什麼,內向在某些方面也是有利的,所以內向的人不應該謀求徹底改變自己,而應當慶幸自己擁有這樣的個性,並通過最適合自己的方法獲得能量。 讓一個很外向的人整天獨自思考,他會覺得壓力很大;同樣的,讓一個內向的人去參加大派對或面對數千人發表演講,他也會覺得壓力很大。 因此,我們應當善於發揮自己的特長,以自己擅長的方法獲得成功。 其次,內向和外向之間並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而是有一個可以動態調整的範圍。

  3. 2016年8月27日 · 只要了解自己的內在特質,善用你的優點,適時為自己充電,就能發揮你的「靜」爭力。. 外向者樂於與人接觸、個性平易近人、擅長與人溝通等,但內向者卻不是如此,他們很難主動問候別人,也較難與不熟悉的人聊天,而內向者對於外在環境的 ...

    • 你的工作風格偏向哪一類?
    • 你在職場當中的非正式角色是什麼?
    • Mbti性格分類
    • Disc人格取向
    • 心理分析工具的優點與限制
    • 使用心理分析工具的衛生與安全公告

    你是任務導向或是以人為導向的人?是思緒敏捷的工作者,還是深思熟慮且步調較慢的人?請你看一下以下的 4 種工作型態。哪一種最符合你的工作型態?就像我們在此描述的其他人格特質一樣,沒有所謂「正確的教科書標準答案」,也沒有任何一種比其他的好或壞。然而,對於每種類型的強烈偏好,都各有優缺點。 和其他類似的練習一樣,你發現描述的內容大致上與你相符時,不要期望你與這個風格描述的內容完全相符。你可能同時符合兩、三種風格,但其中一種風格較為明顯。

    你是否曾發現團隊當中有位成員擅長提出新點子,另外有的成員會開始做事,卻往往無法堅持到底把事情完成?或是你是否遇過有同時總是有條不紊,能夠找出團隊當中的錯誤,或是有同事交際手腕高明,是個擅長聆聽的人,能夠讓事情順利地進行?這些就是所謂的「非正式角色」。 1970 年代時,馬里地斯.貝爾賓(Meredith Belbin)博士研究了許多不同類型的團隊。他觀察了團隊中每位成員的行為,發現團隊成員會因為個人的偏好,扮演不同的非正式角色。他最早發表有關團隊角色的研究時,表示有 8 個主要的非正式角色,例如完成者、資源調查者、監察員。後來他再新增了第 9 個角色,就是專家。 貝爾賓後來製作了「團隊角色表」,許多團隊後來都採用這個表格以獲得幫助,首先,讓他們了解在 9 個角色當中的優點與缺點,第二,討論如...

    許多目前使用的心理計量工具,都是根據知名心理分析師卡爾.榮格(Carl Jung)的著作而來。他提出了有關每個人「性格」與「傾向」的有趣概念,後來由凱薩琳.布里格斯(Katharine Briggs)以及女兒伊莎蓓兒.布里格斯.邁爾斯(Isabel Briggs Myers)大力推廣。1940 年代時,他們發明了知名的邁爾斯.布里格斯性格分類指標(MBTI)。 簡單來說,「性格」可定義為我們行為舉止背後的偏好,也就是天生的人格特質,但卻受到環境與我們自身選擇的影響。 如上表所示,MBTI 工具主要將人分為下列的四組: - 外向型(E)與內向型(I) - 實感型(S)與直覺型(N) - 思考型(T)與情感型(F) - 判斷型(J)與感知型(P) MBTI當中運用的詞彙, 例如「內向型」、「實感...

    心理計量工具的數量多到不勝枚舉,其中最知名的就是 DISC。這套測驗由測謊器發明者威廉.莫爾頓.馬斯頓(William Moulton Marston)所研發,並且由心理學家瓦特.克拉克(Walter Clark)進一步改良,從 1950 年代開始廣泛運用,可說是目前全世界運用最廣的心理計量工具。DISC 人格取向測驗著重在四項不同的人格特質:支配型(D)、影響型(I)、穩健型(S)、分析型(C)。

    你並非只有自己屬於的心理類型,而是遠多於那些。首先,我們要澄清一下說法。心理分析工具並非測驗;這些不是用來衡量智能、能力、心理穩定度、成熟度,大部分的也無法或是很難衡量投入程度、決心、熱情、經驗、野心。這些工具不會把你視為一個人來定義。通常,你要聘用人的時候,最好要進行面談,看看他們是否能夠勝任工作內容。 心理分析工具主要是分析偏好,而非技巧,也是對於某個時間點的你某部分的快照。你回答每個問題的方式,很可能會因為你是否覺得精力充沛與充滿熱忱,或是筋疲力盡以及情緒低落而有所不同。你對問題的回答也會因為根據最近特定的良好或不良經驗而有所不同,或是根據整體的情形作回答。沒有哪一種偏好原本就比另一種「更好」,分析的結果也無法針對所有的個人或團隊的挑戰提供解決方式。 然而,這些工具卻能夠讓你透過反思與...

    一個人只要符合運用心理分析工具或是其他給予回饋的工具時,往往會躍躍欲試想要運用這種工具。但很可能會有在不適用的狀況下運用工具的危險。例如,這種工具可能不適合用於招募,或是用來決定要晉升誰。此外,在於信任度不高的環境當中,運用這種工具可能別有目的,例如,想要操弄某種結果,或是用來嘲笑團隊當中的某個成員,例如:「你別期待她會做決定,她是感知型的!」 如果有人要你做心理分析測驗時,你應該要問以下的問題: • 我們運用心理分析工具時,想要達到什麼效果? • 這個工具是最適當的工具嗎? • 我要如何從這些測驗的結果當中獲得回饋? • 還有誰會看到我的分析結果? • 其他人清楚工具只能夠用來分析偏好,而無法分析智能或能力? • 進行這種人格分析的活動之後,會有什麼後續活動,以及用來進行後續研發的活動(包...

  4. 2017年9月12日 · 《好人主管的狡猾管理學》 部屬. 如果你的部屬是人際導向型的人,他會非常渴望主管的領導。 你得從一開始就詳細說明「我希望你如何進行這項工作」,說得極端一點,就是 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指導對方,讓他完全照你設計的流程行動。 主管. 人際導向型的主管,待在制度齊全、氣氛和諧的公司會很吃香;反之,若待在突發狀況多、不巧又在重整階段的企業就會比較吃虧。 任務導向型的人則奉行任務至上主義,把「完成使命」放在第一位、工作上力求表現,以能順利把事情辦好的方法為優先。 這類型的人非常重視實力和實際的成績,最忌諱自己的工作步調被打亂。 那些工作效率好、或被視為「孤狼」的人,大多是這一類型的人。 《好人主管的狡猾管理學》 部屬. 任務導向型的部屬不喜歡被過度干涉。

  5. 2023年6月6日 · 話題之作《人選之人—造浪者》透過描繪政黨內部的日常,帶出台灣職場長期發生、卻未能解決的問題,例如利用職權關係產生的性騷擾、工作機會與待遇的不平等,以及排資論輩的世代矛盾。. 這些議題不只引起迴響,也緊扣近年全球最重要的職場趨勢 ...

  6. 2012年2月23日 · 過去20年間,由於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的結合,科學家們對人類性情與行為改變,產生更多新觀點。. 了解這些觀點,你會更清楚為何有些變革會遭受反抗,有些卻能順利推展。. **不安使員工抗拒改變. **組織變革之所以遭遇比預期更大的困難,是因為改變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