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18日 · 刑事局發布新聞資料指出網路成為民眾日常生活使用工具詐騙集團卻藉此在網路平台如臉書Facebook)、YouTube等投放大量假投資廣告且常假冒名人身分謊稱可提供高報酬投資訊息誘騙民眾刑事局表示為防範此狀況發生已積極配合修訂施行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除彙整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期貨局所提供相關資料警方也成立專責小組執行每天蒐報工作已通知業者下架近5萬則假投資廣告。 刑事局指出,但經統計發現,曾遭警方通報下架相同內容廣告仍持續出現各網路平台,顯見業者未落實源頭管理,要有效遏止違法廣告,無法單憑警方通報下架,更需網路平台業者擔負社會責任。 警方說,業者發現有刊登違法內容應主動執行移除、限制瀏覽等措施,透過雙管齊下共同合作,才能解決假投資違法廣告氾濫。

  2. 2023年9月23日 · 刑事警察局電信偵查大隊今天宣布偵破假投資詐騙案詐騙集團在網路平台張貼投資訊息吸引民眾加入群組直到無法出金才知受騙被害人逾30人受騙金額超過1億5000萬元

  3. 2024年5月26日 · 警政署刑事局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詐騙集團常透過網路平台大量投放假投資詐騙廣告不但易讓民眾混淆誤認也讓遭冒名的公眾人物不堪其擾雖然今年起假冒財經名人的社群媒體平台臉書Facebook粉絲專頁投放廣告逐漸減少但多隱藏在詐騙貼文文案內或點擊廣告連結後才出現名人或以不詳粉絲專頁名稱搭配名人頭像進行廣告投放根據刑事局最新統計顯示今年第一季Meta投資詐騙廣告通報下架3萬2104則Google投資詐騙廣告通報下架1951則。 另外,自去年6月28日至今年3月31日止,則共移請網路平台業者下架逾8萬則假投資詐騙廣告。 同時,分析上述資料還指出,常遭假投資廣告冒名人士類別,分別為財經名人42.91%,企業領袖40.18%,媒體網紅11.84%,政治人物1.45%,其他則為3.62%。

  4. 2022年9月19日 · 金管會證期局今天公布統計今年前8月已收到461件證券及期貨投資詐騙陳情案超過去年全年證券及期貨投資詐騙陳情案共439件金管會今天同步揭露5大常見投資詐騙態樣。 第一,冒名金融業者。 詐騙集團會假冒合法證券業者或金融機構,發送簡訊招攬民眾加入LINE群,或假冒財經名人成立群組,鼓吹投資特定商品或下載特定App。 第二,以電話、簡訊及LINE群勸誘買股。 詐騙集團會成立LINE群,假稱提供高獲利飆股資訊,勸誘民眾投資港股或台股,且主要會以電話推薦飆股、以簡訊提供網路連結方式勸誘民眾點選連結並加入網路群組。 第三,假冒金融商品交易平台。

  5. 2024年1月21日 · 刑事局表示假投資詐騙常見手法會在民眾受騙點擊詐騙廣告後將其引導至詐騙集團成立的群組內含詐騙暗樁佐以各種話術及現金奢侈品照片誘騙民眾參與假的投資項目為遏阻此類手法刑事局說已成立情資研析專責小組並與社群業者合作加強於網路搜查假投資詐騙廣告及後續詐騙群組並通報業者下架廣告檢舉群組溯源追查IP等作為防制民眾受騙。 最後,第3箭是創立「全民反詐 一起說出來」臉書社團,供民眾分享所遇詐騙手法。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6. 2023年8月9日 · 目前證期局接獲民眾陳情投資詐騙案件主要集中3大態樣第一不法集團假冒合法證券業者或金融機構發送簡訊招攬民眾加入LINE群組或假冒財經名人成立群組鼓吹投資特定商品或下載特定App。 其次,不法集團會透過電話、簡訊及LINE群組,假稱提供高獲利飆股資訊,勸誘民眾投資港股或台股;第三,不法集團會推薦民眾安裝假投資平台App,宣稱App可插隊搶漲停股票並保證獲利。 除了3種常見態樣外,證期局示警,香港仙股及虛擬通貨交易平台同樣為不法集團熱愛招數。 證期局表示,不法集團會誘導投資人至券商開設複委託帳戶,投資如港股這類無漲跌幅限制的國外市場,並以大幅獲利目標吸引及推薦投資人買進低知名度低股價個股。 證期局指出,不法集團一旦確認投資人買進,會立即賣出部位,股價隨即大幅重挫,投資人因此承受大幅損失。

  7. 2021年12月10日 · 中央社記者謝方娪台北10日電今年資本市場一片榮景不過專家示警偽冒金融機構與財經專家的詐騙手法頻傳包含發送釣魚簡訊竄改來電顯示號碼及偽裝銀行行員來電等民眾應提高警覺。 今年消費者金融活動熱絡,詐騙案件同步上揚。 根據警政統計通報,今年上半年投資詐欺高達2168件,年增94.61%。 隨年關資金需求旺季來臨,Gogolook旗下防詐信貸比較平台列舉3種常見金融詐騙樣態,呼籲民眾提高警覺。 第1,偽冒銀行或金融機構發送釣魚簡訊,誘騙民眾立即點開短連結,一旦上當點開網址,恐遭植入木馬程式;抑或歹徒以仿真網路銀行頁面,側錄受害者銀行帳號、密碼,將受害者存款轉出至人頭帳戶。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