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4月3日 · 電費於四月起漲價老百姓為了荷包開始省電大作戰,政府高官卻在爽爽用電。 黃國昌質詢時秀出首長官邸的電費,指出副院長官邸電費每期幾乎都超過兩萬, 諷刺 副院長「是在家裡挖比特幣,在家裡挖礦嗎?

    • 20 年來頭一遭!台積電先進、成熟製程晶圓皆漲價
    • 台積電毛利率節節下滑,同業卻不斷上升
    • 投資人看好,台積電 EPS 可望上升至 27 元附近

    這一次的全面調漲可說是 20 年來頭一遭!從 5 奈米、7 奈米等先進製程,到 28、40 製程價格全面調漲 5% 到 20% 不等,其中成熟製程漲幅更上看 20%。 猶記得去年第 3 季法說會上,面對法人公開提問會不會跟著同業調漲價格,台積電總裁魏哲家信誓旦旦這麼說:「對於短期的供應短缺,我們不會藉機調漲晶圓價格。」 一名台積電前主管也指出,台積電向來對價格有明確規範,尤其重視「partnership」(夥伴關係),創辦人張忠謀曾自評:「台積電的成功,最大原因是 partnership,服膺的是『不能因為我(台積電)的利益,而犧牲你的利益。』」正因如此,關乎客戶利益的晶圓價格向來不輕易更動。這位前主管認為,此刻台積電宣布全面調漲,「CC(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其實冒著很大的風險。」

    這位台積前主管點破:晶圓代工產能短缺,導致晶圓代工同業調高定價,聯電、世界先進、力積電紛紛調漲價格,而台積電向來是價格制定者,「台積電如果賣 100 元,聯電大概頂多賣 80 元,其他只能賣更低。」但去年起,聯電一路調價,「從 80、90,現在漲到 110,比台積電還貴,這就像賓士車的價格賣得比 Toyota 低。台積電坐不住啊!」 「台積電長期對股東都有一個承諾在,以他們這麼先進的製程,勢必要拿到更好的毛利。」晶圓代工產業主管認為,台積電如今先進製程的發展難以使毛利率提升,成熟製程若不調漲,「過幾季就會到 50% 以下。」 攤開國內晶圓業者的毛利率表現,聯電受惠於不斷漲價,毛利率從去年初不到 20%,節節上升到今年第 2 季已達 31.25%。世界先進的毛利率同樣從 31% 提升到 40%...

    台積電漲價雖然顯得倉卒,但動見觀瞻的市場地位立刻吸引外資、本土券商紛紛發布報告,幾乎都給予「優於大盤」、「買進」、「增持」的評價。對台積電 2022 年的表現,預估毛利率可拉高到 51.5% 至 52% 左右,EPS 則可拉高至 27 元附近。 至於曾在年初高喊台積電目標價上看 1000 元的 Aletheia,亦在最新報告中樂觀看待台積電調漲晶圓代工價格的決定。Aletheia 認為,在如是漲價情境下,台積電 2022 年的毛利率有望超過 55%,也讓該年的預期 EPS 來到 33 元,不僅遠高於 Aletheia 年初預估值 23.8 元,也高於當時對 2023 年所預估的 30.53 元。 然而,若未來需求降低,台積電的報價有可能會全面調降嗎?晶圓代工產業人士直言不太可能發生,「台積電...

  2. 2024年6月11日 · NVIDIA 市值破 3 兆美元,台積電股價年漲48%,AI 浪潮下的贏家. 黃雅慈. 2024-06-11. 分享本文. 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廠台積電 (TSMC) 似乎也想分一杯AI熱潮的羹。. 在輝達 (NVIDIA)憑藉AI 熱潮蒸蒸日上,市值突破3兆美元後,台積電執行長魏哲家向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 ...

  3. 2016年7月26日 · 台灣民生/工業用電已是世界第三/第四低,而其中民生用電每度8元的不乏他們口中說 「自由化成功」的國家,台灣電價成本93%左右是燃料,你覺得沒有生產任何發電燃料的台灣,民營後電價會漲還跌? 後果必然是全民承受…… 2. 電廠才是台電賺錢的根本,103年賺了139億,104年賺了618億,就這樣賣給財團讓財團賺飽飽 ,不賺錢的線路要政府繼續搶修,這怎麼看都是圖利財團的做法,而且目前林口、 通霄、大林、興達、南火…等火力電廠均投入大量金額進行設備更新,卻將更新後更賺錢的發電廠賣給財團賺錢,電業法中的台電不能持有電廠,立法原因究竟是不與民爭利還是不與財團爭利? 人民到底得利在哪? 3. 穩定供電的義務勢必還是台電要負責,但電廠都是民營的,以各自的營利為主,這樣沒發電廠的台電你覺得穩定供電做得到嗎?

  4. 2017年8月2日 · 第三步會去想,電費漲價,如何減少基層民眾受到衝擊,讓有能力支付者優先承受。 結果我們的行政院呢,ok,要限電了,怎麼辦? 不知道。

  5. 2021年10月28日 · 台電未來會是科技應用產業,用創新的方式提供電能與相關服務,」台灣電力公司總經理鍾炳利說。 10月21日「數位發展策高峰論壇」熱鬧展開,台電在大會中展示了如何透過雲端導入實現「能源轉型計畫」,贏得各界一致好評。

  6. 2021年2月24日 · 因為天氣寒冷,供需形勢嚴峻,電廠的批發電價水漲船高,導致新電力零售企業的成本隨之往上調整,也意味著選擇「即時電價」付費的用戶,他們的電費也受到波及。 看到這裡大家也許會想,所些實施電力零售全面自由化的國家,會因為這次的寒冬,而讓「即時電價」如變了心的女朋友一樣,從此回不來了嗎? 當然不是。 買電有如「買股票」! 淺談能源市場自由化的負電價. 以歐洲為例,1996 年歐盟整合各國的電力交易市場,率先推動能源市場自由化,針對各中央或地方政府的能源市場進行管制,過往大電力公司的寡佔市場,轉向開放給新興的電力零售公司加入。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