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9月25日 · 懷孕婦女在有較輕易的工作時,可以向雇主申請改掉,雇主不能拒絕,也不能減少懷孕婦女薪資(勞基法第51條)。 另外,雇主也不得使懷孕中女性勞工從事一定重量以上之重物處理工作(職業安全衛生法第30條第1項第7款)。

  2. 2024年5月9日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母親節前夕,國健署今(9)日推出新版的孕媽咪健康及衛教手冊,一改過去懷孕只是準媽媽一個人的事的思維,導入準爸爸的角色,除此之外,內容也著重破除台灣人常見的懷孕迷思,編製計畫主持人、馬偕醫院 ...

  3. 2019年6月11日 · 根據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女性生育頭胎的平均年齡,自從2012年首度突破30歲大關之後,便一路回頭,到2018年已經提高至30.8歲,且頭胎年齡在35歲以上者更占了2成1,影響所及,越晚生、越難受孕。 前台北醫學大學婦產學科教授、華育婦產科暨生殖醫學中心院長徐明義表示,雖然月經和卵巢影響女性一生,但一般女性卻對其健康意識一知半解,尤其卵巢對未婚女性而言,擔負的可是生育能力的指標。 女性最需要破除的迷思就是「我還有月經,就還生小孩」這一點,徐明義強調,數字會說話,在台灣,女性平均停經年齡為50歲的現況之下,女性自然生育最後一胎的平均年齡其實落在40歲左右,代表早在停經之前的10年,生育能力就已經下滑。

  4. 2022年4月15日 · 台灣 新冠肺炎 疫情. 字級.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指揮中心昨公布最新的輕重分流政策,其中只有懷孕36周以上的確診者可以被送到醫院收治,引發有婦產科醫師質疑「只看數字、不理風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15)日出面澄清,即使未滿36周被送到加強型集檢所或防疫旅館,仍會安排婦產科醫師視訊診療,有狀況馬上可以透過綠色通道住院。 指揮中心最新調整COVID-19確定病例輕重症分流收治條件,醫院僅收治中重症、高齡(70歲以上)、血液透析、懷孕36周以上確診者;其餘確診者依條件收治至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或居家照護管理。

  5. 2023年9月28日 · 柯文哲致詞時,談到女醫師遇到的困境,說他「過去在醫院擔任住院醫師時,抽籤一定不要孕婦同一組」,因為「如果孕婦請產假,都是他在值班。 」吳欣岱在臉書發文表示,柯其實並沒有說錯,現況的確如此。

  6. 2022年1月28日 ·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王佐銘/台北報導. 日前媒體報導禾馨集團內多家診所疑似出具不實的醫療診斷證明,讓孕婦、產婦剖腹生產,持證明向保險公司申請醫療給付,詐保數百萬元。. 曾在禾馨生產的C小姐及H小姐出面分享,皆認為醫生要依循產婦 ...

  7. 2024年2月15日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長榮航空今(15)日一架由東京羽田機場飛回松山機場的航班上,發生一名孕婦在飛機上緊急生產的意外,所幸,母子均安。. 對此,台大醫院婦產科醫師施景中表示,早產通常難找原因,由於東京、台北航程不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