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2月4日 · 首先徐巧芯不是從她個人立場開始解釋而是認為綠營的論述沒有考慮藍營選民的想法她說深藍的群眾是恐懼台獨這件事而不論是國民黨或民進黨經常為了鞏固原本的支持者會忘記跟不支持自己的族群對話蔡英文的維持現狀對綠營支持者而言已經很清楚了就是要弄個模糊的東西大家都心裡有數但有些藍營的選民真的聽不懂這些人才是蔡英文最需要對話的對象這才是蔡英文的最後一哩路

  2. 2020年11月2日 · 過去公視出品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描述台灣父母總把孩子當成自己的附屬品因為觸及許多台灣人的童年引起高度的迴響事實上有嚴重家庭問題的國家不只台灣還有日本本文作者透過自身的醫生經歷與讀者分享為何會有好想殺死父母的想法。 (選書編輯:徐子捷) 圖片來源: pixabay ,CC Licensed。 文/石藏文信(內科、顱內及心血管專科醫師) 譯/Miyako. 有「想殺死爸媽」的心情,很不應該嗎? 「好想殺死爸媽……」若說出這種話,都會受到社會上一般人的指責。 「你怎麼可以想這種可怕的事情! 但是,卻沒有人去看這背後的黑暗面。 然而,我在診療的時候,反而會主動問患者:「你曾經有過殺死爸媽,或希望他們早點死掉的念頭嗎?

  3. 2017年8月7日 · 回顧現在的生活你會發現自己時常有些信念或是想法它源自於你兒時與父母的互動嗎你或許因為小時候要跟父母好好相處接收了許多比較能在當時度過克服父母情緒的方案而這一切都源自於影響你很多的父母

  4. 2017年11月22日 · Story of a Broken Home Kid. (My Instagram https://instagram.com/azkacorbuzier/ ) Watch on. 我叫 Azka,這是一個「破碎家庭」故事。 我爸爸媽媽認識後,相愛並決定生個寶寶。 於是 2006 年 6 月 4 日,我出生了! 他們給我取名叫做 AZKA。 在我 6 歲以前,一切都很美好,我們有一個很棒家庭。 可是之後,爸爸媽媽開始為了大大小小事吵架,最後他們決定離婚。 他們把這件事情告訴了我,並說別擔心,我不用在他們之間做選擇。 我仍住在原本房子裡,而且我發現,爸爸變得比以前更有趣了! 所以我常常要他陪我玩。 媽媽住在離我家很近地方,而且幾乎每天都會來看我。

  5. 2018年12月20日 · 文/心理諮商師 陳志恆. 當你成年後,如果想要去做一件事,是沒有人能夠攔得住你,難不成,你家人能用繩子把你綁住嗎?. 問題是, 我們身上確實綁著一條看不見繩子,那是家人之間愛連結,聯繫起家庭成員之間情感,也綑綁住個別家庭成員 ...

  6. 2020年11月16日 · 二 一三年十二月,日本廣島縣也發生過一起七十歲父親勒死四十四歲長子殺人案件,而長子已蝸居在家超過二十年。 根據報導,長子十幾歲時候身體變差,拒絕上學,高中就中輟。 雖接受同等學力考試進入大學,卻再次中輟,蝸居在家。 雙親大約在十年前就跟長子分開住,長子雖然自己一個人住,母親卻似乎每天都去他家,照料他貼身事務,如吃飯問題等。 面對警察調查,父親供稱: 「自己年紀也大了,對兒子未來很悲觀,所以殺死他。 「兒子拜託我殺了他。 這樣事件,絕對跟我們都有相關。 在本章,我們將要來思考 中老年世代會面臨到養育孩子苦惱,及其解決對策 。 養起來輕鬆「好孩子」,恐是引發家庭暴力或蝸居人.

  7. 2019年7月25日 · 心理紓壓. 【總是盡責付出父母卻開心不起來? 】心理師往往是跟關係越界有關. 愛心理 2019-07-25. 【為什麼我們要選這篇文章】 在父母上了年紀之後我們就必須肩負起照顧他們的重責大任很多人在陪伴父母的時候常常因為無法改善父母的負面情緒而感到很沮喪難過讓心理師給你一些建議減輕照顧父母的挫折感。 (責任編輯:翁筠茜) 文/諮商心理師 吳姵瑩 Chloe Wu. 我身邊的案主,都在教我「愛」。 他們總是盡責地在每個角色中努力地付出,看著他們愛人的方式,我深感自己不及。 聽著他們是如何陪伴自己的家人,以及如何去逗家人開心,我總是打從心底佩服。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