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3月5日 · 《康健》雜誌編輯部. 老年人用藥情況很複雜,不僅服用藥物種類多,發生副作用的機會高,而不同科別各自開藥,很容易出現治療目標不一致的重複用藥、用藥衝突的情形。 並且,有些藥物用在老年人身上的副作用比較大,潛在的風險大於效果,應該考慮以更安全的藥物取代,但有時候可能是醫生不熟悉老人用藥的特性或其他科醫生的用藥,因而開了所謂的「潛在不當用藥」,反倒造成危害。 許多疾病發生在老年人身上,表現出來的症狀也和年輕人不大一樣,例如感染,有些老年人就不太發燒,而是出現倦怠、胃口變差等現象,容易被誤認為其他問題。 還有 一些疾病表徵反倒常被誤認為是老化而忽略,例如睡不好、忘東忘西、走路不穩等 ,「就是人老啦,」卻不曉得可能是健康警訊,需要找出原因,及早治療。

  2. 2020年7月23日 · 生活報橘. 【寶寶幾歲會變得比較好帶呢? 】兒科阿包醫生:5大特質認識敏感亟需安撫的「高需求寶寶」 VO 精選好書 2020-07-23. 圖片來源:《 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養育孩子不輕鬆,暖爸兒醫幫父母解決育兒難題 》 《VO》導讀: 高需求寶寶也稱為「困難寶寶(Difficult baby)」,極需要父母長時間的陪伴,隨時承接他的情緒感受,也因此會使得照顧的人精疲力盡,不時感到很崩潰。 兒科阿包醫師特別強調,高需求寶寶並不是一種疾病。 這類型寶寶有下列五項特質,只要符合其中一、兩項,就必須用一些特殊方法加以引導與對待。 (責任編輯:戴相文) 固執、亟需安撫⋯⋯,五大特質認識高需求寶寶.

    • 當孩子哭鬧時,給他們一個擁抱。「別哭!好好講!」這完全是錯誤的示範。3歲以前的孩子,是由負責情感的「右腦」佔主導地位,他們還未習得用語言來表達想法的能力。
    • 複誦的力量。孩子:「我….把玩具…弄丟了…」大人複誦「你把玩具弄丟了呀…」如何引導孩子使用左腦?可以透過大人複誦的方式,讓孩子聽清楚發生了什麼事,是什麼事件導致這樣的情緒反應,更能了解自己。
    • 不跟恐怖份子談判。孩子發脾氣了,開始把桌上的東西掃到地上⋯⋯「我知道你現在很不高興,但是我不喜歡你現在的做法。如果你繼續發脾氣,我也不會答應你,而且之前說好的遊樂園也取消,因為你讓我覺得你不能控制你自己。」
    • 多用疑問句,少用祈使句。「今天要去露營,你今天想穿藍色還是黃色的裙子?」「週末的野餐和電影衝突了,你打算怎麼辦?」多給孩子「做選擇」的機會,而不是直接命命或給指令。
  3. 2022年1月5日 · 25 歲以下的 Z 世代一出生就有網路,透過強大數位工具獨立學習和互相合作,擁有更多元價值觀和獨特身份認同,卻常被批為懶惰或嬌弱,英美學者研究認為「這是長輩有誤解」。 Z 世代英文又叫 Gen Z、iGen 或後千禧世代,出生於 1990 年代中期到 2010 年間,被認為是截至目前為止「地球上最多元化的一代」。 史丹佛大學行為科學先進研究中心(CASBS)資深研究學者卡茲(Roberta Katz)以其研究表示,Z 世代是高度合作的群體、非常關心別人,而且對於如何解決氣候變遷等議題抱持非常務實的態度。 自從 2017 年起,卡茲即與多位曾服務史丹佛大學、現效力英國牛津大學的跨領域學者合作,展開為期多年的研究計畫,深入了解 Z 世代。

  4. 成就不敢多說,但唯一的共同點就是: 我們都認為 20 幾歲還很年輕還有冗長未知的未來在等待著我們。 臨床心理學家 Meg Jay 卻提出了不一樣的見解,他提醒大家,抱持著「未來還很長嘛」的這種心情,將會讓你將自己 20 幾歲的時光視為無足輕重。

  5. 2020年4月15日 · 金生珉一九七三年生韓國知名主持人他從二十幾歲開始就進入演藝圈藝人的收入不固定也不穩定只有少部分的明星可以賺到大錢但他仍在這行堅持努力一直到四十歲過後才終於在演藝圈中嶄露頭角。 因為時代改變了,所以有些人反而是到了四十歲後,才找到屬於自己的力量。 我認識某位四十歲女性,在大公司奮鬥了將近十五年,某天,她突然開始思考:「我到底是為何而活? 」,於是決定遞出辭呈,為自己安排一段「空檔年」(GAP YEAR)。 所謂「空檔年」,通常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為了探索自我,暫時中斷學業或事業,趁年輕時去充電的一年。 然而,她卻是在步入四十歲後,才決定做這件事。 我非常佩服她的決心和行動力,能夠毅然決然離開人人稱羨的大公司,勇敢地去追尋自己的第二人生。 這樣的勇氣,並不是每個人都有。

  6. 2017年1月9日 · 本來在學校教書,40 幾歲時進入美國太空 總署蘭利研究中心擔任計算員。她被晉升為管理職,而成為美國太空總署第一位黑人主管。 在下屬眼中是個精力旺盛的鬥士的范恩,致力於為女性 — 不分種族 — 計算員爭取晉升機會 與加薪。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