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9月8日 · 具有宗教信仰功能的牽亡歌陣表演,依其目的或意義,可以分成五個時機:(1)出殯前日傍晚,目的在「超度慰靈」;(2)出殯當日遷棺前後,目的是「引魂出山」;(3)出殯途中,目的是替亡魂開路關;(4)下葬前,帶有「送亡魂上仙山」的意義;(5 ...

  2. 狗死後,莫繩武如喪考妣,下令以官家規格厚葬,喪葬費用及所需人力都由轄下民眾分攤,每戶繳交白布、酒肉、白米、奠儀若干,置棺盛殮,並責成佃戶負責營造規模宏大的狗墳。出殯時土民披麻戴孝,列隊送葬,吹吹打打,熱鬧非常地送到城外高地。〔3〕

  3. 2015年7月8日 · 現代人的病症之一即是對一切都抱著理所當然的想法,但良根的畫中對生活有另一番理解。 (小紅門是不少人老家的回憶) (復古的家具擺飾與藤椅)

  4. 2016年2月24日 · 2007 年竹聯幫精神領袖陳啟禮出殯時, 送行陣仗也很驚人 ,包括 4 部大型遊覽車接送親友、2 部卡車載運一千箱的庫錢,但來看看台北市警方是如何管理; 當時警方嚴陣以待 ,不僅出動數百名警察戒備,刑事局也成立監控小組,同步監看靈堂最新畫面,並在 ...

  5. 2016年9月23日 · 遠離家鄉八十年,一群漂洋過海移民沖繩的台灣血脈、人生最後的返鄉之旅.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1930年,有一群從台灣漂洋過海,到沖繩八重山群島移墾的台灣人。. 他們曾經不被認同是日本人,也不是台灣人;無國籍長達三十年,最後才在法律修正下終於 ...

  6. 2017年8月9日 · 2017-08-09. 分享本文. 日本喪禮模式產生劇烈變化,更推出所謂的「數位靈媒」概念。 (圖/翻攝自市原悅子部落格)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這是科技和文化風俗的結合,讓生者能真正參加亡者的「告別式」,看見亡者的最後一面。 只是不知道如果真的被廣泛應用在葬禮上,老一輩的長輩們接受度有多高啊? (責任編輯:謝秉芸) 如果在一場喪禮上,負責接待的是有著亡者面容的機器人,你會怎麼想? 根據日媒《 AERA 》報導,日本喪禮模式產生劇烈變化,更推出所謂的「數位靈媒」,讓亡者的精神寄託在 Pepper 機器人上,與家人互動、對話,度過最後的 49 天。

  7. 2017年6月23日 · 擺爛的本質. 本質上『擺爛』還是看起來在動機中是偏向逃避的,是一種風險趨避的心智框架。 我們在逃離某些東西,逃離面對要求,逃離面對責任,也可能逃離面對生活中的待辦事物。 既然時常在逃避某些人事物,那不安的生活是必然的,我們或許迴避了因為付出未獲得應有收穫的失落,但卻必須面對低品質互動下所產生的『厭世』、『困頓』、『了無生氣』、『屌絲魯蛇之氣息』,最終你時常感嘆:「人生就是那麼爛! 」。 所以回到源頭,「擺爛」就是如此的心境狀態,那你是不是就是時常因為不合自己的意,不是自己喜歡的,就用這種狀態來鋪陳自己的生活呢? 這很弔詭,為什麼當我們不喜歡自己的生活狀態時,我們不是要尋找解決方案改善生活,而是會選擇「擺爛」作為我們回應非自我應許的生命氣氛呢? 為了活的「平衡」而擺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