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6月22日 · 即便不被大會列為正式的國家館,台灣館開幕晚會時,還是來了不少國際建築界的大咖。. 81歲的澳洲前普立茲克獎得主、現任普立茲克獎評審團主席莫柯特(Glenn Murcutt),81歲的芬蘭前普立茲克獎得主暨台灣館策展顧問帕拉斯瑪(Juhani Pallasmaa),72歲的 ...

    • 黃路玉苓1
    • 黃路玉苓2
    • 黃路玉苓3
    • 黃路玉苓4
    • 黃路玉苓5
  2. 2016年12月22日 · 這間台灣第一家麥當勞,曾在1992年發生過一起轟動全台的爆炸案。 當年歹徒陳希杰和潘哲明因缺錢花用,竟利用偷自軍中的TNT黃色炸藥製造了七個擁有水銀抗動裝置的精密炸彈,分別放置在麥當勞包括民生門市在內的七家門市的男廁所天花板內,然後向台灣麥當勞勒索新台幣600萬元,而當時台灣麥當勞的總經理孫大偉召開記者會宣布拒付並報警處理。 1992年4月28日,保安警察第一總隊派駐刑事警察局防爆小組獲報後立即前往民生門市處理,主處理隊員楊季章著防爆衣處理炸彈時,不慎引爆炸藥,結果雙手被震斷,送往長庚醫院急救後仍然不治,得年24歲。 所謂的水銀抗動裝置是利用水銀會流動且能導電的特性來防止炸彈被移動,當水銀因為晃動而流動,並同時接觸到兩端的電極時,就會引爆炸彈。

  3. 2017年9月18日 · 前中央研究院長胡適的父親胡傳(胡鐵花),5次舉人 考試落榜,光緒年間從中國東北輾轉到台東擔任知州。. 民國53年,台東第4屆縣長拓榮在鯉魚山立碑表彰胡 鐵花,民國104年台東縣長健庭更在旁邊立胡鐵花雕像。. 圖片來源:中央社授權 ...

    • 中醫系的學校教育
    • 畢業後的負責醫師訓練
    • 中醫師總額

    為了幫民眾用藥把關,中醫系學生在學時,照理說就必須遵循「教考訓用」的原則,如今卻完全崩盤。 師資不足,可是一直開,搞到找西醫來教中醫,可是院長可是會跟你說師資充足,而且來頭都是博士呢! 根據PTT網友說法,當年他去中國醫學大學的中醫系面試時,他的媽媽在系所樓下遇到學姊,聊天提及學姊們都有去外面學針灸、傷科等等。放榜後,網友媽媽急著問:「這個系還要去外面學耶,你不覺得怪怪的嗎?要不要去念北醫牙?」可惜我沒有聽媽媽的話。 看過開頭的考古題就知道中醫國考是什麼水準,如果你的興趣是背課本然後玩大家來找碴,那你很適合本系。 聽說現在還要中醫OSCE呢(「客觀結構式臨床技能測驗」,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掛羊頭賣狗肉之「中醫負責醫師計畫」,既...

    根據三立新聞報導,近年來民眾選擇以中醫進行疾病治療之人數慢慢增加,但衛福部中醫藥司於104年推動的「中醫負責醫師訓練計畫」進展卻非常緩慢,兩年來中醫系畢業人數有585人,卻只有280人能拿到受訓機會,只有47.8%的受訓率,對比西醫、牙醫每年幾近100%之受訓率,政府對於醫療資源之分配,明顯嚴重失衡。 中醫負責「醫師訓練」如同西醫、牙醫之PGY訓練,是國家培育中醫師的臨床訓練制度。台灣早在民國98年就開始推動「中醫醫療機構負責醫師訓練計畫」,一直拖到五年後才正式實施該制度,但根據統計,兩年期間之中醫系畢業生人數受訓率不到五成。 且以醫發基金的經費分配來看,中醫、牙醫的經費差距高達近五千萬。明明招生人數差不多,兩者本應有相近的補助經費,卻出現如此明目張膽的差別待遇。

    以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為例,現有2班共約120人,學士後中醫系2班共100人,校方卻有意將學士後中醫系學生人數增加20人,引發學生不滿,在校門口高舉「撤回增加名額」、「落實總量管制」標語,抗議。 為什麼要抗議?醫學教育的目的在培養醫師,照顧民眾健康,必須有總量管制維持品質,不能任意增招。現今學校教育資源僅勉強足夠,師生比高達1比36,與醫學系規定的1比10差距已經很大了。尤其又不是每位學生都能接受到專業的訓練,再增加招生名額只是拿學生前途開玩笑。 限制招生、總量管制不只和中醫師的進修受訓權益有關,更影響台灣的醫療品質保障。校方應理解現況限制招生。台灣人不尊重專業成性,我們已經讓多數人才外流了,難道如今連中醫師也不能好好待在自己的故鄉就業嗎? 我們要求醫師給予好的醫療品質,卻不管中、西醫死活和他...

  4. 2020年8月19日 · 時常聽說美食之都台南的食物都偏甜,但是身為台南在地人與美食作家的黃婉玲,卻感覺到台南美食正走向一條越演越烈的甜膩路。 (責任編輯:連柏翰)

  5. 2018年2月6日 · 老書店見證台北城變遷史. 「鴻儒堂」是成業的祖父次俊於1936年、日治時期的兒玉町(現為南昌)所創立,以兩個兒子中間的名字「鴻」,加上代表讀書人的「儒」取名,專賣舊書,戰後才搬到忠孝西,之後陸續遷到開封街、漢口街和現址的博愛,參與重慶南一帶書街的興衰起落。 「日本時代城內都是日本人開的店,台灣人是進不來的。 」今年70歲的成業,沒經歷過那段日子,從父祖輩那裡耳聞,加上自己近年來做文史研究,慢慢爬梳出歷史的脈絡。 從「鴻儒堂」眺望,看出去就是北門,城門內就是歷代政經樞紐,通往權力核心的重慶南在清代時稱為「府前街」,日治時期叫「本町通」,1949年政府遷台,總督府改為總統府。

  6. 2016年3月17日 · 調查台灣本土語言使用的學者指出福佬話、客家話都有衰微的跡象(Young 1988),而原住民語言則已經走向滅種之宣範 1995)。 21 世紀是台灣本土語言是否能繼續生存的關鍵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