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2月29日 · 國健署最新癌症登記報告民國107年平均每4分31秒1人罹癌比106年快轉11秒。 大腸癌居10大癌症之首,但首見50至84歲各年齡層發生率都下降。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今天舉行記者會公布最新107年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癌症人數為11萬6131人,較106年增加4447人。

    • 癌細胞只是失控地營建「自己的生活圈」
    • 細胞「內鬥」搶奪主控權,便成為體內終極惡魔
    • 「非外來種」細胞失能、累進式發展造就癌症難治
    • 突變、競爭和天擇作用下導致癌細胞難以根除
    • DNA 複製是把雙面刃,一面是細胞失序的癌症,一面是演化必備的多樣性

    癌症和自體免疫疾病一樣,是細胞的產物。當細胞對自身的行為準則感到迷惑,開始失控生長、增殖,癌症就發生了。 以腫瘤為例,這些失控的細胞團塊失去了正常的功能,並開始扼殺長出腫瘤的器官。至於血癌—白血病(leukemia)和淋巴瘤(lymphoma)—癌細胞會把血球細胞和骨髓擠出去,為自己騰出更多空間。不管哪種類型的癌症,癌細胞通常會轉移到其他組織,接管主控權,直到病人的身體不堪負荷為止。就本質而言,癌症是一種和細胞生長控制有關的疾病。 需要時,身體多數細胞都可以生長、分裂和增殖。有些細胞幾乎一直在生長,好比皮膚細胞、腸道細胞和骨髓;有些細胞從來不分裂,像是神經元和肌肉細胞;有些細胞則是介於兩者之間,只有在需要修復傷口或是維持組織時才開始分裂。 細胞必須調節自身的增殖狀態,只在需要增殖的時候增殖,...

    我曾在飛機上遇到本篤會的摩曼(Gregory Mohrman)神父,聊天過程中,我提到我剛參加完一場有關癌症研究的研討會,正準備返家。博學多聞的神父對癌症研究非常著迷,問了許多和我的研究以及癌症本質相關的問題。接著,他根據自己對癌症的想法,發表一番雄才大論,我試著解釋如下: 在我看來,魔鬼在生物體內最終極的展現方式就是癌症。癌症既不是因細菌或病毒發動攻擊而起,也不是人體遭受外力影響所致,而是我們自己的問題。我們自己的細胞,似乎臣服於某種邪惡的力量之下,忘記了自己的職守,開始過著自顧自的生活。它們是自私的,所作所為只為了自己,對其他事物一概不理。它們貪得無厭,不斷生長,擴散至其他部位後繼續生長,接掌主控權,殺死原來的組織。目前,我們能夠對抗這些墮落細胞的唯一方法,會讓我們變得更衰弱,因為攻擊癌...

    癌症的確是大自然的糟糕設計:生物自身的細胞功能失常的程度,竟然到了讓生物因此喪生的地步。由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引起的子宮頸癌是個例外,只有極少數的癌症是由病毒引起。 癌症之所以如此頑固,有兩個原因:第一,如摩曼神父所言,癌症並非外來的入侵者。癌症是因為我們自身的細胞出了差錯,因此很難找到只對抗癌細胞,卻不會影響正常細胞的藥物;第二,癌症病程是一種累進式的發展,而且通常有很高的侵略性。 癌細胞不斷變異,意味著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它又變成另一種疾病。癌細胞生長、變異、入侵,最終擴散到全身。一開始有效的治療方式,最終仍會失敗,如果一顆由一千萬個細胞組成的腫瘤,經過放射線照射,殺死了 99.9 %細胞,剩餘的細胞還是足以重新生長成腫瘤,而且會變得更具侵略性,...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體內細胞開始不受控制地生長?其實體內幾乎每個細胞都存在發生突變的可能性,也就是 DNA 序列產生隨機的變化。有些突變的肇因是環境中無所不在的有毒物質,但多數是因為細胞在 DNA 複製過程中出了差錯。人體內每天進行幾十億次細胞分裂,因此每天都會發生幾萬次失誤。 多數癌症就是這麼開始的。人體每一天發生數千次永久性的突變,其中偶爾有個突變發生在某個基因上,導致細胞偏離受控制的正常增殖程序,進入像癌細胞一樣的狀態。突變是隨機發生的,人體內沒有什麼特別容易發生突變的癌症基因。多數發生突變的基因不會導致細胞發展成癌細胞;然而,有些突變確實有這個能力,因此,當這類型的突變發生,細胞就進入不受控制的狀態。 此時,天擇的原則就會開始發揮作用。倘若一個突變的細胞生長速度比鄰近細胞稍快,由這個細...

    癌症既是細胞分裂過程中的程式漏洞,也是細胞分裂的特徵,因此多半被認為是多細胞生物生命中無可避免的事情。只要不是單細胞生物,就會遇到體內細胞增殖的協調問題。細胞分裂—以及牽涉其中的 DNA 複製—是一場危險的遊戲。玩得次數愈多,最後成為輸家的機率就愈高。除非人體哪天獲得能夠毫無瑕疵複製 DNA 的能力—這無疑是生物界的白日夢—否則人類只要活得夠久,癌症終究會找上門來。 癌症之於人類,存在著冷酷又諷刺的意義,因為它是生命必然會產生的副產品。演化造就的一切偉大源自於突變,DNA 複製過程中隨機發生的錯誤,為生物帶來了變化和創新。從演化的觀點來看,突變提供了遺傳多樣性,這是物種想要長久存續必不可少的條件。總而言之,突變就是這套系統中最終極的程式漏洞,但同時又是這套系統最大的特色。 因此,演化作用和癌...

  2. 2020年8月27日 · 大腸直腸癌是台灣發生率最高的癌症想要預防大腸直腸癌得從幾個方面著手。. 陳周斌醫師說明, 目前已知可能增加罹患大腸直腸癌的危險因子包含抽菸體重過重久坐不動偏好高脂低纖紅肉加工食品的飲食習慣 ,因此養成好習慣,有助 ...

  3. 2020年7月20日 · 台大教授郭瑞祥三十八歲的時候,健康檢查沒有發現腫瘤,但才過兩年、四十歲的時候,卻多了一顆四公分的癌症腫瘤。. 當死亡逼近,他才知道自己搞錯了「人生真正重要的優先順序」。. (責任編輯:戴相文). 文/台大工商管理學系、商研所特聘教授 ...

  4. 2022年1月3日 · 慢性發炎會導致血管裡堆積斑塊管徑變得狹窄形成動脈粥狀硬化導致心肌梗塞中風等問題。 癌症 慢性發炎與好幾種癌症相關,像是大腸癌、胰臟癌、肝癌、卵巢癌、肺癌、攝護腺癌、腎臟癌。

  5. 2020年8月19日 · 你可能曾聽過蘋果前執行長賈伯斯是因為胰臟癌併肝轉移而死亡他罹患的胰臟腫瘤並非一般較常見的胰臟腺癌而是胰臟的神經內分泌瘤那他何時知道罹癌的呢

  6. 2020年5月26日 · 直腸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療可能會造成直腸黏膜受損而出現裡急後重所謂裡急後重的意思就是患者經常想上廁所但卻解不出東西那是因為直腸黏膜發炎受刺激而造成持續有便意感此外直腸黏膜受損亦可能導致出血而解出血便。 圖片來源:《照護線上》 官網. 隨著微創手術的進步,手術傷口已比過去小很多,對於疼痛控制、術後恢復都會有幫助。 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後,需多留意出血、傷口癒合、傷口感染、傷口癒合等狀況。 營養充足是接受治療的本錢.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