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6月22日 · 曾連續多年拿下外資圈評比亞太區最佳半導體 分析師 、堪稱台灣最具知名度天王分析師之一的陸行之,他的成功絕非偶然,靠的是「把目標寫下來」的習慣,以及超過預期的「目標管理」。 三十一歲才進證券業,陸行之起步比同業晚,但他很早就立志要成為行業裡的佼佼者。 當時他觀察到,若要在這行占到重要位置,除了機運,更重要的是要有扎實的產業底子、優異的邏輯推理能力,其中最關鍵指標就是拿下《亞元》、《機構投資人》雜誌、Greenwich評鑑龍頭寶座,建立自己的江湖地位。 「寫下來就對了,你自然就會想方法達成。

  2. 2015年5月14日 · 柯孟聰在經濟日報等主要財經媒體寫過不少股市分析文章大多以技術面分析為主但他坦言真正能讓他賺到大錢的是長期投資如早期的聯電遠紡已改名為遠東新);近幾年的生技股如永信杏輝雃博金融海嘯時買進的中信金去年買進的重點持股華航等。 柯孟聰說,支撐他能長期抱牢一檔股票的原因,基本面雖是重要原因,但是寶塔線這個技術指標才是關鍵角色。 如果某檔他決定要長期持有的股票,只要是周線圖的寶塔線不翻黑,他就死抱不賣。 寶塔線心法,總是讓他賺足整個波段。 簡單來說,如果把周線圖的寶塔線參數設定為三,當周的最高價比三周前的最高價還高時,寶塔線就為紅棒;但若是當周的收盤價比三周前的最低價還低,寶塔線就畫成黑棒。 柯孟聰說,寶塔線不適合在盤整格局中使用,只適合在明確的漲勢或跌勢中。

  3. 2010年7月15日 · 2010-07-15 15:15. +A -A. 加入收藏. 「富過三代」是許多人的夢想,但根據統計,只有15%的企業能夠成功交棒給第二代,還能夠繼續順利傳承到第三代的企業,不到2%,其中還能維持高獲利能力的,恐怕寥寥無幾。 家族企業成功的傳承之道,是企管學書上學不到的道理,它需要深刻的人生智慧,和深厚的企業經營經驗累積,《今周刊》為你揭開「富過三代」的傳承之祕,不論規模大小,台灣共有120萬家企業,這將是120萬位企業主最重要的一堂課! 南投國姓鄉的深山裡,有一片多年來都不對外開放的茶園,叫「賽峰家樂茶園」;這裡種出來的茶葉品質好,後代子孫們因此開了「賽峰家樂茶行」,代代都以種茶、賣茶為生,至今超過一百五十年歷史,靠著茶葉至少生活無虞。 光榮與傳承 家族企業的競爭力源頭.

  4. 2002年4月18日 · 「這是我進入廣達三年多以來,第一次看到董事長太太。 」一名廣達高級主管表示。 據這名主管描繪,莎並非十分肥胖,只是站在清俊的林百里身旁,身材確實略顯魁梧。 當被問及:「兩人的感情是否有異狀? 」該主管想想:「感覺上,應該還不錯。 廣達的員工不常見到老闆娘,同業間對莎也極為陌生。 前國眾電腦總經理、現為旭曜電通公司總經理的張朝深,在電腦圈打滾二、三十年,資訊界的人脈既深又廣,他說:「看到施振榮,就可以聯想到施太太葉紫華;簡明仁、王雪齡也常一同出入社交場合;提起林百里,我還真沒見過他太太呢。 張朝深認為,新近崛起的科技富豪多有獨來獨往的個性;「不單單是林百里,施崇棠的太太我也從沒看過。 」但張朝深直言:「『聰明的女人』掌握經濟大權就夠了,幹麼每天在工廠內跑來跑去或緊跟在老公身旁?

  5. 2023年9月19日 · 2023-09-19 15:50. +A -A. 加入收藏. 富人小孩進台大的機率是窮人的6倍,政府花在台大學生的支出高於私立學校,數據背後,隱藏哪些台灣教育問題? 大學教育可以翻轉人生嗎? 還是限制了人生翻轉的機會? 台灣行政院於今年6月通過了「拉近公私立學校學雜費差距」方案,預計自2024年2月起補助私立大專院校生學費一年約新台幣3 .5萬元,相當於彌補公私立學費差距的7成。 此項政策再度引發各界議論教育資源分配的公平性。 目前高中職畢業生就讀公立大專院校約占35%,就讀私立大專院校約占65%;公立大專院校每年平均學雜費約新台幣6 .2萬元,私立大專院校約11萬元,一年的學雜費差距將近5萬元。

  6. 2014年5月29日 · 910期. 2014-05-29 13:04. +A -A. 加入收藏. 一位年僅二十八歲的菜鳥外資分析師,他寫的一份首評力旺的買進報告,為何在台股市場引起軒然大波?. 曾將漢微科股價喊上千元的他,為何這次會給予力旺目標價達七百五十元?. 究竟他看到了什麼?. 五月二十日 ...

  7. 2022年4月27日 · 過去業務總是與主機板畫上等號的技嘉,其實二十二年前,就已成立伺服器團隊,如今,隨著這項業務的營收已衝破兩百億元,技嘉也順勢將之切割成獨立公司。 三月十一日,主機板「二哥」 技嘉 突如其來在晚上七點召開記者會,由極少公開露面的總經理李宜泰主持。 他在現場宣布,技嘉將把業務以伺服器為主的網通事業群,分拆成為一家獨立子公司「技鋼」,並透露未來不排除將之赴資本市場掛牌,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 這場記者會後,許多人、甚至包括該公司的小股東,才知道原來技嘉的伺服器事業,一年營收已達二百多億元,可排上台灣第六大伺服器廠,而該部門去年獲利更來到十億元,超越伺服器「五哥」神達旗下子公司神雲。 規模:營收三年增九成. 可養活自己也不會影響母公司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