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國立政治大學進修 相關

    廣告
  2. 日夜師資相同&課程可互選,提供姊妹校交換機會,進修部專屬獎學金等優勢,即刻履歷加分,速申請. 修完畢業學分,授予學士學位證書,求學期間亦可選擇輔系或雙主修,跨域學習,增加職場競爭力!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19日 · 蘇子喬/兩輪絕對多數制有其優點,總統選制改革須透過修憲實現. 總統選制究竟是由法律或《憲法》規範?. 近日此議題因為國民黨立委的修法提案,而引起各方熱議。. (攝影/王崴漢). 近日有 國民黨立委提案 修改 《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 ,將我國總統 ...

  2. 2022年4月13日 · 現在,我在國立政治大學擔任老師,教授俄國研究的相關課程。 政大有些科系非常特別,像是我服務的俄羅斯研究所,是台灣唯一的一所。 雖然是俄羅斯研究所,但我們研究所上的課程和研究領域,並不局限於俄國研究,後共產主義國家的民主化研究,也常是 ...

    • 衝擊:擋人升遷,破壞文官體制
    • 憂心:缺乏遴選制度,就會任用私人
    • 質疑:三級機關僅是執行單位,不該任用政務首長
    • 專訪】施能傑談三級機關首長雙軌制爭議

    許多人痛批這項修法會「破壞文官體系」,所指的是公務員升遷之路被阻擋。前國家發展委員會主委管中閔說:「請問你,原來的事務官期待可以到達那一級(三級機關首長)的路就斷掉了,他的想法會是什麼?」施能傑承認,修法通過後的確會阻擋某些人的升遷,但他認為這不應該是修法與否的首要考量。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蘇偉業也認為,應該以公共利益為考量,文官的升遷與否不應該是議題。只是蘇偉業也提出另一個擔憂,這樣負重的職缺,其實並沒有很好的薪資條件,對於外界優秀人才來說並沒有吸引力:「有多少外界高階專業人士願意投身政務,一個月拿十幾萬,並常常被政治問責?」也就是說,修法後,若沒有搭配調整薪資條件,也許無法達到預期擴大人才庫的效果。

    如果擴大政治任命的法案經立法院三讀通過,未來三級機關首長的任用,既無需經過國會同意,也不會有公開遴選制度。也就是說,政府想要用誰就用誰,這也引發「封官」的質疑。 「有人擔心說,政黨政治一定會有任用私人。我覺得台灣的民主政治要慢慢成熟:所謂的政務體系,就是由選上的人基於各種理由找了一票人來。這票人如果做不好,就走人,連被選上的首長都要走人。你說這叫不叫分贓?分贓這個字眼在台灣是非常負面的,我會說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施能傑說。 施能傑也表示,《憲法》並沒有規定政務首長的任命需要國會同意,因此未來也不會有國會同意才能任命的機制,但是哪些機關符合雙軌制標準,還是會經過立法院同意。 由於顧及到台灣民眾「若非任用文官,就是酬庸私人」的觀念,因此行政院沒有計畫將三級機關全面改為政治任命,以免有太大反彈...

    為什麼二級部會的首長可以政治任命,但三級機關卻遭到反對?標準在哪? 反對三級機關首長政治任命的人主張,三級機關只是執行部會決策,說穿了就是辦事的人,不需要跟執政黨共同負擔政治責任。一位不願具名的學者認為:「政府為何要有強大的三級機關?這種遠離政治指揮系統的組織設計,是因為政策執行本身沒有太多政治爭議,也不應該需要太多政治考量。」他擔憂修法若通過,政務影響執行細節,未來三級機關首長是不是得和執政者到處跑選舉? 然而,施能傑並不認同三級機關僅有執行功能,他認為許多政策都在三級機關成形,部會僅是蓋章通過:「你檢視台灣所有的部,大部分的部把責任都交給三級機關,『部』經常是空洞化的。像是健保政策是在哪裡發起?很多執行面、政策面都在三級機關,錢跟人大多也放在三級機關。」他的論點是,負責重大政策制定、擁有...

    報導者(以下簡稱報):以前政府上任,只有一級機關(五院)及二級機關(部會)首長會政治任命,為什麼現在連三級機關都要政治任命? 台灣雖然民主,但政府的人事制度從來沒有重新思考:台灣從威權變成民主政府,需要什麼樣的政務體系?在政黨高度競爭的情況下,你的政務體系難道還要跟以前從來不用改選的威權時期完全一樣嗎?這是我們現在做這件事的初衷。 台灣政府永遠在輪替,這些人民選出來的行政首長,需要什麼要的班底來協助他、執行他的政策? 我們來算一下,一個由選民選出來的總統,有多少人可以幫他完成政策?其實不多。所有的部會,都只有一個部長、一個次長、一到兩個政務次長。不論大部會或是小部會,都只有3、4個人要領導下面的文官體系。 台灣是總統制,所以總統需要一票人,來執行他的政策。對總統來說,如果要執行選舉的政見,只...

  3. 2017年2月2日 · 工地「進修原因很多,尤其是公家案子,公務員也常被約談。 從垃圾飛出圍籬外到偷工減料被抓包,多多少少都能查出一些或大或小或無聊或真的缺失。 至於大到多大,小到多小,從來就很難說得清楚。 有時候是真的該死,有時候是檢察官無聊,有時候是純粹被掃到颱風尾,當然,懂得保護自己的公務員們大多數在約談幾次後就沒事。 只是在工地現場,常常是真的被抓去關的,有的其情可憫,有的不明就裡。 工人們對於法治的理解程度往往不足,有時候實在也難找律師,在一些證據確鑿的狀況下,也就笨笨地認罪了。 比較有意思的幾個案例,其實說穿了就是法律知識不足。 我記得有一個粗工表示自己因為出外工作,老婆跟人跑了,走的時候,還把戶頭空的存摺、印章拿去賣人,賺得5千元。

  4. 此時,有讀者一定開始反觀台灣的處境,甚至焦點直接放在教育部長吳思華曾擔任校長時所宣稱要打造成「東方哈佛」的國立政治大學。 蔣介石的銅像依舊矗立於校園,而日前 主任教官撕毀學生社團張貼二二八事件受難者資料的事件 還餘波盪漾。

  5. 2024年5月19日 · 賴清德就職演說分析:延續蔡英文「四個堅持」但多次提到「中國」,強調民主台灣的世界布局. 總統賴清德、副總統蕭美琴於總統府內宣誓就職,與前總統蔡英文一同步出總統府向與會貴賓、民眾揮手致意。. (攝影/陳曉威). 比較賴清德與蔡英文的就職演說 ...

  6. 2018年9月17日 · 陳政亮/促進階級流動,何不考慮「私校低學費高補貼政策」?. 一般在討論資本主義社會「階級世襲化」的問題時,經常會把焦點放在教育與階級流動的關係上;《報導者》幾天前的文章〈 【數字說話】教育能翻轉人生嗎──高教的反向重分配現象 〉,則為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