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書名: 棒球技巧指南. 作者: 呂文賢. 出版社:文國書局.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日期: 2017年 09月01日. ISBN:9789862471692. 規格:平裝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頁面品質指標.

    • 起因
    • 古巴聯賽
    • 傷害趨勢
    • 美國棒球協會
    • 中華民國學生棒球運動聯盟
    • 中華民國棒球協會
    • 相關文章

    隨著棒球運動成長,選手參與的比賽賽事逐漸增加,以及棒球運動科學持續發展,運動醫學專家與棒球統計專家發覺投手發生急性且嚴重投球傷害越來越頻繁,於是積極研究找出相關問題,首先有專家以長期的統計數據發現,以大聯盟與小聯盟賽制而言,當投手在某場出現投球數超過100球後,以該場為基準比較前後各三場的統計數據,發現投手失分率會有明顯的增加趨勢,而在投手受傷機率統計發現,發覺當投手長期球數處於單場超過120球時受傷機率會大幅增加,故有許多大、小聯盟球隊球隊在斟酌先發投手的投球數便會以研究作為調度參考依據。 而在後援投手方面,因為常連續出賽,甚至連續3天出賽,但單場出賽使用球數及整季累計用球數均較先發投手少。若單一局數如果用球量過高,也代表並未完成任務,故後援投手並未以投球數作為統計依據,而是以單季累積後援...

    而在講求科學化的古巴也有類似保護措施,甚至在後援投手投球數比大聯盟有更清楚的控制。當選手單場投球數超過100球,必須休息4天。單場投球數在80~99球之間,必須休息3天。單場投球數在50~79,必須休息2天。如單場投球數僅在20球以下才可連續出賽,且已此標準也僅能連續出賽3天,第4天便必須休息。

    對於正在發育成長中在少棒至青棒階段,知名運動外科手術權威, James Andrews醫生發現,在他所屬的阿拉巴馬美國運動醫療機構,1995-1997年時,平均每年共有四例韌帶重建手術動在高中投手身上,1998- 2000年大幅攀升至17例,2002年達到26例,2003年超過54例,這些年來18歲以下的投手,其受重傷的比例有上昇趨勢,年齡還可能往下降。

    因此在1996年美國棒協(USA Baseball)便提出針對不同年齡之發育少年至青年之間投球數限制: (1)9-10歲兒童,每場最多球數為50球,每週最多球數累計為75球,每季最多球數累計為1000球,每年最多球數累計為2000球。 (2)11-12歲少年,每場最多球數為75球,每週最多球數累計為100球,每季最多球數累計為1000球,每年最多球數累計為2000球。 (3)13-14歲青少年,每場最多球數為75球,每週最多球數累計為100球,每季最多球數累計為1000球,每年最多球數累計為2000球。 (4)15-18歲青少年,每場最多球數為100球,每週最多球數累計為150球,每季最多球數累計為1500球,每年最多球數累計為3000球。 而在2004年五月更提出修正建議: (1)8-10...

    [編輯] 國小棒球聯賽軟式及硬式組

    (1)賽制採6局制。 (2)投手每場最多可投6局。 (3)投手投球2局以內(含),不受隔場及隔天之限制;投球3局以上(含),受隔場限制。 (4)棒球運動的重複投擲動作,不僅易傷手肘,導致內側上髁炎、內旋肌腱炎、尺神經病變及韌帶拉傷等,肩膀也可能發生肌腱炎、肩膀脫臼;一般只要多休息、冰敷,再配合超音波、電療等復健,多可康復。但卻常因選手自己的忽視,導致傷勢加劇,形成更嚴重的傷害,造成無法繼續打棒球。台大醫學院骨科教授韓毅雄、趙建銘醫師及新光醫院骨科運動醫學中心主任韓偉合作,針對343名少棒球員,進行問卷、問診、X光檢查。結果發現,這群平均年齡11歲半、球齡兩年半的小朋友,有52%的球員投球之慣用手之手肘常有痠痛現象。每12個人就便有1人手肘無法伸直,顯示關節處可能長了骨刺。而6%的人有手肘外翻情形,這應是手肘過度使用、韌帶變鬆所致。此外,X光檢查顯示,小球員的慣用手,94%明顯變肥大,57%手肘處的軟骨與硬骨有裂開跡象,另有五分之一的人手肘關節處的骨骼有碎裂情形,但這些變化與小朋友的不適,似乎並無關聯,且隨年齡增長,這些變化也可能恢復正常。也因此中華民國學生棒球運動聯盟,自87學年...

    [編輯] 國中棒球聯賽軟式及硬式組

    (1)賽制採7局制。 (2)投手每場最多可投7局。 (3)投手投球2局以內(含),不受隔場及隔天之限制;投球3局以上(含),受隔場限制。 (4)98學年新增投手投2局,下一場僅可再投5局(即在不受隔場限制下,接連二場之比賽,最多只能投7局)。 (5)99學年在許多人士呼籲多年情形下,做出了一大變革,投手明確規範出用球數限制。新增規範為投手在一場比賽中,投球數80球以內,受隔1場限制。投球數超過80球(不含)時,受隔2場限制。同時並首次採用強制退場機制,單場投球數達100球,強制該名投手退場休息,但此強制退場機制僅用於全國決賽。並為解決因應新措施可能導致之各隊投手不足,每隊增加球員報名人數2人。 (6)105學年度起則將強制退場機制適用於縣市賽。

    [編輯] 高中棒球聯賽木棒組

    (1)賽制採9局制。 (2)投手每場最多可投9局。 (3)投手投球3局以內(含),不受隔場及隔天之限制;投球4局以上(含),受隔場限制。 (4)98學年新增投手投3局,下一場僅可再投6局(即在不受隔場限制下,接連二場之比賽,最多只能投9局)。 (5)99學年在許多人士呼籲多年情形下,做出了一大變革,投手明確規範出用球數限制。新增規範為投手在一場比賽中,投球數100球以內,受隔1場限制。投球數超過100球(不含)時,受隔2場限制。同時並首次採用強制退場機制,單場投球數達120球,強制該名投手退場休息,但此強制退場機制僅用於全國決賽。並為解決因應新措施可能導致之各隊投手不足,每隊增加球員報名人數2人。 (6)105學年度起則將強制退場機制適用於縣市賽。

    [編輯] 台灣青棒菁英大賽

    (1)賽制採9局制。 (2)投手每場最多可投9局。 (3)投手投球3局以內(含),不受隔場及隔天之限制;投球4局以上(含),受隔場限制,但投手限制採預賽、複決賽二階段分開計算。 (4)2010年起第二輪賽事投手受隔場限制,投手投球3局以內(含),不受隔場及隔天之限制;投球4局以上(含),受隔場限制,連續兩場比賽累計投球局數不得超過9局。

    [編輯] 玉山盃全國青棒錦標賽

    (1)賽制採7局制。 (2)投手投球3局以內(含),不受隔場及隔天之限制;投球4局以上(含),受隔場限制,但投手限制採預賽、複決賽二階段分開計算。

    [編輯] 王貞治盃全國青棒錦標賽

    (1)賽制採7局制。 (2)投手每場最多可投9局。 (3)投手投球3局以內(含),不受隔場及隔天之限制;投球4局以上(含),受隔場限制,但投手限制採預賽、複決賽二階段分開計算。

  2. 高中棒球聯賽(木棒組) 是由 中華民國學生棒球運動聯盟 所主辦的國內 青棒 賽事,從九十三學年度( 2004年 )開始首度舉辦,並為這項新增的高中棒球賽事,打出了『木棒元年』的口號。. 歷屆前二十強球隊,可獲得 中華棒協 所主辦的 全國青棒菁英大賽 ...

  3. 身高體重:183公分 92公斤. 投打習慣: 右投左打 [1] 守備位置: 投手. 最快球速: 153 km/h. 擅長球路: 變速球 、 滑球 、 曲球 、 切球. 出生地點: 韓國大邱廣域市東區. 最高學歷: 韓國大邱慶北高等學校. 職棒選秀: 2019年 韓國職棒 選秀會 三星獅隊 一次指名 ...

  4. 王清欉 (ㄘㄨㄥˋ)國小五年級意外被棒球隊教練挖掘,曾二度代表國家參加比賽獲得冠軍,一次是 1973 在美國威廉波特世界盃少棒錦標賽,另一次則是 1976 在美國蓋瑞城舉行的世界盃青少棒錦標賽。. 後來進入華興青棒隊,中學畢業後以體育保送生方式進入 ...

  5. 2020年擔任《ELEVEN SPORTS》中華職棒英文賽事主播,同年翻譯《MVP製造機:看大聯盟頂尖球隊如何用科技顛覆傳統、以成長心態擁抱創新,讓平凡C咖成為冠軍A咖》一書,2023年翻譯《心魔:前MLB天才投手瑞克‧安基爾的運動「失憶」錄》一書。

  6. 美國職棒 在很早很早以前就有廣告看板的設置,而在 1920年 前後,有一家叫做「Bull Durham」的煙草公司,在很多棒球場的後援投手練習區上方就掛著他們的廣告招牌。. 而「Bull Durham」唸快了,就有點像「Bull pen」(牛棚),所以後來大家就習慣稱呼那個區域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