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年紀的話啦。 」鼓手小益又補上一槍。 「要講一下那時候的故事啊,怎麼號召的? 便這樣,訪問在互虧自嘲中展開。 2012 年成立的餵飽豬,其中有大一新生、快畢業與當完兵回來的學長,以及從沒在課堂出現過的同學,看似沒交集的四人在佛光大學熱音社相遇。 彼時,剛入學的顏伯聖在川堂唱傷心欲絕與滅火器的歌,黃洄聽到於是邀他擔任主唱。 但仍少位鼓手,然後某次社團成發,出現一位沒看過的隱藏人物,他就是現任鼓手小益。 成團初期的餵飽豬都在社辦玩樂器,平常沒事混在一塊,可能晚上說拜拜,隔天又一起吃早餐。 大學長地瓜與黃洄,有時會把顏伯聖灌醉,然後開始寫歌。 他們寫歌時速度很快,樂器彈一彈,顏伯聖就會直接唸出歌詞,可能是聊天的內容、最近在想的事情。 大概一天內,歌的雛形就浮出來,很快產出能撐半小時表演的歌。

    • 「如果有一天在大港,人家說要去看『蔡依玲』,好像也很奇怪。」──主唱依玲
    • 「住了世世代代的家/毋是你講拆就會使拆/天公伯阿/這咁公平」──〈怪手〉
    • 「整個過程好像都在進行一個日常生活」──《湯與海》共同製作人 Easy
    • 「風籟坊對我們來說,啟發性很強。」
    • 在黃中岳身上學做人,向謝銘祐學傳承

    淺堤的前身是 2015 年成軍的「蔡依玲樂隊」,由主唱依玲、吉他手阿宏與鼓手大冠共組的三人編制。後來的緣分與際遇,可以從「淺動」開始說起。那時依玲與阿宏主動報名當工作人員,初識嘉欽和一些樂團人。接著,大冠因兵役離開,剛好嘉欽回高雄當替代役、大象體操休團中,和大家一起去駁二看了場表演後,毛遂自薦加入。方博則是在台南看了淺堤表演,結束後一起吃消夜,幾口牛肉湯下肚,就被網羅成了新任貝斯手。 2016 年 2 月,孩子王的阿宏、大象體操的嘉欽、少年白的方博,再加上主唱蔡依玲,全明星四人編制確立,作品不再是蔡依玲與他的好朋友,團名也一併改了。依玲笑說,「如果有一天在大港,人家說要去看『蔡依玲』,好像也很奇怪。」 團名的由來,最早從喜歡的樂團開始發想,不過細節大家有點印象不一。依玲說,「因為我們那時候很...

    去年在 Wake Up 演出,淺堤被排在免費的小舞台,依玲在台上開玩笑地說,「我們有一首非常紅的歌,大家應該都聽過,慕名而來,對吧!」說著說著,自己也笑了,還補了句「不好笑是不是?對不起。」然後吆喝大家靠過來,自嘲明年不一定有機會登台,要觀眾充充場面給主辦方看。 她說的那首非常紅的歌,是〈怪手〉。 〈怪手〉是依玲寫的第一首台語歌,故事背景是紅毛港遷村案。1968 年,紅毛港被劃設為臨海工業區範圍,實施禁限建。到了 1979 年,行政院把紅毛港劃為高雄港大林商港區第六貨櫃碼頭用地,展開遷村,引發居民反彈,直至 2007 年完成遷村。 她最早因為工作關係接觸到這個案子,歌曲也完成好幾年了,不過一切要到 MV 上線,才真正掀起巨大的漣漪。影像裡的巨大機械、貨櫃與煙囪侵踏家戶,大大的黑色書法歌詞:「...

    九月份,淺堤發表了新 EP《湯與海》,找來甫獲得金音獎最佳創作歌手獎的 Easy 監製與配唱。問及邀他合作的原因,大家突然輪流表白起來,「大家都很喜歡他,又很有才華。」「我們覺得他是一個音樂素養很高的人,非常有音樂學問的一個前輩。」「他可以給我們的作品,注入一股清流。」 其實一開始是 Easy 找上淺堤的,他在去年底的新作巡迴,邀了淺堤擔任高雄場的開場嘉賓。嘉欽說,「決定找他之前,我們碰過幾次面,他都給過我們很有用的建議。」實際參與製作,Easy 調整了編曲、刁了唱歌的方式,也翻轉了他們原來對錄音室作品的概念,像是加入現場演出不會有的第三把、第四把吉他,或是第二套鼓;融合環境音,把菜市場或路上摩托車的聲音放到作品裡,讓音樂裡的故事更加立體。「他認為音樂作品跟現場演出,是可以不一樣的,所以給我...

    《湯與海》的高雄發片場,一度選在廟口開唱,後來發現灰咖啡旁就有個市場,大家相約碰面時,就順道去看看,沒想到正好有塊空間,不但能遮風避雨,場勘時還有人帶他們去找里長,借用場地的過程意外順利。就連一位原本表示很困擾的攤販,到了演出當天卻相當熱情,不但倒舒跑給觀眾喝,還搬了自己的電風扇給大家吹。 高雄、台北兩場發片演出,淺堤都翻唱了風籟坊的〈民國七十一〉,這組經典的三人組合,之於淺堤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方博說自己會想寫台語 indie rock,就是受到風賴坊、少年維持的煩惱的影響。他現在彈的吉他,也經過風籟坊 Chris 的巧手調整過。依玲則對於 Chris 特殊的台語口音印象深刻,阿宏覺得他們的詞,一聽你會覺得「對啦!就是這樣啦!」嘉欽也補充,「對於我們這種常常被大家笑說很文青的人來說,對於台...

    有感於高雄音樂資源的匱乏,淺堤把握每個精進自我的機會,積極參加講座、課程,盼藉前人的經驗,找尋自己的路。曾任 HUSH 演唱會鼓手的嘉欽,把時任練團教練的黃中岳邀來「合作運動」工作坊當講師,淺堤、孩子王、老貓偵探社、城市雨人,四組樂團一起參與了授課。 十多個小時的課程中,黃中岳顛覆了他們原先在練團室,透過 jam 來磨合編曲的創作方法,他認為,「有時候編曲是不需要拿樂器的,它需要花腦袋和時間去想,包括邏輯、能量的分布、段落的表現等等。」他當時還分享了很多音樂之外的事, 說著說著阿宏還模仿起他說話:「音樂就是人的表現」。阿宏認為黃中岳的指導非常 mental,深入人心。 前陣子,他們也去聽了謝銘祐的講座,在了解台語的歷史和脈絡之後,依玲發現自己有一點點擔子要挑起來的感覺,因而特別校正歌詞的寫法...

  2. 2015年7月9日 · 歌詞是什麼創作者想藉由歌詞傳達什麼訊息? 歌手將如何透過「唱」,將字詞間的故事和情緒完整呈現? 而聆聽者,又該用何種角度去感受一首歌的脈動? (置入自身情緒或品味他人故事)Blow 吹音樂本月專題將著眼於歌詞創作」,從聲韻唱腔節奏詞曲搭配與創作題材等面向討論不同音樂風格不同語言之創作想法並邀請多位專業詞人分享各自的創作經驗。 有些歌詞無聊又沒意義卻紅遍半邊天,有些歌詞則曲高和寡、令人霧裡看花越看越不清,在深入探討歌詞創作要領與技法之前,我們先來聊聊,「詞」在一首歌曲中到底占有什麼樣的地位呢? 說故事的媒介. 寫作是一種單向傳播,寫歌詞也不例外。 我們可以把它當作是一首歌曲具象化的過程,畢竟單純只有音樂的時候,雖然可以呈現氛圍與情緒,卻很難明確表現一幅清楚的影像。

  3. 2024年3月6日 · 夏之禹通過歌詞中的自我揭示承認自己在音樂創作中使用了一些現實生活的元素同時也以我知道生活安逸的人喜歡刺激獵奇的歌詞表達了對於社會價值觀的反思。 專輯從去年推出到今年的年度點評中屢獲佳績,更在網路上受到大肆討論,尤其將該作品與美國知名饒舌歌手納斯(NAS)的經典專輯《Illmatic》比擬。 為了能將赤裸與憤怒的用詞及濃烈與掙扎的情緒能在舞台上表現出來,夏之禹為此而特地設計了一個以專輯為概念的全新演繹方式,結合舞台劇演員將《Young Fresh Chin II》的 real 表現出來,實驗性勇敢地在舞台上直接呈現出生活的殘酷和不確定性,並用他的饒舌向觀眾訴說這個故事中的成長、救贖、生氣和殘酷。

  4. 2016年5月23日 · 伴隨著勝利一族表演再開,這次一併公開了〈26th GMA Blue〉Demo 與歌詞除了搭近日時事更期待樂迷能一起在現場與他們一起高唱

  5. 2023年10月16日 · 饒舌鬼才熊仔今年以專輯《PRO》入圍第 34 屆金曲獎 3 項大獎,最終榮獲最佳華語專輯獎。. 上台發表得獎感言時他特別準備了一段詞獻給所有中生代的饒舌歌手:「先不管是否更成熟了Thank God 我們存活了。. 」這句歌詞展開一分多鐘的 RAP 表演 ...

  6. 2018年6月25日 · 〈行行出狀元〉這首歌主要是利用個人經驗來講述並介紹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行業,顯然是以唸歌說唱的概念來進行改編,帶有勸世意味。 剛發行時,有分兩種版本,一為方瑞娥所唱的臺灣版,另是劉福助於新加坡演唱的版本,內容稍有改動,其他皆大同小異。 早期臺語歌壇相當流行從民間歌謠與創作當中取材,改編日本歌謠、臺灣平埔調、勸世歌、歌仔調等等,藉此親近社會大眾的生活記憶,往往這類歌曲都能廣獲好評。 劉福助擅於演唱這類民間歌曲改編的歌謠,也或許跟他加入大王唱片,拜師知名歌謠大師「許石」有關。 1957 年在許石指導下錄製民謠唱片合輯,演唱〈丟丟銅〉、〈卜卦調〉、〈桃花過渡〉等歌曲,可以說開啟劉福助的民謠演藝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