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點歌時光. 「台語我聽有啊,阮媽媽罵我都用台語!. 」走在台北的南京東路上正準備去搭計程車的美尹(Meiyin Wang),臨行前這樣對我,她是 紐約雷達外藝術節(Under the Radar Festival) 的藝術總監。. 我是今年1月中在紐約舉辦的 全美表演藝術經紀人協會 ...

  2. 2023年12月29日 · 侯友宜. 2024大選唯一一場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會於今日(30日)下午2點登場,3位候選人形成在野黨侯友宜、柯文哲圍攻執政黨賴清德局面,侯友宜在交叉詰問時更有兩次刻意不詢問柯文哲;整場辯論會3人針鋒相對、互有批評、火花不斷,侯友宜、柯文哲 ...

  3. 2016年1月28日 · 台灣能否迎向一個新的時代? 回答「我是誰? 」對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從來就不是容易的課題。 中國人、炎黃子孫的標籤,在台灣正日漸模糊。 從它的褪色,可嗅出台灣人的認同,已來到歷史的高點。 ( 請見:【互動圖表】變動的「台灣人」 ) 資料來源:Naiteh, Wu, 2015, “Political Competition Framed by the China Factor?

  4. 畫完之後他跑去找當地議員想推銷自己的設計看能不能促成實際改變,沒想到卻被議員狠狠打槍,說沒看過這樣的設計,原本的設計就很好了啊云云。「愈被打槍我就愈氣,就覺得我一定要畫更好的路給你看。

    • 改變自己 王力宏 youtube1
    • 改變自己 王力宏 youtube2
    • 改變自己 王力宏 youtube3
    • 改變自己 王力宏 youtube4
    • 改變自己 王力宏 youtube5
  5. 2017年6月27日 · 黃耀明在香港年輕人眼裡見到的灰暗如同回望1997前的自己才發現時代的焦慮從沒改變。 2014年,黃耀明因走上街頭聲援 雨傘運動 ,成為中國封殺名單裡的一個名字,失去更大的舞台,他仍以僅有的自由在香港繼續說話、繼續創作,笑稱自己不夠聰明,也說自己並不後悔。 港人親暱稱他「明哥」,30年過去,黃耀明依然用創作與行動,與港人走在風雨的路上。 以下為黃耀明接受《報導者》專訪內容,以第一人稱表述: 末世的焦慮. 在我記憶裡,小時候學校沒有講很多香港的歷史問題,也可能是我沒留意,當學生的時候是一點也不關心的,大多都是在玩。 我出生在1962年,這世代的殖民教育其實也不會每天告訴你「你們是被殖民的,你們有一天可能要回歸中國」,因為反正都還沒決定,也就不太去談。

  6. 小黨後戰國時代:藍綠白壓陣,時力、基進、親民黨力求突圍. 台灣立委選舉制度自2008年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被視為不利於小黨生存。. 此次更在藍、綠、白三黨的壓縮下,讓其他小黨面臨嚴峻的生存保衛戰。. 圖為位於新北三重重新路上的時代力量政黨票廣告 ...

  7. 在「教」與「學」中成長──教學者的實踐之路. 今年7月大暑,國境之南的屏東有一間學校沒有休息,早上7點準時敞開校門,老師們在路口協助導護、測量體溫、預備晨間暖身活動,迎接前來上課的孩子們。. 平日才有的上學風景,就這樣真實地在暑假期間展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