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3月14日 · 哲學. 【霍金逝世他留給世界的問題 時間簡史量子物理學哲學已死. 撰文:01哲學團隊. 出版: 2018-03-14 13:32 更新:2018-03-16 19:46. 霍金(Stephen Hawking)晚年與物理學家雷納.曼羅迪諾合著《大設計》(The Grand Design),再次發問宇宙的起源與運作方式、現實的本質、萬物的起源等問題。 當這本新作面世之時,霍金已在訪問中說道:「宇宙有自身的法則,比如萬有引力,宇宙本身可以從從無到有,不需要假借外力,包括上帝」;而在書中的第一章,他更直接地否認了哲學回答上述問題的可能性:「……哲學已死。 哲學已經跟不上科學尤其物理學的現代發展。

  2. 2018年3月14日 · 霍金生前為到科學研究作出重大貢獻1970年代關於宇宙黑洞的論文影響整個學術界亦使他獲得劍橋盧卡斯數學教授Lucasian Chair of Mathematics的身份1988年撰寫時間簡史則成為了其中一本最暢銷的科學書籍。 攝影:路透社、美聯社、視覺中國. 編輯:徐尉晉、蘇煒然. 01影像. 霍金. 搶先表達. 2018年3月14日,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逝世,終年76歲。 其家人於周三發佈消息,指霍金於其劍橋住所離世。

    • 現在論的挑戰者:相對論
    • 科學怎樣解釋時間的現象
    • 結語
    • 參考

    現在論面對的最大難關,還是物理中的相對論。 在相對論中,時間和空間相關,是時空(spacetime)的一部份,可用閔可夫斯基時空圖(Minkowski spacetime diagram)表達。【為簡單解釋,本文之圖中假設空間只有一維,但可擴展至真實的三維。】 現在論說,所有東西都存在於現在,就是說所有真實在發生的事件都是同時的。然而,在相對論中,由於光速絕對,觀察者的速率會改變其參照座標系(reference frame),而兩件事是否同時發生,是相對於觀察者的。【本人在網誌中寫了一個簡單的說明為何如此【註3】】見圖二:想像Y以一半光速離開X ,對於X來説,C、D、E三個事件是同一時間發生的,但對Y來說,E先於D而D先於C(見x’軸和C、D、E的關係)。於是乎過去、現在和將來都不是絕對的,...

    那麼,相對論的時空就是最終的答案嗎? 不得不承認,科學的時空和我們日常經驗的時間差別很大:時空中沒一個特殊的點,沒有一個「現在」;它也沒有解釋為何我們會在恒定之時空內,經歷時間之流逝。雖然有科學家認為,主觀經驗在科學理論中沒有地位,科學不須解釋它們;但作為人類,以上問題一天不解決,一天都會對我們縈繞不斷。以下我試從科學之角度,解釋日常時間的經驗。 (1) 「我們只能感知現在」 為何我們似乎只能直接感知空間內周圍的事物,卻非過去或未來之事物?仔細想想,我們會發現自己搞錯了整個感知的情形。 光速雖快,但仍是有限的,它由一點到另一點還是需時。當我看著我的手時,光從手反射到我的眼裡,這雖是極快的過程,但無疑現在我看見的,是我過去的手。其他訊息如聲音,都比光慢,所以我在每一刻感知到周圍的世界,都是過去...

    奧古斯丁(Augustine)在其《自白書》(Confession)中說到:「時間是甚麼?如果沒有人問我,我知道;如我想向問問題的人解釋,我就不知道了。」。("What then is time? If no one asks me, I know: if I wish to explain it to one that asketh, I know not.") 和許多哲學難題一樣,時間這熟悉的東西也是來得「這麼近,那麼遠」。 時間是真實的,還是只是我們理解自然之方式?相對論似乎否定了現在論,並肯定時間的客觀存在。然而,物理的時間和我們日常理解的時間其實十分不同:物理的時空沒有「現在」也不會流動,時間和空間也是相對於觀察者的。時間是否有方向,以及為何如有方向,到目前也是個謎;我們與了解時間...

    【註1】Wikipedia contributors, “Lorentz ether theory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2018. 【註2】R. P.Feynman, “Space-Time Approach to Non-Relativistic Quantum Mechanics,” Rev. Mod. Phys., vol. 20, no. 2, pp. 367–387, 1948. 【註3】[進階物理] 狹義相對論的同時性” https://adrianmkl.blogspot.com/2018/03/blog-post_18.html 《香港01》App,一個平台,包攬所有!愛智慧如你,實識得揀選你所愛,安裝開啟後立...

  3. 2018年3月14日 · 撰文:陳奕謙. 出版: 2018-03-14 11:50 更新:2018-03-15 19:09. 患肌肉硬化症多年的英國物理學家霍金Stephen Hawking)逝世,終年76歲。. 霍金專門研究物理學中的宇宙學特別對宇宙起源物質黑洞等有深入研究。. 他的時間簡史將物理學普及於社會大眾 ...

  4. 2018年3月14日 · 英國物理學家霍金逝世 終年76歲 大半生以了解宇宙為己任. 影片. 02:47. 社會新聞. 2018-03-14. 精選 ★. 【霍金逝世】丘成桐爆中大不肯接待霍金 科大「執二攤」名利雙收. 社會新聞. 2018-03-14.

  5. 2018年3月14日 · 印度斯坦時報一方面調侃霍金時間簡史一書為有史以來最沒人真正讀的書」,一方面也為這位科學巨人獻上悼念。《澎湃則直接發佈紀念霍金的專題並表示,「從小物理不及格的人今天都在刷霍金」。

  6. 2018年3月14日 · 熱爆話題. 【霍金逝世10句留給人類的話愛的方程式時間簡史宇宙之謎. 撰文:夏洛特. 出版: 2018-03-14 14:40 更新:2018-03-14 18:07. 3月14日除了是圓周率日(Pi Day),也是美國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的誕辰,巧合地英國物理學家霍金(Stephen Hawking)亦在同一日逝世,終年76歲。 雖然霍金21歲時,證實患上「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俗稱「漸凍人症」),但無阻他成為21世紀最出色的物理學家之一。 霍金對宇宙起源,以及黑洞的研究,激發人類對宇宙的無限想像和好奇。 以下為其中10句霍金留給人類的說話: 1. 「人類只是在一顆中等大小星球上的化學敗類,在千億個星系中,圍繞着其中一個外圍恆星運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