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2月15日 · 因為一本書店在綠川旁建築師設計了橫跨綠川的書橋上面安置了幾個書櫃也有座椅可以放空凝望流水舒緩的吹吹風書櫃的設置在台中市屢見不鮮許多地方都有漂書站也有書席設置但這些大筆經費製作的特殊造型書櫃常常淪落到被民眾 ...

  2. 2022年8月8日 · 蔡孟利/紙本科普雜誌的式微只因為大環境嗎?. 《科學美國人》到台灣《科學人》的命運對照. 《科學人》雜誌最新一期、8月號的封面及內容。. (攝影/余志偉). 《科學人》雜誌宣布2022年底將結束紙本雜誌出版,這代表的是紙本式微、網路時代閱聽 ...

    • 我們曾像是華爾街的操盤人
    • 書籍老兵、前輩清單、讀者面孔逐漸模糊
    • 所謂文創產業的誕生
    • 3.0」:終結零售的文化體驗實驗

    初期累積的數據並不明顯。我曾協助將書店內的網路串連建立起來,加速數據化的回報機制。每台店裡的電腦成為辦公室裡採購的神經,我們各自將對報表的分析回傳給負責的同事,分析的對象當然總是針對銷售出去的商品。 報表上賣出1本、5本、10本、30本,不同的數量有不同的應變方法。每一次新出現的創新數字,代表一個書籍明星的出現,在銷售量未下滑的情況出現前,都將會是讀者嘴上最常提到的書名。至於其他沒有被提及的書,彷彿就是退到戰線之外,只能靜靜的等待有緣人。 這樣的操作對於能大賣的書籍,基本上是不會錯過的。書店進入另一個狂歡的時期,我們像是華爾街的新銳操盤人,每個人不停報出新的銷售數字,哪些強勢股起漲了、又創新高了、帶動族群拉高整體指數,出版社不停回報更新更有企圖的書,每支都像是潛力股,等待我們認購,好擺放在最...

    數據開始一年年的累積起來了,同事不管新舊,得先學會的是如何詮釋報表,採購不會漏掉好賣的商品,預期的營業目標也越訂越高,每個人的目光也得越放越遠,這一切拜引進銷售數據分析所賜,直到我的書櫃開始容納不下更多的書了。 我才發現我得揮棄那些不曾在報表上出現的書,那些跟不上銷售大軍腳步的書。逐漸地,我還得開始斟酌前輩當初語重心長留給我的書單,若不再讓這些書有成績出現,它們也得下架離開;若要留下,我得思考如何讓這些老兵再次重返榮耀。 在一片銷售術語與折扣聲浪中,要試圖爭取讓塵封已久的書被購買,其實並不容易。為了符合周轉率,檢核的期間還開始被要求縮短,從一年、半年、三個月、一個月,每次的校閱就是這些老兵回報戰果的期限,或許老兵真的只剩下凋零。 我的工作檯早隨著資訊化,已經沒有空間留下當初的手寫單小冊子了,...

    這一切直到網路消費的興起,這個時代又被迫提前進到嚴冬。熊來了,一個更了解大數據分析的機制出現了,結合各種消費商品與模式的平台產生了,這頭強大的熊讓實體書店面臨了無與倫比的考驗,成本更低、流通更快的網路書店,讓這個零售產業一一萎縮。 書店的人員不斷更替,無法提高的薪資相對節節升高的租金,書店的規模只能逐漸壓縮,變得寸土寸金,早先對書與人的關係多少已經變形,當新人還來不及理解這層人際關係該如何重新建立時,只能更加仰賴數據建立信心,被迫接受這個對手更會玩耍的工具,然後繼續面對挫敗而離開,直到收拾店鋪,bye bye sale。 曾經書店被視為一個城市的文化指標,出版透過各種大大小小的店鋪將知識銷售出去,這是一個國家的知識流通之血脈,也是作家得以尊嚴地持續創作的重要支柱。 經過這十幾年的演變,大型連...

    當我轉到經營微型書店後,正逢這幾年獨立書店風氣興盛,我們提供另外的服務方式,試著滿足有個人化需求的讀者。不同店主的喜好與選書概念,剛好提供更多的選擇,書店的環境還會再結合「書+X」的模式,成為一種複合式的空間。 這樣的模式讓書店有更多元的獨特性,進而吸引更多不同類型的人一同加入,書店從中得以建立出版與讀者之間的橋梁。這樣人與人的關係或許是店主辛苦創業的最好報酬,大家試圖打造出一個文化據點,並在台灣各地繁花盛開──我稱為在台灣對於閱讀的盛大實驗場域,也是我所提出的書店3.0模式。 然而在大環境的改變下,大眾閱讀行為逐漸改變成其他同質性的習慣,大小書店彼此廝殺,針對那還願意購買書籍的閱讀重度者,所謂的大眾其實已經變小眾了。 而對傳統銷售模式的慣性思考,讓我們只能被侷限在熱銷書與特色書中搖擺,前者...

  3. 最近整理了家裡一部分的書放到自己設計製作的書架形成大面書牆這些書搬下又搬上需要分類時跟以往不同的是我能清楚大部分的出版社了這或許是開書店訓練出來的然後認出這些出版社也就代表著對每家出版社所保持的出版方向有所印象

  4. 2014年我離開台灣之際,三餘才準備開幕,第一次在網路上得知這消息是興奮的,高雄終於也要誕生這樣的空間了,最初探訪三餘時,只看見一面落地窗,窗裡的景象還是灰色而不見輪廓。二訪才真的踏入這空間,因為初營運,書櫃多而書的量還很少,陳列的也不是一般會接觸的書(其實這些只是被 ...

  5. 2020年2月21日 · 左轉有書在台北華山這一區已經經營多年一開始是以慕哲咖啡供應餐點飲食後來劃出一區設置了書櫃成立左轉有書」,增設了獨立書店後號召力也增加更經常舉辦各種社會議題的講座沒想到受到疫情影響如此劇烈而此刻文化部也在計畫是否因應疫情對出版及書店業者提出紓困措施但截至目前仍還處在徵詢相關人士的意見整合階段預料接下來會有進一步的政策宣示也希望會對整體書業有幫助。 只是想到連處於台北市中心地帶的「左轉有書」都會出現這樣的狀況,不免對其他書店也感到憂心起來,特別是新近才成立或開幕的幾家新書店。 台中道路兩端:具歷史深度的「新」書店. 超過90年的歷史,「復舊」之後終於重新開幕的台中中央書局,立刻遇上COVID-19疫情,愛書人不免為之擔心。 (照片提供/686)

  6. 2017年10月20日 · 陳瀅羽/店員才是書店靈魂?. ──談澤屋書店. 《文庫X》是盛岡的在地連鎖書店「 澤屋書店(さわや書店) 」的傑作,因為特殊的書封而引起全日本大賣的熱潮。. 現在已突破30萬本的佳績。. 而這次藉由重遊岩手縣的機會,決定深入澤屋書店一探究竟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