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六 宋代沙門慧嚴等依泥洹經加之 梵行品之三 迦葉菩薩言:「如佛世尊為舍利弗說:『世間 知者,我亦得知;世間不知,我亦悉知。 』其義云 何? 「善男子!一切世間不知、不見、不覺佛 性;若有知、見、覺佛性者,不名世間,名為 菩薩。 。世間之人亦復不知、不見 ...

  2. 乃 往過去無量無數阿僧祇劫,有劫名曰具足 大勢,此閻浮提有轉輪名優鉢羅華,得自 在力統四天下,及臣民皆壽六萬八千歲。 時世有佛,號月光明香勝如來、應供、正遍知、 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 師、佛、世尊。

  3. 《寶星陀羅尼經》卷第四 唐天竺三藏波羅頗蜜多羅譯 魔王歸伏品之餘 爾時,魔王見彼一切所有魔眾,各與眷屬歸 依如來。 是時魔王轉加瞋怒過於前量,驚怖 迷亂舉聲悲泣,說如是偈: 「 「我失勝威德, 無復有見助, 沙門勝神通, 奪我魔境界。 應更勤方便, 後時所作, 斫斷蓮華根, 令眾散 ...

  4. [084-0483b] 《大寶積經》卷第八十四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盡伏藏會第二十之二 「復次電得!菩薩成就如是智已,於諸眾生根 行意樂善巧了知。 若見多貪眾生,為欲調 伏療其病故,示同凡夫現受諸欲,具有妻子 家業資生,猶如蓮花而不染著。 有諸眾生癡 無智慧,不知菩薩善巧方便而作是念 ...

  5. 《大寶積經》卷第二十四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誥譯 被甲莊嚴會第七之四 「復次無邊慧!諸菩薩摩訶薩如是觀察一切 法時,便於諸法得法光明,不於空中而見於 空,亦不離空而見於空,不見少法與空相應 若不相應,不以空空不見於空、不見不空,亦 不以見觀一切法。

  6. 《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五 隋天竺三藏達摩笈多譯 善住意天子會第三十六之四破二乘相 品第七之二 爾時善住意天子讚文殊師利言:「善哉善哉。 大士!仁今真是聰辯利智,快說如斯甚深空 忍。 文殊師利言:「天子!我非如是聰辯利智。夫 利智者則是一切嬰兒凡夫。

  7. 仲宣詠史詩. 自古無殉死, 達人共所知。 秦穆殺三良, 惜哉空爾為。 結髮事明君, 受恩良不訾。 臨歿要之死, 焉得不相隨? 妻子當門泣, 兄弟哭路垂。 臨穴呼蒼天, 涕下如綆縻。 人生各有志, 終不為此移。 同知埋身劇, 心亦有所施。 生為百夫雄, 死為壯士規。 《黃鳥》作悲詩, 至今聲不虧。 [021-2a] 曹子建三良詩. 功名不可為, 忠義我所安。 秦穆先下世, 三臣皆自殘。 生時等榮樂, 既沒同憂患。 誰言捐軀易? 殺身誠獨難。 攬涕登君墓, 臨穴仰天歎。 長夜何冥冥? 一往不復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