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1月21日 · 小米嘛 發表於 2023-11-21. 看留言討論. 【育兒甘苦談】媽媽,我可以不去安親班嗎?. 「媽媽,你星期五不是在家上班嗎?. 那你可以中午就來學校接我們回家嗎?. 」某一天的假日依比突然這麼問。. 『媽媽雖然在家,可是還是在上班啊!. 接你回家調皮搗蛋嗎 ...

  2. 2020年4月24日 · 這從來就不是一個問題! 沒甚麼可考慮的,就讀學區的這一所,不麻煩、又近! 推薦閱讀: 公幼銜接小一的孩子要不要上安親班? 沒上安親班跟得上進度嗎? 媽咪們聽到這種話,通常的立即反應就是:「你以前讀的國中這麼爛,好多壞學生,不行! 我要幫孩子轉學! 」於是就開始一連串的行動,有一種「烈士斷腕」的無比決心。 (只差頭上綁黃絲帶了) S媽咪就是這樣,把學區千辛萬苦的轉到「蛋黃區」。 孩子升上國一後,每天提早一個小時起床,到了第二學期,功課日益繁重,無法負荷,也無法參加學校附近的補習班,一來因為距離遠、回到家就晚;二來是若參加家附近的補習班,教材也不相同,因此S媽咪才驚覺:「完了,怎麼會這樣? 當初沒考慮到這一點。

  3. 2023年10月11日 · 情境 1:開學幾天後突然不想上學,開始哭鬧. 有的幼兒好奇心重,一開始有新鮮感、好玩的事情,而未出現適應上的問題,但過一陣子後就出現分離焦慮,吵著不想上學。 參考作法:此時多給孩子時間熟悉新環境,焦慮感自然會降低。 情境 2:只要和爸媽分別,就開始哭鬧. 有的小朋友長期和主要照顧者相處,有強烈的依賴感。 因此當爸爸媽媽轉身或揮手離開,不安全感會更強烈。 參考作法:讓孩子帶著爸媽的照片或平常習慣的玩偶到學校,提高安全感。 情境 3:孩子不哭不鬧,但身心俱疲. 有的小孩雖然看起來很冷靜,但默默承受巨大的壓力,通常他們在新環境中自我要求很高,不會主動示弱或求救,可能會反應日常生活中,例如:不想吃東西、尿褲子或便秘。

  4. 2019年8月9日 · 1. 分散學習法. 學習不是一時半刻的事情,但大人有時過於著急希望立刻成功,會盯著孩子每個步驟和細節,這不僅會放大孩子的錯誤和過大的壓力,也容易造成孩子不斷的累積失敗感受而感到厭煩。 因此學習一件事要分散時間和步驟,不要求立刻學會,從小步驟中累積成功經驗孩子學習動機會更明顯,例如:學習穿鞋子,第一次先練習將鞋子左右擺對即可,下一次再來學習如何把腳放進鞋子中。 2. 同儕學習法. 有時家長的教導往往孩子都愛理不理的,但孩子看見同儕會時往往就激起好勝心,但家長不要用太過刺激的語言去激孩子,這樣往往會造成孩子因為羞愧而更不願意去嘗試,例如:只需簡單帶過「那小朋友會自己穿外套,真厲害。 不要用諷刺的語言「你看那小朋友都會,你都不會好遜喔!

  5. 2019年5月31日 · 最近看了與高級中等教育有關的幾個法規,對於幾件常聽到家長在擔憂的事情,覺得可以澄清和討論一下: 首先,【 要怎樣的資格可以取得大學的入學資格? 一般來說就是有高級中等教育階段的畢業證書或同等學力資格者。 而依據《入學大學同等學力認定標準》第2條的相關規定,尤其是第一款第三目,明示了「修業期滿,因故未畢業,持有學校核發之歷年成績單,或附歷年成績單之修業證明書、轉學證明書或休學證明書。 」的規範。 講白話,就是 取得入學高中註冊取得學籍之後 ,就算學業成績和德行成績沒有達到畢業標準, 只要修業期滿(三年),就可以拿歷年成績單(就算學分數都不夠)準備升大學各項管道和程序了。 其次,【 成績不及格會被退學嗎?

  6. 2018年8月27日 · 幼保科出身的亞歷媽,對於教育自然有一套,在粉絲團上分享的育兒經驗時常獲得廣大迴響,這次,趁著亞歷一家人從法國回台渡假,趕緊發出專訪邀約,在專訪的一小時內,完全見識到這兩位超人氣兄弟的活力,亞歷媽受訪時,兩兄弟就在旁邊吃點心、畫畫、 摺紙 飛機,或是挨到媽媽身邊問她注音符號,兩個小男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亞歷媽去年整理兄弟的照片,製作桌曆送給網友。 圖片來源:王君萍. 問起亞歷媽的教育哲學,她說, 教育方式完全緊扣「不迎合」,很多家長為了圖一時方便就和孩子妥協,造成後患無窮、接踵而來的麻煩情形, 她舉了最常出現的買玩具為例,「有次小孩在超市玩具區哭鬧,我就告訴他:『我不會買,你吵也沒有,或是你跟我到廁所聊一下。 』」絕不因為小孩仗著在外面人多,爸媽就放水。

  7. 2024年3月16日 · 這到底是為啥啊? 孩子總有扔東西的習慣是怎麼回事,家長如何引導孩子改掉這個「小毛病」。 寶寶丟東西,是開發智力的過程. 扔出去的東西都會往下掉,而且,每個東西掉到地上的情況都不一樣:玻璃杯掉了會應聲碎掉,乒乓球掉了會彈幾下越跑越遠,水球或者蕃茄扔了則會汁液四濺。 家裡的好奇寶寶,用這種方式探索事物間的因果聯繫,慢慢地認識世界,認知能力在進步,是開發智力的過程,難道不是一件讓人興奮的事嗎? 寶爸寶媽應該提供充足的可以扔的東西、扔東西的機會,這樣也能讓他們更快地停止亂扔東西。 比如,豆袋、質量輕好抓握的球、海綿飛盤、紗巾等等都是很好的選擇。 推薦閱讀: 幼兒大腦發展要五感,聽覺是語言發展關鍵. 寶寶丟東西,是運動技能在成長.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