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9月12日 · 劉主任指出,醫師可在人工血液流動的擬真過程中,根據不同位置的腦血管瘤或惡性腦癌,翻轉頭顱的角度、開顱、利用鉗子翻開大腦軟組織進行定位,再利用醫療器具夾閉腦血管瘤或移除惡性腦癌,並嘗試解決臨床上可能遭遇的各種手術設想情境 ...

  2. 2022年3月3日 · 張雲翔說,一般醫學院要到各醫院申請科別,國醫則依成績分發到三總、國軍醫院;填選眼科,是因為眼科在外科類別中,臨床工作及手術相對精細。

  3. 2021年10月17日 · 記者鄭豪/臺北報導. 2021臺灣創新技術博覽會昨日舉行「未來科技獎」頒獎典禮,由科技部部長吳政忠主持,遴選100件優秀技術及團隊;其中,三軍總醫院劉偉修中校及國防醫學院賈淑敏教授,分別以「利用先進製程提升臨床腦神經外科醫師訓練品質 ...

  4. 2022年3月3日 · 張雲翔說,一般醫學院要到各醫院申請科別,國醫則依成績分發到三總、國軍醫院;填選眼科,是因為眼科在外科類別中,臨床工作及手術相對精細。

  5. 記者范瑜/專題報導. 為增進大腦手術成功率,國防醫學院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團隊攜手研發「仿生腦模擬結構」,透過積層製造(3D列印)、模具設計、翻模技術等方式,成功開發與人體相仿的「模擬大腦」,作為訓練腦神經外科住院醫師、實習醫師的手術訓練模擬器,有效改善腦部手術訓練的困境,也大幅提升訓練次數及神經外科醫生養成效率。 擬真且低成本 可增加訓練次數. 由於過去實習醫師及住院醫師腦部手術訓練,以大體老師(頭顱)、虛擬實境(AR/VR)、3D列印模擬器為主。 大體老師每組費用約8萬至10萬元,不僅成本高、取得不易,學員更要忍受保存大體的福馬林味道;虛擬實境的醫療模擬器則價格昂貴,且感受和真實三維空間不同;3D列印模擬器醫療模型尺寸誤差大、不透明、材料無彈性,觸感回饋不佳。

  6. 2024年4月8日 · 臺北榮總眼科醫師於克國進行多檯白內障示範手術,並運用攜帶的手持眼底攝影儀器,由同行的醫事技術師進行檢查與治療,幫助當地病人瞭解病情,並對未來的手術器材與流程提供重要建議;兒科醫師參與複雜腎臟病及濕疹氣喘病童會診,進行社區 ...

  7. 2021年11月11日 · 但病患仍然持續發燒,查岱龍決定將生理食鹽水從腹腔上方小心地沖去髒污,再從腹腔下方用抽吸裝置把髒水吸走;1個月後,病患的傷口愈來愈小,後來順利進開刀房縫合傷口,這個畢生難忘的經驗,對他是極大鼓舞。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