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國內碳權交易 為落實我國節能減碳目標及期程,企業必須加速減碳,建置一公平、效率及公開之交易平台,將配合環境部之政策開放時程逐步納入本公司交易系統 。 自願減量專案額度

  2. 2023年8月10日 · 碳權交易依據法人對碳權需求的不同,分為 3 種交易類型:自願減量額度交易、增量抵換交易,以及國際碳權買賣。 其中,自願減量額度交易、增量抵換交易屬於國內碳權交易。 「自願減量」 是指企業跟環保署申請一個減碳專案,如果企業達成減碳目標,比方說某企業 2023 年承諾減去 500 公噸二氧化碳當量,多減了 100 公噸,這 100 公噸可作為碳權交易。 但是,企業提出的減碳目標需要能夠被測量,而且具有外加性。 外加性指的是,企業取得的碳權必須是「額外」的減碳行為,比方說研發固碳技術,如果是法律強制要求或有助於降低成本的減碳行為,像是更換節能設備,就缺乏外加性。

  3. 2023年12月22日 · 台灣碳權交易正式啟動「國際碳權交易平台」,上架7款黃金標準, 27家台灣上市公司首批共購買國際碳權交易量為8.8萬,交易額約2400萬新台幣。 商業

  4. 2023年8月7日 · 碳權交易平台有哪些?認識台灣碳權交易所 由國發會與台灣證券交易所共同出資成立的台灣碳權交易所,於8月7日正式掛牌。主要提供業務包含3項: 國內碳權交易 國外碳權交易 碳諮詢 碳權交易所屬於自願碳市場。

  5. 2023年8月7日 · 自願性的碳權來自於減量額度(Credit),由企業直接投資特定減量專案取得或透過市場機制向獨立的第三方交易平台,購買經認證的碳權。 高排的企業組織盤點過後,可購買碳權以增加許可的排放量。

  6. 2023年8月7日 · 除了碳費,台灣也將設立碳交易制度,預計在今年的7、8月成立碳交易平台,台灣自己的碳權交易所。 目前台灣的碳交易制度,包括有國內碳權交易、國外碳權服務、碳諮詢服務。

  7. 今日正式推出的國際碳權交易平台,首批共上架7個碳權專案,專案類型包括潔淨水源、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和沼氣發電,專案案場位於亞洲、非洲和南美洲,賣方則來自瑞士、英國、新加坡和臺灣。

  8. 2023年8月7日 · 台灣碳權交易所今(7)日正式揭牌,未來將有國內、國外碳權交易,以及碳諮詢與教育訓練三大業務。碳權是什麼?如何獲得?交易機制為何?

  9. 台灣碳權交易所今(22)日正式啟動國際碳權交易平台」,共上架 7 款由國際獨立碳權核發機構「黃金標準」(GS,Gold Standard)的碳權產品,首批已有 27 家台灣上市公司,包括:台積電、中鋼、公民營金控業者響應購買,國際碳權交易量達 8 萬 8520 公噸,總 ...

  10. 國際碳權交易平台開幕,首批國際碳權掛牌交易,是台灣歷史性的第一次。 龔主委表示,碳權交易對產業發展至關重要,這個平台提供大企業與中小企業取得碳權的合法管道,以後企業將可不必透過海外交易來取得碳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