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4 天前 · 記者張聲肇/綜合報導 2024-05-26 05:09 ET. 照顧老人生活起居的工作須有護士助理執照多由女性與有色人種擔任其中又不乏新移民。. (記者高雲兒攝影) 照顧老人洗澡煮飯的 長照 工作工資一小時才9元還沒有保險等待遇難怪即使長期照護的 ...

    • 1人1天可獲100元報銷
    • 業者發錢吸引華裔老人
    • 老人日間中心越來越多
    • 惡性競爭 搶人頭給回扣
    • 老人拿錢就走人 掀怪象

    政府為二者提供的報銷津貼,根據的都是機構服務老人的數量及出勤比。松柏之家社區服務中心董事會主席李宗保舉例說,老人每次在老人中心簽到活動,非營利機構諸如松柏之家,可獲得每人每天15元的報銷,日間中心則獲每人每天約100元的報銷。換言之,日間中心招募老人越多,津貼也就越大筆。 「不含車輛接送服務,一天約65元,若含車,則在85元至100多元之間。」金鷹日間成人中心經理廖Vivian補充。

    在獲利模式的刺激及市場高需求下,競爭也變得激烈。「一開始老人們都很開心,有吃有喝,有車接車送,還有學習的項目。」從早期即投入經營老人照護中心的張保利回憶:「後來,俄羅斯裔辦的中心開車接載華人老人來到華人超市購物,老闆埋單。再後來,他們開始為老人們發超市券。最後,則乾脆發現金。」 近十年來老人照養機構的「銀色產業」變化進程快速,也隨之出現不少亂象。有業者感嘆:「華人可謂進化速度快,但腐敗程度也快」。

    約15年前,隨著戰後嬰兒潮(Baby Boomer)出生的一代,逐漸邁入60歲大關,人口及經濟學家開始用「銀色海嘯」(Silver Tsunami)形容這一老齡化的人口結構變遷。作為老齡人口數量最多的城市,紐約市政府也開始未雨綢繆,他們來到各少數族裔飛地(ethnic enclave),找到有4000多位註冊會員的布碌崙(布魯克林)松柏之家,期望了解服務更多華人長者的方法。這個在松柏之家定點試行的項目,後來成為該機構提供社會型成人日間護理服務(Social Adult Day Care)的雛型,即現在通稱的「老人日間中心」。 2010年,老人日間中心在紐約市的先行者與主要經營者—猶太裔的一位老闆,找到當時正火熱經手華人家庭護理的張保利,表示想與他聯手開辦華人日間中心,從未聽聞老人日間產業的他...

    社會型日間老人中心的初衷,意在設立一座「沒有圍牆的療養院」,把老人留在他們的居住地,用他們熟悉的語言及文化,設置各類關照他們身心靈健康的項目,鼓勵他們走出家門融入社會,減緩孤獨感與心理疾病,也可使他們的家庭照護成員,稍作喘息。 然而,由於美國醫保體系的半私有化(quasi-private)及日間產業本身的獲利模式,各種玩法出現,不良業者惡性競爭,相互傾軋,開始鑽法律的漏洞。 發生在2022年法拉盛的藍天成人活動中心以及康樂日間護理中心,就是這種案例,因涉嫌通過給予現金回扣及賄賂,被紐約州檢方指控違反「反回扣法」,進行健保福利詐欺(Health Care Fraud),聯邦調查局(FBI)據報還長期遣派華裔老人臥底潛伏,埋線取證。 其實早在2013年,部分華人老人中心,就已有了成熟的「傳銷」體...

    再後來,進入日間中心業的門檻越來越低,在地下室開餐館的,也開始經營老人中心。老人若不出現,會計師也被委託作假帳。與此同時,業內互相舉報也頻繁,給900元回扣的老人中心,舉報給1000元者。保險公司涉入,說每天可給日間中心報銷120元,若能將老人轉到這家保險公司。「有時老人甫一接觸這個行業,遇到的便是這樣的生態。」業者感嘆。 這甚至催生了紐約州眾議員、眾議會老人委員會主席金兌錫口中的「幽靈老人中心」(ghost daycare center);這些地方門面小,有的在地下,置一長條桌在門口,旁邊設一張軟座沙發,白卡老人進門登記完,便拿錢走人,「銀貨兩訖」。 「藍天出事之前,天都是黑的。後來案子被曝,穩住了所有人的情緒。我們業者一直被告知不能這麼做,但從沒被證實過,這次終於被證實。」廖Vivian...

  2. 4 天前 · 隨著家人年紀漸照 是必須的規畫,但美聯社-NORC公共事務研究中心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大多數美國民眾不會談論照的可能性,遑論為此做好準備;但當情況迫在眉睫時,尋找照服務的過程恐令人情緒崩潰、付出高昂費用,甚至帶來罪惡感。 美聯社報導,退休後住在明州的布勞恩 (Nancy Gag Braun)便度過了一段艱難時期。 她的丈夫史蒂芬 (Steven)2019年2月腦外傷後出現漸進式癡呆,到2022年都由布勞恩居家照顧,直到情況逐漸惡化,史蒂芬有時根本不認得布勞恩,還表現出恐懼和攻擊性,最終不得不住院。 布勞恩在醫院度過了煎熬的七周才為他找到照機構,由於不知道該向何處求助,她只能一家一家打電話詢問,但史蒂芬身體狀況不佳,吃了許多閉門羹。

  3. 2023年5月4日 · 如今南韓政府推行的老人長期療養保險制度」,就是歷時數年專門為獨居老人量身打造的方案即為高齡獨居或患病的長者提供家事支援及身體活動協助等服務以期減少老人自己療養的負擔也為承擔老人長期療養的家人和子女減負方便中青年國民可以專心工作和生活擔任紐約州眾議會老人委員會主席的金兑錫不斷嘗試將亞洲國家在長期照護上的成功政策推薦給紐約州府希望亞裔能夠在推動美國養老體系革新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幫助移民紐約的亞裔老人們過上無憂的晚年生活。 他說,「每個國家都在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我覺得亞裔有極大的優勢,憑藉我們多元的背景研究全球的養老政策,幫助紐約州的長者們真正實現養老無憂」。 更多 「何處是老家」 專題報導. 南韓 紐約州 新加坡. 上一則.

  4. 2024年3月26日 · Sally對養老行業很有熱情。 (蘇Sally提供) 根據社區生活管理局 (Administration for Community Living)一項2020年的報告,65歲以上的老人之中,有七成需要某種程度的照服務。 然而,2020年的美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美有7300萬的嬰兒潮老人,但CDC只錄得160萬的床位。 「我們社會面臨老齡化危機,」Sally說,「不但床位不夠,護工和護士也有巨大的供需缺口。 我很想去解決這個問題。 除了照床位和服務供需上的缺口,因為見證過照機構一些固有的缺點,比如機構管理者老齡化、照護質量參差不齊、未對老人進行個性化護理等的問題,Sally決心自己的機構要做得更好。

  5. 4 天前 · 全美有成千上萬的 退休 長者需要成人日間照顧 (簡稱日照)服務,這類場所為身體或認知存在障礙的對象,提供安全之處,並讓照顧者稍作喘息。 美聯社報導,莎莉‧懷特 (Sally White)每周有四天早晨會幫她結縭46年的丈夫著裝餵食接著送他搭巴士去老年日照中心。 74歲羅傑‧懷特 (Rodger White)的健康狀況近十餘年愈來愈差,記憶力嚴重衰退,因此幫他準備出門可不輕鬆。 78歲的莎莉表示,「就像養小孩,漫長的告別就像地獄。 我筋疲力盡,當他前往『第三齡成人日照中心』 (Third Age Adult Day Center),我會打掃房子並盡力完成家中雜事。

  6. 2024年4月21日 · 由於人口高齡化已成為普遍現象美國提供高齡長者的各種設施和服務相當多元化以滿足不同長者的需求和喜好例如有些是提供無長期健康問題的年長者也有提供輔助生活服務以及日間照顧等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