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荊防敗毒散 痘痘 相關

    廣告
  2. 真心皮膚科周院長多年經歷,專長青春痘與敏感肌治療搭配藥妝品,告別痘肌人生,只有青春沒有痘. 周宛儀醫師曾為台大醫院皮膚部研究醫師,多年經驗成功案例眾多,改善敏感肌人生,提升美麗自信

    • 周宛儀醫師個人經歷

      台中真心皮膚科診所院長

      豐富經歷與專長,為你解決皮膚問題

    • FB最新消息

      皮膚科 周宛儀醫師/真心皮膚科診所

      皮膚狀況大小事,歡迎跟上時事

搜尋結果

  1. 【功效】 發汗解表散風祛濕。 【主治】 外感風寒濕邪,惡寒發熱,頭痛項強,肢體痠痛,腮腫,無汗,鼻塞,咳嗽有痰,苔薄白,脈浮或浮緊。 【方義】 本方適用於外感病初起之表寒證。 方中 荊芥 、 防風 為君,取辛溫而收,散風解表之功,增發汗之力; 羌活 、 獨活 、 川芎 、 生薑 發散風寒濕邪,又除頭痛身痛; 柴胡 、 薄荷 升清透表,散肌表之熱; 前胡 、 枳殼 、 桔梗 下氣化痰,可治咳嗽胸悶; 茯苓 、 甘草 益氣健脾,以顧胃氣。 【辨證要點】 惡寒發熱。 鼻塞聲重。 肢體痠重。 【加減】 皮膚瘙癢:加 苦參 、 牛蒡子 、 蒼朮 、 土茯苓 。 胸膈痞悶:加 厚朴 、 蘇梗 。 風寒咳嗽:加 杏仁 、 牛蒡子 。 納呆胸悶:加 藿香 、 炒麥芽 。 【現代應用】

    • 參蘇飲

      參蘇飲 - 醫砭 » 常用方劑 » 荊防敗毒散 - No-IP

    • 敗毒散

      敗毒散 - 醫砭 » 常用方劑 » 荊防敗毒散 - No-IP

    • 倉廩散

      水煎2次作2次服,1日服2劑。【功效】 益氣解表,敗毒止嘔。 ...

  2. 荊防敗毒散出處:《痘疹會通卷五。 組成:荊芥、防風、薄荷、連翹、甘草、桔梗、蟬蛻、前胡、花粉。 主治麻疹初起荊防敗毒散, 出處:《青囊全集》卷下。

  3. 2018年12月20日 · 中醫皮膚科常用方劑--荊防敗毒散. 之前看到敗毒散系列時都覺得這個方沒有效為什麼這麼說先來看看荊防敗毒散的組成好了荊芥防風柴胡茯苓桔梗川芎羌活獨活枳殼甘草生薑前胡薄荷茯苓裡面沒有一味是清熱解毒藥...治療皮膚病怎麼會有效依照西醫的理論這方治療皮膚肯定是無用的為何? 就西醫的看法,皮膚病十個有十個都是發炎,既然是發炎,你沒用上任何的清熱解毒藥,對皮膚病怎麼會有效勒? 但這就是中西醫看皮膚不太一樣的地方! 先來看看這個方,出自於 攝生眾妙方 ,原方叫做 人參敗毒散 ,主要組成是人參,羌活,獨活,前胡,川芎,枳殼,茯苓,桔梗,甘草,主要治療正氣不足,外感風寒濕,頭痛,身體痠痛,無汗,痰多,胸膈痞悶,脈浮重按無力者。 最主要問題還是 外感 !

  4. 其他人也問了

  5. 荊防敗毒散 為一中藥方劑名稱為治療流行性感冒的藥方古代亦曾被用來治療瘟疫。 中華民國(臺灣)國家中醫藥研究所開發的緩解輕症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的 清冠一號 亦以此方為基礎方。 應用範圍 [ 編輯] 治療一般性感冒、發燒、頭痛及改善血液循環、咽喉腫痛、肢體痠痛。 臺灣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研究團隊在國際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期間,於2020年研發出之「臺灣 清冠一號 」中藥方劑,亦由本方劑加減而成。 [1] [註 1] 出處 [ 編輯] 明.張時徹《攝生眾妙方》 明.吳綬《傷寒蘊要全書》 明.虞摶《醫學正傳》 但藥方之組成稍有不同。 方劑組成 [ 編輯]

  6. 荊防敗毒散-《痘疹會通卷五。 【藥物組成】荊芥、防風、 薄荷 、 連翹 、甘草、桔梗、 蟬蛻 、前胡、 花粉 。 【處方來源】《痘疹會通卷五。 【方劑主治】 麻疹 初起。 【用法用量】加 燈心 、 竹葉 ,水煎服荊防敗毒散-《醫方簡義卷四. 【來源】《醫方簡義》卷四。 【組成】荊芥1錢5分,防風1錢5分,薄荷1錢5分,桔梗1錢5分, 元參 3錢, 牛蒡子 (炒)3錢, 人中黃 1錢, 象貝 母1錢, 射干 1錢, 黃芩 (炒)1錢。 【主治】時毒。 風邪 上干 肺胃,致咽喉 腫痛 ,兩頤發腫,身有寒熱。 【禁忌】忌食生冷等物,恐阻 肺氣 ,變幻莫測也。 【用法】加竹葉20片, 青果 2個,水煎服。

  7. 基本介紹. 名稱荊防敗毒散. 出處 :《攝生眾妙方》卷八. 組成 :荊芥、防風、茯苓、獨活、柴胡、前胡、川芎、枳殼、羌活、桔梗、薄荷、甘草. 功用 :發表解汗,散風祛濕. 主治 :外感風寒濕邪,症見惡寒發熱、頭項強痛、肢體酸痛、無汗、胸膈痞悶、咳嗽有痰、鼻塞聲重、舌苔白膩、脈浮等. 分類 :發表劑. 歌訣,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運用,加減化裁,使用注意,附方,化裁方之間的鑑別, 荊防敗毒草苓芎,羌獨柴前枳桔同;瘡瘍痢疾表寒證,散風祛濕功效宏。 組成. 荊芥、防風、羌活、獨活各10g,柴胡、前胡、川芎、枳殼、茯苓、桔梗各6g,甘草3g。 用法用量. 將所有藥材研為細末,每次取6g,用水煎煮後服用。 功用. 發汗解表,散風祛濕。

  8. 中醫科. 適應症. 風寒咳嗽寒熱作痛咽喉腫痛。 藥理作用. 發汗解表,消瘡止痛。 用法與用量. 日3服,開水送服。 警語. 忌食生涼飲食。 交互作用. 尚無相關交互作用研究. 《本藥典資料定期與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藥品資料庫進行同步更新,若您查詢之藥品外觀與藥典資料不同,建議可洽詢您的醫師或藥師,若是發現藥典資料有誤,請您來信客服,我們將儘快修正錯誤,讓藥典資料更加完善正確。 上次更新時間:2024/01》 立冬進補中藥/食材功效一覽表. 這些病毒酒精殺不死! 哪些食物可能讓你痘痘長不停? 可能患有腎臟疾病的 10 個跡象. 慢性腎病正確飲食5步驟. 雷射除毛停看聽! 除毛相關注意事項. 美國牙醫學會 (ADA)分享~牙線正確使用5步驟. 低GI主食有哪些? 參與回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