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11日 · 發生在2014年的318運動(又稱太陽花學運)屆滿10年,這場大規模的社會運動震撼全台,其影響橫跨政治局勢、兩岸關係、國家認同,太陽花世代紛紛進入台灣社會各領域,成為台灣重要新生力量。 10年過去,台灣已完成3場總統和立委大選,彼時的大學生也邁入而立之年。 而當318運動逐漸成為下一世代眼中的歷史名詞,甚至僅是高中教科書的一小章節,它還有哪些訴求與內涵值得被反覆提起? 2014年3月18日晚上9點,200餘名反對立法院通過 《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簡稱《服貿協議》)的群眾從多個方向試圖翻越立法院圍牆,並在約9點30分成功占領立法院議場,宣布開始「非暴力抗爭」,將靜坐至立院停止審議《服貿協議》。 這一坐,便是24天。

  2. 2024年3月14日 · 當年太陽花學運不但點燃了無數年輕人的理想與熱情,從兩岸關係到台灣社會更留下深遠影響。 10年之後,《報導者》整理了太陽花學運迄今仍然深具意義的10個關鍵字,無論台灣社會如何演變,這10個關鍵字都值得被牢牢記住,藉此持續反思台灣未來發展方向。 而當318運動的青年參政熱潮逐漸消退後,「後318世代」似已失去了參與社運的動能,學生自治組織、異議性社團運作都陷入了相對低潮。 儘管如此,當前年輕人仍然關心與個人權益較為相關的公共議題,只是對他們更有影響力的已是影音內容、YT網紅,而不是學運領袖。 值得注意的是,同樣是318運動的參與者,有人走入政壇至今仍受到社會矚目,有人卻在過去10年深陷於這場運動衍生的官司之中。

  3. 報導者 The Reporter. 政治社會. 經歷從5月17日起的4場院會馬拉松式舉手表決,藍白主導的「國會改革」法案幾全完成三讀。 528這天,網路上有累積破百位政法界學者連署反對,街頭上有各地開花的公民「青鳥行動」,監察院、行政院、總統府也各自發出聲明。 這將是台灣歷史上的重要時刻。 「國會改革」法案三讀立法,綠營將提覆議、釋憲,「... 專題.太陽花學運10年回望. 10年回望:從太陽花抗爭者到「後318世代」 10年前的太陽花學運不但點燃無數年輕人的理想與熱情,從兩岸關係到台灣社會更留下深遠影響。 當年全台各地被捲動的青年,現在過得好嗎? 10年來成長的「後318世代」,當前關心什麼? 專題.太陽花學運10年回望. 太陽花10年後──10個值得被記住的關鍵字.

  4. 多達340人的研討會,是歐洲、亞洲、美洲的疑似疫苗受害者團體第一次聚在一起,與日本的醫師、學者、律師交流討論。 即使參與者來自日本、英國、西班牙、哥倫比亞、愛爾蘭,現場需要4種語言同步翻譯,他們卻有著共同的提問: HPV疫苗上市的10年間,世界各地陸續出現疑因施打疫苗,發生疑似嚴重不良反應的女孩,她們身上的相似病痛,到底為什麼會發生? 被稱為「情緒恐怖分子」

  5. 2024年3月26日 · 國民黨立委陳菁徽是這屆立法院會期首波提出草案的立委,在進入政壇前,是20年經驗的婦產科醫師。 她提到,自己接觸的許多人工生殖求診者,是忙於工作、或者還未找到合適的配偶,故暫時沒有結婚計畫的單身女性,「她們會認為適合結婚的年齡沒有設限,但適合生小孩的年齡就有限制,希望可以保留自己年輕力壯時期的健康卵子,所以來凍卵。 」然而現行法律限制導致,凍卵後的女性若不找到一位男性結婚,就會終生無法將自己的卵子解凍製成胚胎,她認為相當不合理,因此力倡要優先開放單身女性人工生殖。 此外,2019年同性婚姻合法後,也促使社會討論《人工生殖法》中的「夫妻」兩字是否應該擴大解釋為「配偶」,平等對待同志家庭。 尤其女同志伴侶,只要借精即可進行人工生殖,程序並不複雜。

  6. 2020年5月23日 · 2019年台北美術獎首獎《父親的錄影帶》以同志議題和父子之間的私密交流為題,帶觀眾重新思考家庭裡的同志關係。 (攝影/余志偉) 我從大學時期開始參與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的義工,熱線從成立初期就開始服務同志的父母親,當這些父母發現孩子是同志時,往往情緒強烈卻又孤立無援,熱線成為他們少數的資源之一。 但當父母來到熱線舉辦的支持團體時,卻又可能將對於孩子的不解與憤怒投射到同樣是同志的義工身上。 「為什麼要做這種變態的事? 」 「你有沒有為你的父母想想看? 」 「是不是要追流行、連孝道都不管了? 我聽過最離奇的論點是:「我兒子很愛去健身房,一定是健身房的冷氣裡頭被偷放進了什麼東西,才會讓我兒子吸到毒氣變成同性戀。 這些令人啼笑皆非、卻又極度緊繃的對話,重複在父母團體中出現。

  7. 2018年先以「特管法」管理細胞療法的操作人員和治療領域,結果通過5年後,滾動出的卻是一個龐大地下巿場;衛福部有意提升法律位階,草擬「再生醫療雙法」撥亂反正,卻引爆雙法不同調、製劑趨嚴、技術過鬆的爭議,在學者專家和民間團體連署修正的聲浪下,修法進度被擱置。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