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2月23日 · 2022-12-23 17:34. +A -A. 加入收藏. 緊咬總統蔡英文論文門的媒體人彭文正2019年訴請台北地院確認蔡英文1984年版英國倫敦大學政經學院LSE博士論文不存在除纏訟3年至今彭與律師還槓上承審法官張詠惠數度聲請法官迴避與提告求償都吞敗張詠惠在論文門一審以程序事項駁回彭的提告經高院發回北院更一審仍由張詠惠進行實體審理上月11月30日在火爆言詞交鋒中辯論終結今天下午判決彭文正敗訴。 法官今天傍晚宣判,宣讀完「原告之訴駁回」,10多名旁聽民眾鼓譟,律師張靜喊法官名字,要求說明判決理由,但法官未理會。

  2. 2019年9月23日 · 2019-09-23 17:30. +A -A. 加入收藏. 蔡英文總統博士論文最近引起討論總統府兩位發言人黃重諺及張惇涵今天與三位律師舉行記者會府方也搬出35年前的論文說明目前在倫敦政經學院LSE存放的論文有缺六頁是因為翻印有疏漏相關查找可以看到完整頁次今天也提供給媒體參考。 口試委員是否需要簽名,張惇涵說,全世界不同國家不同系所有不同作法,LSE的做法是不需要口委簽名,查證過同期許多論文也沒有口委簽名。 他也說,蔡總統的論文是當場通過,教授沒有要求修改,當年沒有word,手改很正常。 黃重諺先說明三點結論,第一,為鼓勵學術相關研究,蔡總統決定授權國家圖書館,將她的論文公開閱覽。 第二,向校方取得當年學生資料,可以證明嚴謹過程取得博士學位。

  3. 2019年9月20日 · 總統蔡英文博士論文引發爭議蔡總統昨天表示學位是真的有學位就一定有論文這個假不了希望選戰打的是政策價值不是無中生有抹黑至於論文為什麼晚了卅五年才進到圖書館建檔且缺少主考官的簽署蔡總統表示這是卅五年前的論文當時有當時的作法雖然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過去或許會有點問題但基本上論文都是按照當時的規定在處理現在很多人都沒有否認有論文這件事情不是嗎? 對於有學者到圖書館翻閱她的論文,卻發現規定很多,包含不能外借、只限館內閱覽,也不許影印或手機翻拍內頁,甚至不允許引述內容,蔡總統說,這她不知道,不是她訂的(規定),她也想去了解一下。 對有旅居英國牛津的學者對她的論文發表評論,蔡總統回應,「我覺得評論的人隔行如隔山,在做專業評論的時候,還是要謹慎一點。

  4. 2019年9月23日 · 今周刊不定時為您更新 蔡英文論文 的熱門文章,走在世界議題的先端,深入報導,精闢分析以及最新的 蔡英文論文 消息,提供給最關心這個世界的您。

  5. 2024年5月20日 · 2024-05-20 13:00. +A -A. 加入收藏. 前總統蔡英文今天卸任原本依據卸任總統副總統禮遇條例可享每月約28.6萬元禮遇金但蔡英文兌現2016年推動年金改革時的承諾自砍禮遇金只比照公務員領取年改後的所得天花板約8.6萬元蔡英文卸下總統職務會繼續在不同位置為台灣打拚. 蔡英文今天正式卸下總統職務,她揮別總統府後的第一則臉書發文寫道,自己卸下了總統職位,謝謝台灣人民8年來的相伴與支持,「我會繼續在不同的位置、用不同的角色,為台灣打拚」。 「今天是賴清德總統、蕭美琴 Bi-khim Hsiao副總統正式就職的日子,我要祝福兩位新任總統、副總統一切順利,我相信他們將會帶領台灣繼續大步向前,為國家帶來更多的進步和發展。 台灣,必將更加耀眼」!

  6. 2024年2月28日 · 總統蔡英文周三28日上午前往嘉義出席228事件77周年中樞紀念儀式」,向受難英靈獻花致敬並表示過去八年政府系統性推動轉型正義的工程已完成四部真相調查報告還原歷史真相。 政府也落實受難者的名譽回復和賠償,已受理近2000件賠償金申請案,合計通過核發逾40億賠償金,並在2023年推動政治檔案條例修法,獲得朝野支持,從28日開始實施。 蔡英文表示,轉型正義並非針對特定政黨,而是民主政治的政府要對過去威權統治的國家不法行為,負起責任、彌補傷害。 「誠實面對臺灣歷史的過去,臺灣的民主機制,才能更加深化和進化。 以下是 總統蔡英文的致詞內容 。 228事件激發臺灣人民對民主、自由的渴望。 然而,威權、高壓的統治,抑制了民主種子的生長,讓臺灣進入了白色恐怖時期。

  7. 2024年5月20日 · 2024-05-20 17:24. +A -A. 加入收藏. 00:00/00:00 x1. 總統賴清德週一 (5/20)發表就職演說其中關於兩岸與主權議題的篇幅不少台灣智庫諮詢委員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吳瑟致受訪表示賴清德今天的兩岸陳述事實上不出過去他自己的論述多數觀點也都依循蔡英文的四大堅持和維持現狀而賴清德很務實地在觀光和中國學生來台的部分提出交流解方他認為應該會讓北京感受到善意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提及中華民國9次、中華民國台灣3次、台灣則高達85次,次數都比蔡英文多出許多,代表賴清德試圖要在台灣內部勾勒出「國家主權共同體」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