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香港詩人常以城市中的日常飲食與街巷空間等現實生活元素入詩洞察人情故事並抒發言外之意。 就如片中西西所說的:「我不懂得寫鄉下,也不懂得寫天堂,又不懂得寫地獄,那就寫我的城市吧。 近年香港經歷各種層面的劇烈變動,詩能做些什麼? 在片中,詩人透過消失變幻中的各種城市景觀感時傷懷。 馬若說:「寫山水未必跟山水有關,寫政治未必跟政治有關。 我在心為志,發言為詩,可能跟那件事是無關的,只是我用山水來寄託自己的心。 」又如淮遠在片中誦讀的〈天堂無霧──悼戴天〉:「你站在九龍看不見香港/五十三年後我站在香港/看不見香港」,短短一句便已道盡不忍細究的複雜心情。

  2. 2024年4月3日 · 因為不想洗碗所以吃泡麵!. 一首詩、一場實驗、一部紀錄片,導演許鞍華真實又可愛的日常抵抗. (攝影/林彥廷). 如果你的人生走到了76歲,你還想做什麼嗎?. 拍攝《女人四十》、《桃姐》、《黃金時代》、《明月幾時有》等近30部劇情片的香港導演許鞍華 ...

  3. 2019年8月23日 · 從對詩的感受,看到自身界線. 後來翻查資料得知女低音狂想曲刊載於1994年10月31日中國時報的人間副刊亦是第十七屆時報文學獎新詩類評審獎得獎作品參與決審的著名詩人 洛夫 更指這首詩「意象逼人而來」。. 然而,老實地說,經營 ...

  4. 2018年10月12日 · 1 2. 馬來西亞詩人假牙的我的青春小鳥》。 (圖片提供/陸穎魚) 現在很多年輕讀者都喜歡讀所謂的厭世詩」,但我從來不覺得寫厭世詩的詩人是真的厭世反而他們比許多人都更加熱愛生命所以才會對於受傷的感覺異常敏感寫詩是他們自我拯救的方式藉不斷挖掘生命的血淚來填補生命的空洞也因此幽默感也未必代表詩人天生樂觀歡樂它只是詩人通過幽默的寫作技巧用一種聰明吊詭無厘頭的笨拙來諷刺真正笨拙的人物與事件。 反正,後來我把這三本詩集都從書櫃抽出來,真心誠意地遞給新加坡人,幸好她埋單,最後三本書都帶走。 離開前她笑意盈盈地說:「我想,我會再回來的。 」再回來。 對於經營小書店的人來說,這是多麼好聽的承諾呀,好聽到會讓我在寂寞顧店的時候想起來,就提醒自己一定要把書店堅持開下去才行。

  5. 2023年3月26日 · 吳岱霖的警覺心之所以那麼高或許和他在2010年就協助過地方特考鐵路特考電子作弊遭起訴判刑9個月有關不過當年的案件只查獲5名作弊考生吳岱霖也還不是集團組頭的角色蔡杰承感嘆: 「他後來看到這個藍海國營甄試作弊沒有人做

  6. 2024年3月30日 · 一生耕耘文學,留下大量詩、散文、戲劇、評論等中英文類,被譽為「最接近諾貝爾獎的台灣作家」,楊牧於2020年辭世,在其逝世4週年之際,洪範書店集結其60年創作,出版30冊橫跨詩與散文等五大文類的375萬字 《楊牧全集》 。. 其中別卷8冊中有3本為書信集 ...

  7. 言士/書店死亡成就一種珍貴鄉愁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人在香港,身為詩生活唯一的股東,我並不經常到詩生活,但每次從香港飛到台北,繞過那些老情懷巷弄與文青式商店,再見這間藍色的小書店,我都會發現店內布置又有更多細膩動人的轉變。 桌椅擺放位置的轉換,書架數目的增加,本來空空白白的牆上擺著台灣詩人夏宇的簽名海報,整個空間氣氛變得更溫暖、更實用和舒適。 成立不到2年時間,詩生活好像仍是個新生命般成長。 然而,生命誕生不一定美好,談生命就得談生死,而死亡對於經營書店的人而言是最不容易想像的事。 書店之美,部分在於求生之焰. 相信喜歡讀書的人都心中有數,「死亡」離書店(尤其是獨立書店)從來不遙遠──不論在香港還是台灣,書店的死亡幾乎成為日常,就算有多惋惜也得習慣、接受。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