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2月21日 · 1863年完工的拱天宮位於苗栗縣通霄鎮白沙屯地區當地人每年都會隨媽祖轎班前往雲林縣北港鎮朝天宮進香進火將萬年香火帶回以保佑在地居民這項傳統2010年被登錄為國家重要無形文化資產。 白沙屯媽祖進香過程充滿「隨機性」,第一是時程不固定,會在前一年農曆12月15日擲筊決定起駕、進火、回鑾日期,今年是繼2012年後再度於農曆元月出發,準備時間僅約一個月。 此外,根據習俗,轎班行經路線亦為「媽祖決定」,神轎會出現上下、前後擺動等動作,對轎班人員傳達行進方向。 這些特徵也讓白沙屯媽祖被稱為「最有個性」的媽祖,在隊伍前方的信徒可能錯估路線而「被海放」,如果出現這樣的狀況,香燈腳們只能繼續往前走、在下個路口接上。

  2. 謝一麟/感受山林之美,探索泰雅抗日血淚史──讀《霞喀羅古道》. 《霞喀羅古道:楓與綠金故事》 書中,作者徐如林翻攝了一張照片,耐人尋思。. 照片中,張學良坐在石階梯上看書,安靜恬適,石階後面是 「霞喀羅事件」 忠魂碑。. 不同年代、不同 ...

  3. 2023年2月22日 · 《報導者》專訪過去多次擔任執事與隨香者,他們獨有見證與體悟。 Ⅰ.頭旗組. 王榮裕(《金枝演社》劇團導演,曾任6次頭旗組):成為彼此一部分. 國家文藝獎得主王榮裕與他珍藏頭旗組臂章。 (攝影/楊子磊) 頭旗:只能前進,不能後退. 頭旗肩負引領信徒往返責任,走在隊伍最前方,猶如軍隊前鋒官,有指揮進香隊伍、開路性質。 進香路上,頭旗通常在神轎前500公尺至3公里左右。 萬一晚上媽祖在頭旗後面選定駐駕過夜。 這時候頭旗絕不能原路折回,必須繞道而行,最終與媽祖神轎會合。 舉頭旗者常是體能好、經驗豐富者。 王榮裕(前排右1)曾6度擔任頭旗組成員,圖為兒子拍下他執事時屏氣凝神專注神態。 (攝影/王品果;照片提供/王榮裕) Ⅱ.鑼手.

  4. 2019年4月12日 · 為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每年白沙屯媽祖與苗栗後龍的山邊媽祖合轎南下進香除了包含放頭旗登轎進火⋯⋯在內的進香期程會事先公布其進香的路線則是依據媽祖鑾轎來指引

  5. 黃偉強/從政治力到民間力:台灣媽祖遶境時代意義. 跟隨白沙屯拱天宮媽祖前往北港進香信眾。. (攝影/林彥廷). 每年農曆正月至3月是媽祖進香旺季,原本這段時間各地媽祖信徒正蜂擁前往各地媽祖廟進香,而大甲媽祖與白沙屯媽祖進香理應 ...

  6. 本文為《吃佛:從一座城市窺見西藏劫難與求生》部分章節書摘,經麥田出版授權刊登,文章標題、內文小標經《報導者》編輯改編,內文有所刪節。 芭芭拉.德米克(Barbara Demick)自2001年擔任《洛杉磯時報》北京分社社長,著有《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真實生活》等書,最近在美國外交關係 ...

  7. 2023年4月21日,大甲媽祖遶境隊伍從台中出發。 (攝影/Getty Images/Chris McGrath) 大甲媽祖進香每年熱鬧登場,看見眾多信眾簇擁媽祖出巡,而政治人物、藝人聚焦媒體眾多目光,但是龐大遶境儀式其實是歷經長期變化,卻少有理解整體進香過程變化。 大甲媽祖進香,也顯示台灣民間信仰與台灣社會文化變遷重要過程。 戰後大甲媽祖進香從百人隨駕出發,到現在百萬人次參與,其在不同時代面臨不同轉折;團隊與參與者愈來愈公眾化,信仰實踐卻愈來愈多元與講求個人性,也代表台灣社會文化轉變──公眾事務參與爆發,文化多元與追求個人特色發展,同時印記在大甲媽祖進香之上。 從爐主到總領隊:儀式主導權變化.

  1. 相關搜尋

    進火儀式進火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