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6月15日 · 資深媒體人鄭佩芬從事新聞工作四十多年,在大至國際會議舞臺、小至官夫人社交等各種場合裡,接觸到了許許多多跨部會與跨行業的人、事、物,見證了不同年代的故事,如今她細數過往,如實寫下這些寶貴的經歷與珍貴的見聞。

  2. 近看兩蔣家事與國事 :一九四五~一九八八軼事見聞錄. 鄭佩芬. 電子書售價: NT$ 245. ‧蔣介石視何應欽如眼中釘?. ‧蔣經國過世當天要看八里鐵橋 ‧蔣緯國怕哥哥會斃了他?. ‧兩蔣密使陳香梅因何遊走兩岸?. ‧中山樓上演的山中傳奇 那個時代、那些人 ...

  3. 2017年3月14日 · 荷蘭萊頓大學博士維中,深入荷蘭文、中文史料研究, 超越民族國家史觀、陸上帝國疆界, 以世界史角度,看見十七世紀東亞海上的無國家空間,與其中的行動者。

  4. 《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第二版)》 - 鄭佩芬(編著)/曾華源(校閱) - <內容簡介>人無法脫離社會真實而孤立,溝通行為是我們建構社會關係的重要橋樑。

  5. 選擇網路書店. 親人驟逝,那些來不及表達的愛、說不出口的抱歉、尚未完成的心願……將痛苦地折磨著你。 如果生命確實會以另一種方式繼續,你將可以放下遺憾,找到好好活下去的力量。 心靈勵志. 完讀書評 1. 劃線註記 0. Elisa 寫了書評。 一些宗教觀念頗為客觀,原本以為是以自身經驗或者臨床經驗寫成的書。 不過裡面有一半的篇幅都在講宗教信仰,從日本神道到世界宗教,洋洋灑灑。 後面一大半又是收錄以前出版過的靈能相關書籍資料,頗有拿前人資料濫竽充數之嫌,而且都不是什麼新奇的觀念,更覺得是拾人牙慧,毫無個人獨特見解,令人非常失望。 讚 回應 分享. 《人,不會死: 知道有靈魂的存在,你會活得不一樣嗎?》

  6. 《近看兩蔣家事與國事:一九四五~一九八八軼事見聞錄》 - 鄭佩芬 - 1945年至1988年的四十三年間,臺灣在蔣介石與蔣經國父子主政的國民黨政府治理下。

  7. 2022年11月14日 · 她用了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隱喻:「所有女性的生活都充斥著性方面的物化,就像是魚生活在水裡。 」──這句話的意思大概也是說:不僅是女性被物化包圍,女性自己也變成那樣了,所以她們也從中得到滋養和糧食。 (她在此處和彌爾持相同的意見,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在更早時也提出過相同的論點。 )但是女性不是魚,而麥金儂認為物化之惡,在於它阻斷了女性(實際上出自於人性)的完整自我表達和自我決定。 這種規範概念和斯坦頓的基進主義有明顯的連結。 但是我們還需要進一步釐清:物化是什麼? 它的核心為何? 物化表示把對象當作東西看待。 但是把桌子或原子筆視為東西看待,並不會被稱為「物化」,因為桌子和原子筆的確就是東西。 物化表示被轉化成一樣東西,把一個根本不是東西的人視為物品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