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0月21日 · 消防局火調人員進入城中城火場調查火警發生原因。 (攝影/楊子磊) 1995年, 台中市衛爾康餐廳大火 造成64人死亡11人受傷是史上單一建築物死亡人數最多的事故悲劇促成改變同年消防法》、《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等條例立法強化大樓防火逃生立法後新建的公寓大樓都須成立管理委員會負責大樓的公共安全但立法前的公寓大樓卻無強制要求成立管委會僅能輔導。 26年後,高雄城中城大樓火警死亡人數高達46人,成為史上單一建築物死亡人數第二高的事故。 檢討聲浪直指城中城並無報備設立正式管委會,僅有自救會,負責簡易公共設備維修。 盤點清查老舊大樓的管委會,成為了事故後檢討重點。 內政部表示,全台仍有8,506棟大樓尚未報備設立管委會。

  2. 2018年4月16日 · 如果有人通報建管處能夠及早拆除違建或許移工就不會住在危險的鐵皮屋裡如果宿舍有其他逃生出口或許移工能在樓梯起火後還能從窗戶或其他出口逃生如果鐵皮的宿舍能夠使用防火建材或許就能為消防隊員爭取更多搶救時間

  3. 2023年10月11日 · 消防體系強調由上級長官對基層的單向威權指令正是為什麼氾濫的評比會造成基層苦不堪言的原因⋯⋯我們提出基層應有介入評比制度的空間從事救災第一線工作的人士才是最懂得應該怎麼做最好的人。 在權威式傳統官僚體系中,2013年首見消防員組織工會訴求. 2013年10月31日,當年7月開始籌組、12月正式登記的消促會在高雄高等行政法院前召開記者會:「拒當肝鐵人,拯救更多人,爭取合理工時,捍衛市民安全」,「發表3年來爭取權益卻反被打壓的心酸歷程,各縣市消防員也將分享超時工作救不了人的真實經驗」。 該日記者會,提出3個重要訴求。 在此階段行動可以看到:「合理工時」繼續作為核心主張,進一步提出「待命就是上班工作」。

  4. 2023年10月18日 · 明揚工廠所在地是經濟部管轄的科技產業園區,根據產業園區管理局資料,明揚未曾申報過工廠危險物品。 而根據 法規 ,製造儲存或處理公共危險物品達管制量30倍以上之場所應由管理權人選任管理或監督層次以上之幹部為保安監督人擬訂消防防災計畫報請當地消防機關核定申報。 但明揚從源頭就未如實申報。 即使業者未申報危險物品,但每年建管安檢、勞檢、消防安檢都會進入工廠檢查,加上環保人員不定時稽查,難道都沒有機會察覺問題? 《報導者》實際訪問環保、勞檢與消防負責相關業務的基層人員,都得到令人沮喪的答案:「入廠光自己的業務就看不完,根本無暇顧及其他業務單位的問題,就算看到(問題)主動通報,別的單位也不見得會重視。

    • 疏散避難的「連續陽台」,台灣為何做不到?
    • 「小面積免設排煙設備」對水平避難是否適當?
    • 應設專條專章以符長照機構實際需求

    以建築設計觀點來說,舉凡與設計有關的規劃限制與技術要求,《建築技術規則》是被建築師們人人放在案頭上,奉為圭臬的原則法令。雖然主管全國建築管理的機關內政部營建署歷年新編、修正《建築技術規則》條文的動作從未間斷,也因應社會整體環境對空間需求企圖與時俱進,然而,現行規定中,透過樓地板面積及陽台比例所計算出的容積開發總量,應就不同的建築類型來做調整,而非原有通案式一體適用。 尤其,目前控管建築物整體開發限制的《建築技術規則》第162條規定,容積樓地板面積與設置陽台面積,僅有十分之一的計算比例,可優惠免計容積樓地板面積;民間所有的開發與設計觀點,無一不把本條文所規定的面積比例,操作於全部類型的空間開發平面上。 但住宿式長照機構裡多是行動不便、需坐輪椅、甚至臥床的長者或身心障礙者,一旦遇有意外災難,逃生...

    不幸災難發生時,影響生命續存的關鍵要素往往會依災難的種類有所不同。以火災而言,主要致死原因不是火源本身、往往是可怕的濃煙,但就建築與消防法令規定的防煙區劃及主動式的機械排煙設備,在法令設計裡也是以一定面積以上才做設置要求。以住宿式長照機構及舊有護理之家的類型來說,依《建築技術規則》第100條,該使用類組面積500平方公尺以下,可依100平方公尺內已設立一小時防火時效分間牆區隔,即可免設排煙設備的排煙區劃做法來寬待,但其實也成為了便宜行事逃避設計議題的「災難條款」。 依長照機構住宿式空間設置標準來說,人數規定最多的6人照顧寢室房間以每人16平方公尺計算為例,最小面積為96平方公尺,符合100平方公尺以內以防煙區劃分隔者可免設排煙設備。 當房內有火災發生的關鍵時刻,只設於走道空間的灑水及排煙設備...

    《建築技術規則》應就長照機構設置專條專章,將長照機構配合照顧房間而設置的陽台,不計入容積樓地板面積或建築基地內建築物建蔽率的計算;其他像是適當寬度尺度的連續外圈深陽台、及陽台內開窗的採光面積計算方式,檢討與物理條件相關的綠建築時,給予一定的容積獎勵或要求與規定位置限制,甚至規定仿效他國設置「避難室」這類在平面避難可及性高、有機會讓長照機構的平面類型擺脫僅有中間走道的標準作法。藉由空間設計,來提供符合這類空間場所遇到災難時所需的水平避難的真實逃生模式。建築設計其實是一種「永遠被動」的空間設計,專業的是所有安全防災策略的場所本身。 在我們持續忍受便宜就章且過時設計的同時,就代表著長照機構與照護空間使用不安全的將來。空間的使用維護管理及確實定期安檢,為基本使用的保障,建築與消防領域更應該一起合作,...

  5. 2018年4月29日 · 消防人員是否有充足的火場資訊可以避免犧牲政府對於工業區的管理與監督機制是否落實如何提升火災現場的風險管理以及消防人員的救災環境安全企業與政府面對災害的緊急應變是否已有準備? 我們對此有5項建議。 一、化學資訊應透明. 敬鵬工業公司生產印刷電路版(PCB)的過程,通常需要用到雙氧水以及鹽酸等毒性化學藥劑,另外媒體也 報導 儲存大量(2,000公升)柴油,這對於深入廠房中搶救的消防救災人員是很大的威脅。 這次事件不幸有5位消防人員罹難殉職,另外還有6位消防人員遭不明液體潑傷。 環保署為落實執行《 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 》已規定,各工廠運作場所(輸入、生產、運送、儲存、輸出⋯⋯)及設施,必須提報實際化學物質種類、位置甚至數量予環保署以及地方消防單位。

  6. 2021年10月19日 · 大樓的管理多年來斷斷續續原本登記在冊的72戶住戶不知何時增加到120戶故障電梯零件電梯門被拆去變賣連防火安全門都消失這次大火發生時高熱濃煙循安全梯與電梯井的煙囪效應往上灌火雖沒燒到住宅樓層但仍導致住戶死傷慘重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