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韓國棒球委員會 ,正式文全名為「한국 야구 위원회」,漢字為「韓國野球委員會」,英文簡稱是KBO(Korea Baseball Organization;中文名稱也有些人另譯為朝鮮棒球委員會),為韓國的職業棒球組織,成立於 1981年 12月11日,大棒球協會則為其下屬單位。. 棒球是 ...

    • 賽事簡介
    • 現行賽制
    • 歷年賽況

    韓職自1982年創立到1988年,賽季制度採上下半季制,在初期韓國大賽僅取上下半季冠軍對戰。而因1985年三星獅隊同時拿下上下半季冠軍以及1986年有第七隊微笑鷹隊的加入後,而開始導入季後賽制度。 由於2015年韓國職棒增為10隊,為提升賽事精彩度;KBO官方宣佈自2015年球季起改變季後賽賽制,將原先的兩輪季後挑戰賽賽制擴充為三輪。例行賽第二、三名直接晉級挑戰賽。新賽制先由年度戰績第四和第五名的球隊進行外卡賽,勝隊晉級至第二輪與年度第三名對戰;第二輪勝隊再與年度第二名爭奪總冠軍賽的資格。

    外卡系列賽:2015年新設,由年度戰績第四名與第五名的球隊進行兩戰兩勝制的外卡賽事,但第四名球隊享有未賽先得一勝與全程主場的優勢,僅需獲勝一場即可晉級;反之第五名球隊需連勝兩場才可晉級。
    挑戰賽第二輪:過去稱為季後賽首輪,由年度戰績第三名與外卡系列賽勝隊進行五戰三勝制的賽事,第三名球隊於第1、2、5場為主場球隊。
    挑戰賽第三輪:過去稱為季後賽第二輪,由年度戰績第二名與挑戰賽第二輪勝隊進行五戰三勝制的賽事,第二名球隊於第1、2、5場為主場球隊。
    於挑戰賽第三輪獲勝的球隊取得進入韓國職棒總冠軍賽的資格。

    [編輯] 草創時期(1982年~1985年)

    1. 1.1. 該時期並無季後挑戰賽賽制,詳見韓國大賽。

    [編輯] 首次導入季後賽(1986年~1988年)

    1. 1.1. 上下半季取得半季前二之隊伍可獲季後賽資格,對戰方式有以下其三: 1.1. 1.四個名額皆為不同隊伍,進行上下半季一二名交叉四強賽,勝者晉級韓國大賽。 1.2. 2.四個名額僅有三隊獲得,同時取得兩個名額之隊伍保送韓國大賽,另兩隊進行季後挑戰賽。 1.3. 3.四個名額僅有兩隊獲得,無須進行季後賽直接進行韓國大賽。 1.4. ※該時期三年間並未出現上述1、3條件之情況。 1. 1.1. 備註:W代表勝場,L代表敗場

    [編輯] 規則修正(1989年~1998年)

    1. 1.1. 聯盟取消上下半季賽季制度,季後賽資格由第四名挑戰第三名,勝者挑戰第二名,再勝者與賽季第一進行韓國大賽。 1. 1.1. 備註:W代表勝場,L代表敗場,S代表和局。 1.2. 備註:1993年後微調規則,大體與原本相同,僅導入賽季第四名若與第三名勝差超過3.5場以上則失去挑戰資格、 直接從賽季第三名挑戰第二名的新規則。但該規則僅於1995年實施過。 1.3. 備註:承上,1995年因為沒有首輪賽事,故於第二輪為七戰四勝制

  2. 互不挖角協定 是 中華職棒 在成立之初與其他國家職棒組織的一個協定,避免台灣本土球員在國外球團的拉攏之下相繼出走,造成後繼無人的現象。. 而這個協定實際上只是一項協議,算是形式上的「默契」,承認此項協定的包含 日本野球機構 、 韓國棒球 ...

  3. 2015年-- 12月31日,與斗山熊隊簽下四年總值38億圜的合約 2017年-- 第四屆世界棒球經典賽韓國代表隊 2021年-- 05月13日,在對培證英雄隊的比賽中使用未向職申請認證的球棒,而在事後被英雄隊監督 洪源基檢舉,遭到罰款500萬圜。

  4. 隨後球隊由我們菸草公司(우리담배;Woori Tobacco)以3年300億韓幣贊助取得冠名權,主場定於韓國首都首爾的木洞棒球場。 但該年8月,我們菸草公司爆發醜聞、嚴重打擊球隊形象,球團遂於26日宣布與其提前結束贊助關係,26日起改名為首爾英雄隊。

    • Centennial Investment
    • 0次
    • 洪源基
  5. [編輯] 球隊簡介 現代獨角獸隊(현대 유니콘스;Hyundai Unicorns)為曾經存在的韓國職棒球團,簡稱現代隊。現代隊的前身是韓國職棒創始球隊之一的三美巨星隊,主場設於仁川市。但球隊創立未及多久,三美集團便因旗下主力事業三美海運遭逢經營危機,而在1985年將球隊售予紡織業巨擘豐紡織的 ...

  6. 韓國職棒年度個人獎項及相關獎項 編輯. 投手獎項. 打者獎項. 勝投王 防禦率王 三振王 勝率王 中繼王 救援王. 打擊王 打點王 全壘打王 安打王 盜壘王 得分王 上壘率王 長打率王. 其他相關獎項. 非正式獎項. 金手套獎 東山再起獎 守備獎 新人王 年度MVP 單月MVP. 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