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1月30日 · 根據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調查大台北地區的牙醫診所電訪687間裡近8成對診治HIV帶原者感到猶豫我們希望藉由友善HIV醫師的經驗分享打開社會對話的窗口友善的氛圍一點一滴擴大⋯⋯. 在台北市大安區的一條巷弄裡一間牙科診所的招牌格外引人注目:「一人一機高溫高壓杜絕傳染防止愛滋」。 咦,看牙會傳播愛滋病毒(HIV)嗎? 為何特別強調愛滋? 那HIV帶原者可以去看牙嗎? 記者今年10月經過這間牙醫後實際電詢,「我朋友是HIV帶原者,他能不能掛號? 」話筒那端的櫃檯人員起初不懂「HIV」是什麼,直到聽見「愛滋」二字,口氣一瞬間變了,「不要吧。 你這樣子不太好吧! 你到大醫院去,不要害到大家! 大醫院的消毒器械比較『那個』。

  2. 2020年9月27日 · 健保給付的門診診察費主要以看門診為主的基層診所診察費較醫院高依不同的合理門診量給付費用不同在健保署統計中平均約358點但多數診所的醫師即為老闆。 在醫院裡受雇的醫師,費用就要和院方拆帳;醫院不同層級或特殊科別診察費各自有別,但以醫學中心為例,一般門診每個病人診察費約是260點。 根據這次《報導者》與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合作的調查結果,在醫院服務的醫師,光是診察費就被醫院抽了一半以上。 「這診察費數字未免太低了! 」曾在2004年推動提高醫師專業技術費用的前衛福部次長、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教授李玉春聽聞這份調查結果,嚇了一跳,「過去幾乎平均(門診每看一個病人)至少都有120元,現在也太低了!

  3. 2017年12月28日 · 台灣現行在宅醫療服務模式。 (設計/黃禹禛;整理/楊惠君) 整合計畫推出確實刺激地方發展居家醫療,台中巿即打出「衛生局當媒婆、民政局當導遊、鄉里長來帶路」口號,加碼千萬預算,以一次3萬元包裹性給付,由個案管理師個病人需要的服務、分配長照團隊和醫療團隊的費用,衛生局長呂宗學說,「目前大約有100家診所加入、服務600多名個案。 「微笑東勢醫療群」成員的維恩耳鼻喉科診所,今年1月加入居家計畫。 在東勢開業20年,有外科、內科和耳鼻喉科三名專科醫師,診所每日門診量逾百人,營運狀況良好,並不缺「業務拓展」。

  4. 目前台灣老人照護系統幾乎仰賴家人與外籍看護,雖然有相對專業的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提供居家服務,但是目前做不到夜間直達家中、24小時的緊密照護。 這樣的照護體系,即使專業,也無法與外籍看護競爭。 在這種結構下,台灣老人照護就被切割成醫院治療、家中照護,為了得到醫院專業性的建議跟照顧,有時候家屬並不願意讓老人出院。 日本在上個世紀末就提倡「在宅醫療」的概念,核心精神就是回應民眾以家、以生活方式為重心的需求,讓回到家中的長者,可以用更有尊嚴、品質的方式來生活,甚至在社區中安詳地迎接生命終點。 在宅醫療,支援長者在家生活的第三種醫療.

  5. 2019年11月10日 · 2018年台中發生牙醫師遭 思覺失調症 患者刺死命案台中地院一審判處被告無期徒刑後目前案件來到二審階段。 《報導者》經過長期調查與走訪,貼近受害者與加害者雙方的第一手證言,透過法庭現場紀錄、精神鑑定醫師的主張,由此個案探看這場艱難對話中坦露的結構性問題。 01 加害者的世界. 修行前,他有「必須完成的要務」 賴亞生33歲的人生即將脫胎換骨,邁向最重要的一步,他要放下凡塵俗務,奉持天命,使信眾明悟大道真理,成為一貫道的點傳師。 但在那之前,還有一些要務必須處理完畢,才能盡快步上求道修行之路。 兩個月前,家族中舉辦喜宴,因為跌倒而行動不便的阿嬤不會出席,妹妹知道賴亞生也不喜歡去有一大群親戚在的場合,問他要不要剛好藉此機會回去探望阿嬤,買個東西給她吃,表達孝順之意。

  6. 《報導者》爬梳過去職災新聞事件更發現,20家大營造廠中有15家,在過去5年內都曾發生死亡重大職災案件,比例高達75%。 (資料來源/勞動部「違反勞動法令事業單位查詢系統」、重大職災整理自新聞;資料整理/方德琳) 進一步分析營造廠違規紀錄,最常發生的狀況是──2公尺以上開口作業沒有設置防護網。 當違規成為普遍時,是否存在台灣很常發生的一種可能性──法律太嚴,台灣營造工地的安全設施標準太高,以至於現實環境中難以執行,導致廠商違規不斷?

  7. 安寧療護觀念從1980年代開始引入台灣,由專業醫療團隊,針對罹患具生命威脅疾病,且治癒性治療已無反應或利益的病人提供整體積極照顧。 2000年,台灣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賦予國人臨終時拒絕心肺復甦術或維生醫療(DNR)的權利,並能將此意願註記在健保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