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 風險識別。確定風險的來源,例如是組織內部還是源於外在環境;是單一事件影響,還是可能來自多重層面導致的風險,透過風險識別確認風險組成的因素。
    • 風險評估。一旦識別風險之後,接著要評估風險發生可能性和影響範圍程度、層面,例如會涉及到業務運營、財務運作、或是可能波及公司品牌聲譽等方面。
    • 風險計算。至於要評估風險發生的機率,需透過科學方法及相對應的工具,進行定量分析(例如事件發生頻率、預計損失金額)、定性分析(仰賴專家經驗提供主觀意見,進行風險描述評估)。
    • 風險評級。根據風險計算後的結果,針對風險事件進行低、中、高等級區分,每家企業的風險評級可依據自身情況,把評級進行更細緻的劃分,有助於決策者知道應該優先處理。
  2. 2024年4月3日 · 本文為你詳細解釋專案風險管理的類型和具體步驟,掌握實踐原理,更為你推薦五大專案風險管理軟體工具,加速提升風險管理效能,教你提高專案任務成功率!

  3. 2024年2月10日 · 專案風險管理的 6 個步驟. 管理專案風險的重點在於識別、規劃並監控潛在風險。. 並非每件事情都會出錯,甚至可能最終沒有任何地方出錯。. 但主動進行風險評估與 事件管理 有助於您做好準備並且快速修正路線,這樣您便能按時在預算內實現所有的 專案目標 ...

  4. 以形塑風險管理文化,提升風險管理能量,有效降低風險發生之可能 性,並減少或避免風險之衝擊,以助達成機關目標,提升施政績效與 民眾滿意度』。

  5. 2023年6月16日 · 如何進行風險管理? 目前國際上最被廣泛應用的風險管理指南是ISO 31000標準,自2009年首次發布後,進一步促成了風險管理的標準化。以下是其中最關鍵的4大步驟: 1. 辨識潛在風險 辨識風險看似容易,實際上有個重要前提是必須「了解自己」。

  6. 風險管理 (英語: Risk management )是一個管理過程,包括對 風險 的定義、測量、評估和應對風險的策略。. 目的是將可避免的風險、 成本 及損失極小化。. 理想的風險管理,事先已排定優先次序,可以優先處理引發最大損失及發生機率最高的事件,其次再處理 ...

  7. 2016年12月12日 · 風險管理目標 的確定一般要滿足以下幾個基本要求: (1)風險管理目標與風險管理主體 (如生產企業或建設工程的 業主 )總體目標的一致性。 (2)目標的現實性,即確定目標要充分考慮其實現的客觀可能性。 (3)目標的明確性,即使用正確選擇和實施各種方案,並對其效果進行客觀的評價。 (4)目標的層次性,從總體目標出發,根據目標的重要程度,區分 風險管理目標 的主次,以利於提高風險管理的綜合效果。 風險管理的具體目標還需要與 風險事件 的發生聯繫起來,從另一角度分析,它可分為 損前目標 和 損後目標 兩種。 (1)損前目標. ①經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