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2月22日 · 2020/12/22. 文字. 曹馥年. 攝影. 許𦱀倩 蘇威銘. 共同採訪/張靜慧. 醫療. 政治政策. 安樂死. COVID-19. 照護. 安寧療護. 台灣兩度在新加坡「連氏基金會」委託「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進行的全球「死亡品質」(Quality of Death)評比中名列前茅,長年 高居亞洲第一 。 台灣安寧療護的推手、成功大學醫學院護理學系名譽教授趙可式直指,台灣的善終大國形象,是因為她帶訪視人員看「好的樣板」才撐出來的 。 今(2020)年,連氏基金會原訂進行第3次全球「死亡品質」評比,趙可式本決意,這次不再替台灣搽脂抹粉 。

    • 高虹安 維基百科1
    • 高虹安 維基百科2
    • 高虹安 維基百科3
    • 高虹安 維基百科4
    • 高虹安 維基百科5
  2. 2019年4月2日 · 台灣油症受害者協會祕書長廖脫如,是惠明盲校的退休教師,也是油症中毒者。 (攝影/黃浩珉) 早在2013年底爆發連串劣質油品事件之前,1979年台灣即曾出現震驚全島的米糠油中毒事件,中部地區估計有兩千多人受害。 此項風暴讓政府首度重視食品安全、廠商判刑坐牢、民間催生消基會,成為台灣食與消費者意識抬頭的重要里程碑。 由於毒油中的多氯聯苯無法排出體外,中毒者40年來「與毒共存」,甚至已遺傳到下一代。 2015年立法院通過《油症患者健康照護服務條例》,至今國健署列冊追蹤的油症患者總數為1,886位。 然而,油症受害者真的走出陰霾了嗎? 40年之後,台灣社會真的記取教訓了嗎? 1979年, 氯痤瘡 一顆顆出現在台中惠明盲校的院童身上,刺破後再長出來的不只是膿包,更是對未知的不安與害怕。

  3. 2022年9月7日 · ODC也是以「不對稱作戰」為執行手段的防衛戰略,針對兩岸懸殊軍力對比,結合台海戰場環境特性,發展低成本、高效益、數量多、品質精、存活的小型、精準、致命武器,目的是將台灣防禦的優勢極大化,以阻止解放軍成功侵略或政治控制台灣。

  4. 2019年4月18日 ·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評論系列3. 吳文正/憤怒與寬恕──誰是真正的被害者? 有慢性精神病症狀、但沒有犯罪;一心求死、而故意犯罪;罹患憂鬱症而攜子自殺的母親;在電影院裡無差別開槍殺人⋯⋯將近年來國內外有關精神病的社會事件彙整與改編的電視劇《 我們與惡的距離 》,帶出精神疾病衍生的許多爭議,其中,精神疾病與犯罪、醫療與法律、加害人與被害人,都難以「二分法」切割。 誰才是被害人? 罹患精神病的病人? 被大眾指責的病人家屬? 受創傷的被害人或家屬? 加害人的牢籠:保護還是限制? 犯罪問題,從古老的人類社會就有,至今依然存在,只是認知與處遇的觀點不同而已。

  5. 2020年3月12日 · 17年前SARS風暴造成和平醫院封院,多名醫護人員與民眾死亡。 在防疫的極端處境中,個人的抉擇與人權維護該如何與醫護職責取得平衡? (攝影/REUTERS/Richard Chung/達志影像) 自COVID-19(亦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 疫情自中國蔓延 以來,全球各地陸續展開大規模的 隔離措施 ,以控制傳染力強大的病毒進一步擴散。 17年前籠罩全台的SARS風暴,造成和平醫院封院,多名醫護人員與民眾死亡,又浮上台灣人的集體意識,並在當年慘痛的教訓中,誓言絕不重蹈覆轍。 然而,已是歷史名詞的和平封院,對親歷現場的3位醫師而言,記憶仍縈繞不去。 在這個台灣史上最大規模的傳染病隔離禁地中,他們分別展現抗命、行動、書寫3種不同的生命選擇,持續在當下現實中迴響。

    • 高虹安 維基百科1
    • 高虹安 維基百科2
    • 高虹安 維基百科3
    • 高虹安 維基百科4
    • 高虹安 維基百科5
  6. 2022年9月29日 · 如此多的海岸,如此多的危險,如此多的疾病,最後我遇上了信仰上的敵人──荷蘭人──並為了我對神的信仰受苦。. 但是以主之名,我逃離了他們的掌控。. 他們把我們從福爾摩沙(Fermosa)帶到 交趾支那(Cochinchine) ,然後我從那裡來到澳門。. 也是因為 ...

  7. 2021年7月27日 · 林佳和/政治公關和煽動家的夢想舞台──法西斯美學和美蘇冷戰下的羅馬奧運. 1960年羅馬奧運,中華民國代表隊以Taiwan/Formosa參賽,並在開幕典禮中,由走在入場代表團最前頭的當時總幹事林鴻坦,手持「Under Protest」(抗議中)的白布進場,表達當時被迫換名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