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4月29日 · 39歲的哈瑞哈普說,社交網站是他的靈感來源,當大眾有情緒、辯論,他就想要回應。 這是他教育大眾的方式之一:用合成照片讓人們信以為真。 他相當樂見自己合成的假照片,被網軍瘋傳,對於引發的迴響和爭議,他的反應分成幾個階段:先是開心和成就感,接著對人們的無法判斷感到憤怒跟不解;再來是失望,因為人們只拿走了照片表面的娛樂效果,但沒有在知道它是創作之後,得到作品本身要傳達的訊息。 他的作品更從網路走入實體,在過去5年間,被邀請到上海、峇里島、新加坡、鹿特丹、東京等城市 巡迴 ,他也曾受邀至德國柏林,參與 「改變歷史」(Hello World – Revising a Collection) 的創作計畫。 以下為採訪中哈瑞哈普對作品的自述,以第一人稱呈現,如導覽般帶領我們穿梭在真與假之間。

  2. 8組職人私房推薦,他們最難忘的是? 2020年,人們飛不出去、減少聚會,甚至隔離,《報導者》推出的Podcast節目 《The Real Story》 ,在睡前、瑜珈、通勤或是一個人的深夜,成為許多人的陪伴。 我們收到6,000多條來自世界各地的回饋,訴說他們為什麼「聽」報導者,Podcast雖不是一項最新的技術,卻為報導者跟數萬聽眾之間,創造了一種新的、立體的、私密的、讓人信賴的媒體體驗,半年來約480萬次的下載收聽次數中,報導者和聽友們的新關係萌芽長大,世界各地更多的閱聽人、捐款者,加入我們。 你也是我們的聽友嗎? 或你還沒有機會開始聽報導者? 以下是8組聽友的分享,歌手、作家、各界職人們的真心話大放送。 我們邀請你戴上耳機,聽聽我們,來訊告訴我們你所聽見的。

    • 高雅羅ig1
    • 高雅羅ig2
    • 高雅羅ig3
    • 高雅羅ig4
    • 高雅羅ig5
  3. 2021年12月22日 · 2020年7月30日,台灣獨立媒體《報導者》開啟聲音新實驗,製播Podcast內容,讓聽眾用耳朵走進採訪現場,在這裡你將聽見記者發現的故事、採訪的幕後、遇見的人物等所見所聞,透過訪談、對話、第一人稱敘事帶到節目中。. 在各大Podcast平台搜尋「報導者」,便 ...

  4. 2024年3月11日 · 《服貿協議》屬於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簡稱ECFA)一環,當年《服貿協議》若上路,下一步即是與兩岸產品進、出口相關的《海峽兩岸貨品貿易協議》(簡稱《貨貿協議》)。 台灣之前雖已與他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但《服貿協議》因牽涉中國因素,令「反服貿」成為318運動另一項重要訴求。 支持《服貿協議》一方認為,中資可提升台灣經濟及勞工待遇,台企也能西進中國市場,強化我方競爭力。 台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林建甫曾表示,反對方的擔憂並非經濟問題,「而是政治、國安問題。 」他認為,我國已有考量,將強化中資來台的監控措施。

  5. 2024年3月14日 · 10年之後,《報導者》整理了太陽花學運迄今仍然深具意義的10個關鍵字,無論台灣社會如何演變,這10個關鍵字都值得被牢牢記住,藉此持續反思台灣未來發展方向。 而當318運動的青年參政熱潮逐漸消退後,「後318世代」似已失去了參與社運的動能,學生自治組織、異議性社團運作都陷入了相對低潮。 儘管如此,當前年輕人仍然關心與個人權益較為相關的公共議題,只是對他們更有影響力的已是影音內容、YT網紅,而不是學運領袖。 值得注意的是,同樣是318運動的參與者,有人走入政壇至今仍受到社會矚目,有人卻在過去10年深陷於這場運動衍生的官司之中。

  6. 2021年11月16日 · 2021.11.16 最後更新. 世紀大疫為「交友詐騙」打造了前所未有的溫床。 世界各國,包括台灣,沒能逃過這波浪潮。 2021上半年,因詐騙而受害的損失直逼新台幣9億元,是2020年全年被詐騙總額。 受害族群的面貌很年輕,有大學生、企業主、跨國白領,也有單親媽媽、渴望愛情的單身男女等。 社群網路時代,人與人之間在網路上搭起各種連結,詐騙者卻也開發出新的科技工具,以千變萬化的詐騙手法,將陷阱埋進每個人的數位日常:他們有交易個資的平台,以人工智慧製造理想情人的聲音、照片甚至影音訊息,輔以貼身問候、心理操弄,陪伴和許諾未來,打造「沉浸式騙局」。 等人上鉤之後,進一步邀約對方投資各種複雜的金融商品,進入各種擬真的假投資平台,訛詐受騙者僅有的存款和賴以翻身的本錢,有些人因而走上絕路。

  7. 2017年11月26日 · 2017年10月27日,RCA污染侵權一案由高等法院二審宣判,判決被告公司賠償勞工追加至7.1億。 這場將近長達19年的跨世紀訴訟,涉及職災、公衛、環境等重要議題,訴訟案的勝利為台灣寫下重要的歷史。 本文作者曾長期訪談RCA工殤案員工,就讀成大公共衛生研究所期間並發表「 RCA健康問題之社會建構 」論文。 本文記錄分析RCA員工如何由一個單純環境污染案中,驚覺自身癌症與在職工作環境有關,在身心傷害及家庭破碎中覺知受害、進而自發性串連爭取權益,成為台灣工殤自救集體認知解放的指標案件。 19年來、近千位RCA員工和家庭,他們為台灣所創造的產值,以及在他們身上失去的健康與青春,遠遠超過7億元這個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