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6月5日 · 我曾跟未婚的同事開玩笑說結婚以後就不能再當公主小姐了人妻媽媽們常常說一些結婚或是當媽媽之後的卑微故事我們自嘲自己的卑微無法做自己想做的事不過他也是一樣的只要你想想覺得兩個人彼此奴役還不錯也就好了

  2. 2020年6月15日 · 夫妻有更多意見不合的時候如果你有了小孩有一陣子可能老公做什麼都惹你不開心。 可是,跟網美們的殺夫文不同,在真實世界裡,一方或雙方都傾向消音,也就是情緒來了壓抑當作沒事,情緒爆發了說兩句爭執的話,然後就各自走遠一點,然後過一陣子兩 ...

    • 需要與人融合,感受到安全與支持
    • 渴望從安穩的關係,獲得修復與替代性的安全感
    • 能感受到生命的意義

    在幼兒發展階段,若照顧者能提供穩定安全的養育環境,則孩子多能發展出客體恆存的認知,也就是就算照顧者不在身邊,孩子也能有安心感;知道照顧者就算不在身邊,也是在某個可預測的地方,不會過度恐慌害怕。容易情感焦慮的人,往往缺乏客體恆存的認知,導致他們在看不到人時會容易不安,而他們與人融合的方式,有時需要全面掌控或完全透明的關係狀態,才能讓他們稍微安心或感覺被愛,卻讓伴侶感覺窒息。

    在我許多情感諮商的經驗裡,個案往往都是要不到愛的一方,因此一直跑來問我怎麼改變另一半、讓另一半成長。因為他們身上的匱乏感太過強烈,一直渴望別人愛他,而將雙眼執著地放在另一半身上,等著另一半變好之後能更穩定地愛他。 談到這兒,你可能會好奇,究竟擁有成熟自我感的人,具備些什麼特質呢?我一樣條列出以下 3 種情形,讓你體會之間的差異性:

    你不會因為他人的離開就感覺生命索然無味,也不會因為沒人陪伴就感覺人生黑白,你就是充滿光芒與色彩的存在。 相信現在,你已經理解自我感穩定與否的差別。自我感不穩定的狀態,會讓你將全副心思都關注在對方的行為反應上,因此你要練習將眼光回到自己身上,給出自己讚賞和肯定,向內探索自己,與自己共處,並且練習給予自己安全和支持的力量,如此你就能逐漸成為擁有成熟自己的個體。 當然,對於討好對方的行為,你一樣要去看顧自己背後的焦慮,理解內心深層的恐懼,並練習睜開內心之眼,好好看見對方的愛,也好好看見你的價值,不要總被不安的情緒綁架。 (本文整理、摘自《走出關係焦慮:擺脫負面自我的18堂內在和解課》,三采文化出版 )

  3. 2015年9月25日 · 一、行為(關於對方的行為,或對方缺少的行為) 例如,你又把襪子丟在地上了。 二、個人特質(關於對方的個性或觀念) 例如,妳真是個多嘴婆,老是說個不停,或都不聽別人說。 三、表現(對方表現某行為的方式) 例如,你這件事做錯了,你應該這樣做才對。 四、抱怨(關於對方的抱怨行為) 例如,你老是對我抱怨東、抱怨西耶。 五、個人外表. 例如,你頭髮整個亂七八糟,你早上到底有沒有梳頭阿。 許多抱怨都是一種偽裝,為的是顯現出自己的優越感。 例如以下幾個例子: 一、抱怨:我的老闆很無能.

  4. 2021年1月12日 · 美國社會學者亞莉.霍希爾德(Arlie Hoschild)提及「停滯的革命」(stalled revolution),相較女性從家庭步入職場的速度,男性投入家務的速度相對停滯,看似男女平權的狀態,事實上只是「半調子」。. 不同「一般」家庭由女性負責家事,《月薪嬌妻》中平匡和美 ...

  5. 2017年3月27日 · 第一個故事,一位婦女聽長輩說丈夫去世後,一定要把衣服燒給他,免得他上路辛苦。 所以在丈夫去世的那一天,她連忙把衣櫃的衣服全搬出來,通通燒掉。 後來,她對家人說她失眠。 她的哥哥便請人來把家中所有和丈夫有關的物品全都搬走,包括他們的雙人床、魚缸、沙發等等。 當她的兒子看到她經常摸著丈夫的照片,和他說話時,兒子也把爸所有的合照藏起來,希望媽媽能早點走出悲傷。 家人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她好,可是,這一切的善意反而加深了她的難過。 每一件物品都承載者某個生命階段的回憶,當拿走她和丈夫共有過的回憶與物件時,就像是把她的生命逐漸丟了。 最後,當她找不到任何物品來哀悼丈夫時,內心的焦慮和哀傷,便需要靠安眠藥和鎮定劑來壓制。 第二個故事,另一位婦女也失去了丈夫

  6. 2019年12月17日 · 愛爾達科技執行長陳怡君:一場大病後,我深刻體悟的事|經理人八分生活. 工作與生活如何平衡?. 一顆腦腫瘤,教會 CEO 的兩個人生道理. 一天 24 小時,工作就占了一半,還有自己的時間嗎?. 愛爾達科技執行長陳怡君認為「再短的時間都要懂得運用」。. 平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