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0月11日 · 2023-10-11. 分享本文. 以巴衝突的火花不僅在現實世界燃燒更在網路世界中點燃當這場地緣政治的糾葛逐漸升級不只是軍隊和激進份子參與活躍的駭客份子也決定加入這場戰爭為雙方開闢新戰場。 以巴開戰後不得安寧,駭客用 DDoS 攻擊製造混亂與仇恨. 隨著以巴開戰後的數小時,雙方政府網站和多家媒體機構遭受了大規模的 DDoS 攻擊,這種攻擊目的是透過大量的垃圾流量使目標網站超載癱瘓;有些駭客組織還宣稱,他們不僅成功癱瘓網站,還已經從這些網站竊取重要數據。 網路基礎設施公司 Equinix 中的網路安全團隊成員 Will Thomas 在接受外媒採訪時表示:「從我們的監控數據中, 我至少發現有 60 個網站遭受 DDoS 攻擊,其中以色列政府網站就佔了一半數量 。

  2. 2014年7月17日 · 關心台灣 * 論文假審案,牽連的掛名作者已逾 30 位;產、官、學如何做到讓人敬重? 良心而已 論文風暴滾雪球般越滾越大,包括衛福部長邱文達、疾管署研檢中心主任吳和生,都被踢爆浮濫掛名。 科技部表示,考慮引進論文互相掛名與引用的查核系統,並奉勸所有大學教授,要當論文共同作者 ...

  3. 2022年10月31日 · 經濟學人雜誌在 2021 年 4 月的一期報導中,稱台灣是「地表最危險的地方」,指台海爆發戰爭將成災難。 那身為生活在最危險地方的台灣平民,面對極高的戰爭風險,我們該如何準備? 如果說要對戰爭有戒備,以色列也許是一個可以借鏡的國家。 以色列身處戰雲密佈的中東地區,與阿拉伯國家關係向來緊張,其中又與巴勒斯坦在宗教、領土、意識型態等方面衝突不斷,更受國際關注。 雖然以色列的國防安全環境異於台灣,但其在民防上的準備,也許可供台灣借鏡。 以色列民防大升級. 自 1948 年建國以來,以色列一直處於硝煙和戰火的環境之中,所以,國情極為重視民防訓練。 《華盛頓郵報》在 2003 年有一篇報導指出,在 1991 年波斯灣戰爭期間經歷伊拉克導彈襲擊後,以色列政府表示,它的民防組織比 12 年前要好得多。

    • 最早的阿利亞運動
    • 極端迫害下的逃離
    • 應許之地在哪裡
    • 沒有外來移民,就沒有以色列
    • 推薦閱讀

    猶太人回歸以色列地的運動被稱作「阿利亞」(希伯來語:Aliyah,根母之意為上升),在19世紀末猶太復國主義運動興起後,「阿利亞」才逐步開展的。 1882年,當時的俄羅斯帝國治下的基希訥烏(今摩爾多瓦首都)發生了排猶暴動,且愈演愈烈,有遍及全國的勢頭。許多受迫害的俄國猶太人選擇直接回到《聖經》中猶太人的老家——以色列地定居。 而此時的以色列地即是巴勒斯坦,尚處在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之下。至1903年,共有35000名來自俄羅斯與羅馬尼亞的猶太人移至巴勒斯坦。 此後的1904年至1914年間,同樣也是由於俄國國內反猶主義情緒高漲,針對猶太人的襲擊花樣百出,又有4萬名俄國猶太人細軟跑,移至巴勒斯坦定居。 這批猶太人不僅篤信上帝,也是深受社會主義思想浸潤的「好同志」,他們於1909年在巴勒斯坦北部的德...

    1929 年,大蕭條席捲整個西方世界,各國經濟出現嚴重的衰退,這給了篤信猶太人暗中操縱世界經濟的極右翼勢力以崛起的機會,其中就包括要一心弄死猶太人的希特勒。 1933 年,這位元首上台後,納粹發動的反猶浪潮一波接一波,德國、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乃至波蘭等國的猶太人的財產乃至生命安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 他們被迫出走,巴勒斯坦托管地由是迎來了25 萬名猶太移民,這其中許多人是各行各業的專家,如醫生、教授與律師等。他們前來定居後,巴勒斯坦的醫療、教育乃至重工業的發展明顯上了一個台階。 但由於巴勒斯坦托管地資源有限,猶太移民人口陡增後,開始不可避免地與巴勒斯坦當地的阿拉伯人爭奪土地與礦產等資源,雙方矛盾日益激化,多次爆發武裝衝突。 作為巴勒斯坦托管地的統治者,英國自然不想看到自己的殖民地內部發生...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建國,這是阿拉伯人無法容忍的,次日阿拉伯發起攻擊,第一次中東戰爭旋即爆發。此後近十年內,戰爭陰影籠罩下的以色列不得不在民用生產方面採取了諸多節省開支的措施,以確保國防生產不受影響,這使得以色列民眾的生活一度相當艱苦。(但是和巴勒斯坦難民比一下呢?) 但這並沒有妨礙從大屠殺中幸存下來的歐洲各國猶太人擠破頭也要搭上開往以色列的郵船,離開歐洲這陰影之地,回到「應許之地」。在1948年至1951年的短短三年內,就有近69萬猶太人移民以色列,使其人口幾乎翻了個倍。(1948年以色列人口為80.6萬) 由於阿以衝突的緣故,許多定居在阿拉伯國家中的猶太人陸續躺槍,遭到不同程度的攻擊。以色列政府則開展行動,將多國的猶太社群以空運的方式整個搬到以色列。 如49年至50年的魔毯行動將...

    蘇聯解體後,原先因配額所限而難以離開本國的俄國猶太人開始大規模移民以色列。至今共有90萬俄國猶太人定居在以色列,佔目前以色列人口的約11%。如今880萬以色列公民絕大多數都是移民及其後代,可以說,若沒有外來移民,就沒有以色列。 70年間,猶太人的「回歸」使得以色列領土及其控制區內的人口情況發生了極大且不可逆轉的變化:1948年以色列剛建國時,其控制區與阿控區內的猶太人口(約65萬)遠少於阿拉伯人口(約95萬)。 但在多次中東戰爭之後,以色列控制區不斷擴大,原先佔多數地位的阿拉伯人大批地離開家園,巴勒斯坦難民出逃所留下的真空,大都由新來的猶太移民填補。這使得猶太人佔總人口的比例大幅提高。 如今,猶太人已佔到以色列人口(約880萬)的75%,成了新的絕對多數,而阿拉伯人只佔以色列人口的20%左右...

    我們看見了加薩的苦與難,不過以色列為什麼會輸出恐怖分子呢? 沒有所謂的「沒大沒小」,以色列的孩子就該「凡事都很有意見」 最殘忍的納粹劊子手可能根本不仇視猶太人——虐殺無數的動機是什麼? (本文經地球知識局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建國70年,人口翻10倍,以色列從哪找來的這麼多猶太人?〉 首圖來源: Ted Eytan,CC Liscened。)

  4. 2019年11月13日 · 面對衝突的五個方法. 愉快走在人生路上的小秘訣. 只不過,與別人相處融洽或是勝過對方,都不是最終目的。 真正的目的應該是「讓人生路走得更愉快」。 在這個前提下,因應人際關係上的衝突可採取的策略有五項: 1 爭執. 2 不放在心上. 3 保持距離. 4 逃避. 5 巧妙閃過. 首先,最好避免 1「爭執」。 就像前面說過的,和別人發生爭執,不僅會讓彼此受傷,而且還很麻煩。 不過,如果要讓對方見識自己有多認真,或是即使和對方吵架也想做出可接受的結論時,有時候也會將爭執當作最終手段。 至於 2~5,都是「不戰策略」。 所謂「不戰」,是放棄「精神上」的人際關係衝突。 面對麻煩的人,千萬別想太多。 根據對方的個性、當下的狀況,採取 2~5 柔性的「不戰策略」,讓心情盡快恢復平靜愉悅。

  5. 2022年2月16日 · 全球公民意識. 中國出新招擾台軍事專家獻計台灣要學會避免衝突危機又爭取到時間處理! 中央社 2022-02-16. 東引島上的中柱港。 圖片來源:Viy4092.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中國一架「運 12」民用型運輸機 5 日接近東引,媒體報導 指出 ,該飛機航跡疑遭台灣空軍誤認為雜波,被手動刪除,反映國軍情報傳遞疑出現失誤。 此次共機事件,除了雷達技術可能需要更新外,學者也建議其他應處方式。 (責任編輯:連柏翰) 中國以民用型運輸機接近東引,引發關注。 學者揭仲、蘇紫雲今天說,不排除是帶有軍事目的的行動,國防部應修正應處規則,細緻分別軍機與民用機,並提供國軍更多資源,爭取時間與空間做更好的應處。 中國民用運輸機接近東引.

  6. 2015年1月23日 · 衝突管理. 所謂的衝突管理是指去正視衝突的存在及影響力並進而去管理轉化為組織的變革驅動力 。 管理學者將衝突概分為兩種,第一種為對事不對人的任務型衝突,第二種為對人不對事的關係型衝突。 1、 任務衝突(功能性衝突) 為了完成組織的願景及目標,組織成員一定會有些不同的想法及意見,且有時難以達成共識而產生衝突,這一類的衝突是對事不對人,有利於組織的活化,並激盪出更多的想法及創新力,一般而言屬於一種功能性衝突,對組織是有利的。 2、 關係衝突(非功能性衝突) 在人際相處或完成目標的過程中,難免也會有除了任務外的人際衝突出現,一般而言容易變成對人不對事的狀況,不但容易造成組織不和諧,也容易讓最後的結論趨向於不理性,一般而言是一種非功能性衝突,對組織是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