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月30日 · 土耳其東部艾拉齊省Elazig24日晚間8時55分台北時間25日凌晨1時55分發生規模6.8強震搜救人員於27日找到瓦礫堆下最後一具遺體土耳其災害應變管理署AFAD署長居呂奧盧Mehmet Gulluoglu宣布搜救工作結束這起地震造成41人喪生

  2. 2016年5月12日 · 資料顯示全球 8 個較少發生大地震的宜居城市. Knowing 2016-05-12. 避開全球七大板塊三大地震帶全球都像是個地雷區要怎麼找到相對安全的微震城市就歷史資料來看相對較少發生震度大的宜居城市: 1. 曼谷. 曾獲選亞洲最佳旅遊城市的曼谷位在泰國中部而泰國較有地震的地帶位在泰國北部的清萊兩地距離至少700公里。 2. 上海. 中國沿海城市上海,位置遠離東邊環太平洋地震帶,西邊離陸上最近的地震帶也有400多公里,臨近的蘇浙皖贛都沒有7級以上大震的記錄,而歷史紀錄上海境內唯一的一次破壞性地震僅在1624年9月1日,震度規模約4.7。 3. 首爾.

  3. 2016年9月21日 · 921大地震時九份二山北側之崁斗山東南坡面受地震影響發生大規模順向坡滑動14戶共41人遭到活埋其中22人迄今仍未尋獲。 崩塌大量土石阻斷南港溪支流韭菜胡溪與澀仔坑溪兩條溪谷,形成兩處天然堰塞湖。

  4. 2018年2月7日 · 本系列文多參考其中的資訊撰文圖片來自塵封的裂痕系列投影片地震資料目錄可參考 中央氣象局災害地震總彙. 幾近滅村的巨大災變. 1862年6月7日 (同治元年五月十一日),約晚上九點到十一點間 (亥時),位於茅港尾的居民在正準備進入夢鄉之際,不知巨變即將到來。 倏忽間,怪聲巨響傳來、接著地面就如同巨浪來襲般翻騰滾動,除了民房一一倒塌毀壞,就連雄偉的廟宇。 茅港尾的天后宮,也無法承受劇烈的搖晃,災變重創了臺南的茅港尾 (位於今日的臺南市下營區),小小的千戶之地,震災當天便在此造成了172人以上死亡,而後續重傷的人們,也約有數十人不治身亡 (黃清淵,1953/茅港尾記略/震菑志)。

  5. 2018年2月7日 · 黃金三角是錯誤觀念! 據有關報導,美國 911 事件的救援隊隊長道格柯普時提出大樓倒塌時人們不應該躲在桌子床櫃下面而是要躲在這些物品的旁邊並保持自己身體呈最小面積因為在那裡正好形成一個所謂的黃金三角」,可以最大限度避免被砸的危險甚至在 2008 年汶川大地震之後,「生命三角救生法以各種形式在網路上廣泛傳播。 再次強調,「黃金三角」理論是錯的! 為何是錯的? 我們先從地震的危險因子開始談,到底地震的頭號殺手是什麼? 有沒有聽過有人被地震的震波「直接震死」的八卦? 事實上,地震造成人命傷亡最主要的殺手來自於我們的「建成環境」! 我們的建成環境遇到地震的時候,將面對兩種最主要的威脅: 第一種是非結構性威脅,包括像是物品掉落砸傷、重型傢俱傾倒或位移。

  6. 2024年4月16日 · 2024-04-16. 分享本文. 4/3 台灣花蓮東部海域在早上 7 時 58 分發生規模 7.2 地震這是自 921 大地震後台灣遇過的最強地震無論處在台灣哪個角落能感受到強烈晃動甚至還有不少建築物結構受損倒塌事件頻繁傳出標誌著台灣的台北 101 大樓裡懸掛著一個 660 噸重的鋼球,在發生規模 7.2 地震當下保護了這座建築。 阻尼球身處 89 樓觀景台! 最大任務是地震來了跟著搖. 這個球體位於 101 大樓的第 89 樓觀景台,對民眾來說是熱門的旅遊景點之一,它外表本身就是一個美麗的球體,同時也扮演著重要的「 調諧質量阻尼器 」角色。 也就是當大樓面臨到強風或是地震時,可以減少建築物劇烈搖擺和劇烈震動的鐘擺。

  7. 2018年2月7日 · 分享本文. 台灣一直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地震說到地震就會想起過去 921 的恐懼。 而提到房子倒塌,身處地震帶的台灣,所蓋的房子是否都有「防震」的措施呢? 至少要做到大震可以活命中震可以修理小震沒什麼影響的程度。 而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也加強了不少「防震」的元素,本篇文章就要帶大家接觸 10 種防震技術,能讓房屋更牢固。 1. 懸浮地基. 就是害怕地震,所以猶他議會大廈的地基露出,為完全獨立的系統,看起來房屋就像漂浮在地基之上。 概念是將地表建築與地基分離,當地震來襲後,將地基劇烈晃動對於地表建築的影響降到最小。 2. 避震器. 避震不僅只可以使用在車子上,建築物當然也可以增加避震器。 NASA 一直有在研究將避震加裝於建築物與橋樑的技術。 3. 阻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