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3年2月9日 · 心肌梗塞的治療選擇非常重要及時送醫的栓塞型病患可施打血栓溶解劑或採取口服藥治療部分患者可能要採取心導管手術或是外科冠狀動脈繞道手術針對ST段上升型心肌梗塞的病人目前主要以快速回復心肌血流灌注為主要目標方法包含rt-PA血栓溶解劑的注射心導管介入治療或進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而在不穩定性心絞痛/非ST段上升型心肌梗塞,則以心導管介入治療或進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由於注射抗凝血劑有其風險,目前有些病患會採取口服藥治療。 在其他藥物治療方面,最主要使用的藥物為抗血小板製劑。 由於急性心肌梗塞與冠狀動脈血栓有相當程度的關係,因此預防動脈血栓的藥物多以抗血小板製劑為主。

    • 心肌梗塞

      當供養心臟肌肉的冠狀動脈突然阻塞,致使供應心臟肌肉的血 ...

    • 為什麼會發生心肌梗塞?
    • 發病前兆
    • 心肌梗塞急救方式
    • 聽說咳嗽是心肌梗塞自救法,真的嗎?

    心肌梗塞就是因為心血管堵住了,心臟缺血、缺氧,心肌開始壞死、無法正常跳動。隨著時間越長心肌壞死的範圍越大,越不容易搶救。 心臟表面共有三條冠狀動脈圍繞,若是任何一條因為發生粥樣硬化(血管內堆積脂肪等異物),使血管失去彈性、管壁內部變厚變硬,血管就可能因為變窄而發生阻塞。

    一個月內

    根據研究,有一半以上的心肌梗塞患者,在一個月內就會有心絞痛、胸悶等心臟不適的症狀,因此若是屬於高風險族群,又有以上症狀時,就要特別注意。 有些心絞痛的患者,會同時出現手麻、牙痛、胃痛等症狀,有可能會因此而忽略心臟的問題。

    發病前5~10分鐘

    1. 心絞痛 2. 胸痛或胸悶(自覺心臟受到擠壓) 3. 呼吸急促或困難 4. 心跳不規則、心跳過快 5. 冒冷汗 6. 頭昏眼花 7. 噁心不適 8. 胃痛、肩背痛 除此之外,患者可能發生的症狀還有胸腔膨脹感,或是手臂、脖子、背部、上下顎等處感到疼痛。 當以上症狀發生時,應儘速就醫。值得留意的是,患者有時會以為胸口疼痛是胃食道逆流造成的「火燒心」,偏偏兩種病症的患者皆有抽菸的習慣,若未進一步就醫,往往會錯失醫治良機。

    硝化甘油

    如果本身有心臟病的患者,應隨身攜帶硝化甘油片(俗稱救心),當覺得心絞痛不適時,趕快放於舌下含服。若沒有硝化甘油片,服用阿斯匹靈,或是喝下大量的水,也可以幫助降低凝血速度。

    撥打119

    心肌梗塞的搶救時間可能只有10分鐘,救護人員能否及時抵達是關鍵。若患者未攜帶硝化甘油含片,則先撥打119。

    立刻坐下或躺下並且向周遭的人求救

    也可以半坐臥,以患者舒適的姿勢為主

    為了對抗心肌梗塞,網路上流傳一套自救法,當出現心肌梗塞徵兆時,只要大力咳嗽,就可擠壓、按摩心臟,提升存活率? 然而,這種說法已被美國心臟協會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 與英國心臟基金會 (British Heart Foundation, BHF) 駁斥為謠言,兩個組織的專家認為,大力咳嗽不但無法自救,甚至會使患者延誤送醫,錯過黃金治療期。 ★最好的救援方法還是在喪失意識前,盡可能平躺在地,以防後續摔傷,並找到離自己最近的人,請他撥打119,請專業人員協助送醫。

  3. 心肌梗塞也可被稱為心臟病發作是指通往心肌的冠狀動脈血管發生堵塞血液無法被送至心肌而導致心肌缺氧受損嚴重則可能會猝死心肌梗塞與冠狀動脈要了解心肌梗塞是如何發生我們得先從供應心臟血液的血管——冠狀動脈講起。 心臟不只需要將血液輸送到全身,其自身同樣也需要血液。

    • 心肌梗塞不治1
    • 心肌梗塞不治2
    • 心肌梗塞不治3
    • 心肌梗塞不治4
  4. 2023年8月17日 · 心肌梗塞有 7 項危險因子,其中包括無法改變的危險因子和可以改變的危險因子。 在以下 7 項危險因子中,若符合 3 項或 3 項以上即是心肌梗塞的高危險族群一定要積極防治。 無法改變的危險因子. 1. 遺傳:如果父親或兄弟在 55 歲以前,或是母親、姊妹在 65 歲之前罹患冠狀動脈疾病,則日後個人得到心肌梗塞機率會增加。 2. 年齡:男性超過 45 歲、女性超過 55 歲,發生心肌梗塞機率會大幅增加。 3. 性別:女性停經前比男性少罹患冠狀動脈疾病,但停經後女性荷爾蒙濃度降低,發生冠狀動脈疾病機率便大幅增加。 可改變的危險因子. 1.

  5. 2023年2月5日 · 所謂的心肌梗塞 」,意思是心血管血流的「完全堵塞」,使得心臟失去血液、缺氧,人也就昏倒、猝死。 而之所以會造成心臟血管的堵塞,有幾種原因:一個是因為 血栓 ,另一個則是動脈的粥狀硬化,也就是血管內皮發炎、壞死後,纖維化的組織堵住血管。 而會引發血栓、動脈粥狀硬化,也有幾個原因: 天生因素. 年紀超過 35 歲後血管逐漸硬化、老化. 有 心臟病 、心血管疾病家族病史. 有凝血功能基因缺陷. 身體素質. 過重、過胖、體脂肪過高. 高血壓. 高血脂(高 膽固醇 ) 高血糖. 日常生活習慣. 有抽菸習慣. 情緒起伏大. 壓力大. 過度疲勞. 長期失眠. 外界因子. 感染發炎. 天氣忽冷忽熱.

  6. 2020年11月12日 · 心肌梗塞最典型的症狀就是心絞痛每一次心絞痛都可能是心肌梗死最後一次報警但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錯過了一次次報警最終導致心肌梗死發生甚至導致有人死亡呢? 原因可能在於, 有些心梗症狀,被患者忽視了 。 就好比上面的患者,最近心臟報警了好多次,可是他一直以為是後背疼痛,根本不覺得是心髒病,於是就沒有去醫院看病。...

  7. 許多人常納悶心肌梗塞的感覺是什麼胸痛和胸悶是否就是心肌梗塞的前兆? 《Hello醫師帶您了解心肌梗塞的前兆幫助您事先自我檢測預防心臟病發

  1. 其他人也搜尋了